题名

嘉慶後期宋學發展的新趨向一隅-以管同訂正〈洪範〉錯簡為考察對象

并列篇名

A New Trend of Developement of Song Studies in Late Jiaqing:An Analysis of Guan Tong Revised the Dislocation on Text of Hong Fan

作者

閻耀棕(Yao-Zong Yan)

关键词

嘉慶 ; 宋學 ; 管同 ; 〈洪範〉 ; 錯簡 ; 桐城 ; Jiaqing ; Song Studies ; Guan Tong ; Hong Fan ; dislocation on text of Hong Fan ; Tongcheng School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16 / 06 / 01)

页次

47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來學界討論嘉慶後期宋學的復甦,焦點大多集中在外緣因素上,比較缺乏內在理路的辨析,以及實踐成績的考察。因此本文以嘉慶後期的宋學家管同,訂正〈洪範〉錯簡,其人其事為考察對象,站在宋學的視角,徹底釐清其中的修正與調整,繼而將考察所得,置入學術史的脈絡中審視,以為嘉慶後期的宋學發展,提供新的觀點和解釋。根據本文考察,管同持桐城義法訂正〈洪範〉錯簡,既講究義理、辭章之脈絡,復勤加考據文獻,力求理論脈絡與歷史事實密切契合。得見嘉慶後期的宋學家論學,所關注的重點,逐漸從自家理論體系的完足度,延伸到對理論體系的實徵效驗之上。質言之,嘉慶後期的宋學家,已探求出一種理論脈絡與歷史事實密切契合的新趨向。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much has been written and discussed about the recovery of Song Studies in late Jiaqing. Most of them focused on external factors, lack of explore of inner logic and investigate of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is how Guan Tong, the scholar of Song Studies, revised the dislocation on text of Hong Fan in late Jiaqing. Stan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ng Studies, to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which corrections and abjustments among them. Then put the explor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t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and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recovery of Song Studies in late Jiaqing.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Guan Tong according to Tongcheng School’s theory and Methods, as well as textual criticism, to revised the dislocation on text of Hong Fan, purposefully combined theoretic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facts. It can clearly be seen those scholars of Song Studies main concerns, were gradually shifted from completeness of theory to performance of theory. In pratical terms, a new trend which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context fit historical facts closely, was gradually forming in late Jiaq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張瑞龍(2011)。天理教事件與清中葉文化政策的轉變—以嘉慶朝為中心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51-87。
    連結:
  2. (1986)。正統道藏。京都:中文出版社。
  3. 北京大學圖書館:〈秘籍琳瑯—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網址:http://rbdl.calis.edu.cn/aopac/controler/main,檢索日期:2016 年2 月20 日。http://rbdl.calis.edu.cn/aopac/controler/main
  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學苑汲古—高校古文獻資源庫〉,網址:http://rbsc.calis.edu.cn:8086/aopac/jsp/indexXyjg.jsp,檢索日期:2016 年2月20 日。http://rbsc.calis.edu.cn:8086/aopac/jsp/indexXyjg.jsp
  7. 三十三種清代人物傳記資料匯編
  8.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清方苞、清戴鈞衡編(1991)。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國書店。
  11. 清皮錫瑞(2004)。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清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清孫星衍、陳抗點校、盛冬鈴點校(2011)。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4. 漢孔安國、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1989)。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97)。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97)。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江慶柏編(2007)。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揚州:廣陵書社。
  18. 江慶柏編(2007)。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揚州:廣陵書社。
  19. 余英時(1987)。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 林慶彰(2011)。清初的群經辨偽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1. 徐世昌編纂、沈芝盈點校、梁運華點校(2013)。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22. 梁啟超(1994)。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郭紹虞(1990)。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4. 曾國藩(1991)。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25. 葉國良(1980)。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6.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2005)。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27. 趙爾巽、國史館校註(1999)。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劉錦藻(1987)。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劉聲木、劉篤齡點校(1998)。萇楚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
  30. 蔣秋華(1986)。宋人洪範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31. 魏永生(2000)。乾嘉時期理學概述。淮陰師範大學學報,2000(1),136-140。
  32. 羅檢秋(2015)。乾嘉兩朝的文治變化及其學術效應。清史研究,2015(1),14-26。
被引用次数
  1. 顧海亮(2020)。吳澄《書纂言》對〈洪範〉、〈洛誥〉錯簡的釐正。漢學研究集刊,31,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