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仿擬與翻案-俗曲之繁衍手法探究

并列篇名

Imitation and Variation - Research on Multiplied Technique of Su Qu

作者

張繼光(Chang, Chi-Kuang)

关键词

俗曲 ; 仿擬 ; 翻案 ; 轉語 ; 繁衍 ; Su Qu ; Imitation ; Variation ; Zhuan Yu ; Multiplied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8 / 06 / 01)

页次

1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俗曲自明代宣德、正統年間興起後,就盛行不輟,直迄清末民初才走入衰微,也留傳下大量的曲詞文獻。檢視這些文獻,可以發現其中存有許多類同及翻轉的曲詞,可見仿擬及翻案應為俗曲重要的運用手法。本文即在探查仿擬與翻案手法在俗曲中的運用,除分析這些手法的類型及運用內容外,並探討其形成原因,也藉此瞭解了仿擬及翻案手法的運用,能讓曲詞不斷大量繁衍,實為俗曲長久盛行不輟的重要功臣。

英文摘要

Su Qu have been wildly prevailing since their beginning in Ming Dynasty, and they were not until the late Ch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at they began to decline. While examining the abundant references of Su Qu,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re seems to have many similaritie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lyrics and songs. Thus, it can be asserted that imitation and variation are crucial techniques of Su Qu.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be into the ways of imitation and variation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types they used with and songs they used in. Furthermore, by discussing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approaches, one can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multiplied lyrics and songs of Su Qu and th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u Q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張繼光(2006)。明清小曲曲文傳衍之類型及原因析探。興大人文學報,37,1-46。
    連結:
  2. (1987).明清民歌時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69).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4. (1987).明清民歌時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93).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1993).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1956).明清民歌選甲集.上海:上海出版公司.
  8. (1984).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9. (1983).筆記小說大觀.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0. (2004).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1. (1987).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2. (1984).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3. (1984).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4. (1962).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出版社.
  15. (2004).中華文化典籍精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6. (1962).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出版社.
  1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74).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 (宋)吳曾(1960).能改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
  20. (宋)李昉(1956).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21. (明)王驥德(1974).歷代詩史長編二輯.台北:鼎文書局.
  22. (明)李開先(1959).閒居集.北京:中華書局.
  23. (明)李開先(1959).李開先集.北京:中華書局.
  24. (明)沈德符(1983).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
  25. (明)袁宏道(1978).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26. (明)馮夢龍(1987).明清民歌時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明)馮夢龍(2003).情史.長沙:嶽麓書社.
  28. (明)馮夢龍(1987).太霞新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9. (明)蔣一葵(1995).續修四庫全書•第 1194 冊,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南北朝)庾信,《庾子山集》,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 年 10 月。
  31. (清)方濬頤(1976).曉風殘月.台北:聯經出版社.
  32. (清)佚名,《口傳抄本小女子告狀》,清刊本,筆者家藏。
  33. (清)佚名,《繡花燈》,清末北京打磨廠學古堂刊本,藏於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34. (清)佚名,《繡九州》,清抄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Td1-013。
  35. (清)佚名,《北京小曲百種》,清抄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Th1-004。
  36. (清)佚名,《二十五更》,光緒 29 年 9 月上海曲詞館刻本,藏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37. (清)李斗(1979).揚州畫舫錄.台北:世界書局.
  38. (清)范鍇,《漢口叢談》,武昌:益善書局,1933 年 8 月。
  39. (清)珠泉居士(1980).筆記小說大觀‧第5 輯.台北:新興書局.
  40. (清)張昀,《瑣事閑錄續編》,咸豐年間(1831-1861)刻本。
  41. (清)張潮《尺牘偶存》,乾隆45年(1780)張氏心齋刊本。
  42. (清)捧花生,《畫坊餘譚》,嘉慶 23 年(1818)捧花樓刊本,藏於早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43. (清)賀裳(1983).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清)鄒祇謨,《倚聲初集》,順治 17 年(1660)刊本。
  45. (清)箇中生(1976).吳門畫舫續錄.台北:清流出版社.
  46. (清)蒲松齡(1986).蒲松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清)劉廷璣(1969).在園雜志.台北:文海出版社.
  48. (隋)王通(1985).中說.北京:中華書局.
  49. (漢)揚雄(1985).法言.北京:中華書局.
  50. 于文傑(1995).藝術發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51. 任二北(1954).敦煌曲初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52. 朱自清(2015).生命的韻律朱自清美學文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53. 老潘,〈抗戰救國景〉,《一條心》,第 2 卷,第 3 期,1939 年,頁 24。
  54. 佚名,《新排口傳十盃酒》,聚盛堂刊本,筆者家藏。
  55. 佚名,《時調指南》八集,上海:廣記書局,未註出版日期,據內文疑為 1932至 1937 年間刻本。
  56. 佚名,《時調指南》十四集,上海:廣記書局,未註出版日期,據內文疑為1932 至 1937 年間刻本。
  57. 佚名,《上海逃難景》,木刻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Wu-013。
  58. 佚名,《新式時調大觀二集》,上海︰沈鶴記書局,1930 年 4 月。
  59. 佚名,《大錢自嘆》,上海︰曲詞館木刻本,藏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LI-003。
  60. 佚名,《新出綉花繃》,清雲書屋木刻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JE-3-050。
  61. 佚名,《新出口傳五更裡》,收於《繪圖新出改良彈唱小曲》,上海︰沈鶴記書莊,未註出版日期,中研院史語所藏本,藏號 A Tc19-234。
  62. 佚名,《新刻下河調繡香袋》,清末民初間聚盛堂刊本,筆者家藏。
  63. 佚名,《口傳槴子花兒》,聚盛堂刊本,筆者家藏。
  64. 佚名,《新出繡飯單》,清末民初間刊本,藏於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65. 佚名,《新刻繡蚊帳》,鉛印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DG3-033。
  66. 佚名,《姐兒繡順袋》,石印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號 A Tc10-162。
  67. 佚名,《新門簾》,清末民初間京都打磨廠刊本,藏於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68. 佚名,《新式時調大觀初集》,上海︰沈鶴記書局,1930 年 4 月。
  69. 佚名,《新編佳人繡幔帳》,清末民初間京都打磨廠刊本,藏於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70. 佚名,《口傳反詞四季想思》,木刻本,中研院史語所藏本,藏號 A JN-1-024。
  71. 佚名,《時調指南》十五集,上海:廣記書局,未註出版日期,據內文疑為1932 至 1937 年間刻本。
  72. 佚名,《口傳抄本大小老婆爭風吵鬧》,聚盛堂刊本,筆者家藏。
  73. 佚名。佚名,《時調指南‧十一集》,上海:廣記書局,未註出版日期,藏於中研院史語所,微卷 MF2040(NF313)。
  74. 佚名,《繡兠兠》,民初北平打磨廠學古堂刊本,藏於稻田大學風陵文庫。
  75. 佚名,《口傳姑娘揀茶葉》,收於《時調指南九集》,上海︰廣記書局,未註出版日期,中研院史語所藏本,藏號 A Tc15-193。
  76. 李家瑞,〈談小曲兩種〉,《西北風》,1936 年,第 6 期,頁 8-10。
  77. 亞理斯多德,傅東華(譯)(1971).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 周至禹(2010).藝術設計思維訓練教程.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79. 周裕鍇(1999)。禪宗偈頌與宋詩翻案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3-58。
  80. (明)鄭元勳,《媚幽閣文娛》,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6 年 2 月。
  81. 知音室主清,《時調曲譜大全》,上海︰大東書局,1928 年 7 月。
  82. 韋人(2006).揚州清曲.揚州:廣陵書社.
  83. 徐珂(1986).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84. 張永鐘(1990).30 年代國語老歌曲.台中:立誼出版社.
  85. 張靜(2013)。翻案詩與宋代詩學關係的辨析。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6),70-79。
  86. 陳裕美(2001)。論蘇軾五絕詩之詠物技巧。文學前瞻,2,122-139。
  87. 傅惜華,〈繡荷包考〉,《歌謠週刊》,3 卷 3 期,1937 年 4 月 17 日,頁 1-3。
  88. 黃民裕(1984).辭格匯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89. 錢鍾書(2001).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
  90. 聶付生(2014).浙江戲劇史.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91. 譚正璧(1953).修辭新例.上海:棠棣出版社.
  92. 顧頡剛(1998).顧頡剛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