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西遊記》天命觀脈絡下的敘事模式與孫悟空超越英雄的意義
|
并列篇名
|
Study On the Narrative Mode manifested via the Theme of Destiny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over the Heroic Meaning of Sun Wukong
|
作者
|
黃承達(Huang, Chen-Ta)
|
关键词
|
西遊記 ; 天命觀 ; 敘事模式 ; 英雄意義 ;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 the Narrative Mode manifested via the Theme of Destiny ; the narrative mode of Chinese novels ; over the Heroic Meaning ; Sun Wukong
|
期刊名称
|
靜宜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4期(2018 / 12 / 01)
|
页次
|
79
-
11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天命思想」作為傳統小說根源性的創作基模,在情節和結構上皆影響中國小說的敘事模式,透過天命觀脈絡來觀察、了解中國傳統小說共有的天命命題下,《西遊記》如何展布他的獨特情節結構,另一方面,在這種思想架構的基模下,又想進一步檢驗出孫悟空不只是超越英雄的意義,而是藉天命和英雄性格相融成智者的過程。藉此提出一種不同西方理論的處理方式,從而作為理解「中國傳統小說」一種詮解的途徑。文中先舉學者對《西遊記》的孫行者為英雄的評價,繼而發現故事的發展,並非逐漸建構一個英雄,而是讓這個具有抗天命的英雄逐步接受天命,成為智者而告終的歷程。在此同時,天命觀脈絡根深蒂固的影響了《西遊記》,透過對形式上的解讀,包含玄象、天數、情節與時間結構等,可以了解天命思想怎麼貫串在《西遊記》裡,進而梳理出《西遊記》在天命觀影響下,和社會安頓的精神力量相互結撰,使孫行者的角色價值能保證在天命不全中,人有往「全」方向移動的可能,並能進一步發展成真正的智慧,進而安頓、調適天命限制下的殘缺,並以為這才是書中透過天命敘事下,更深一層的意義。
|
英文摘要
|
In the plot and structure, the Narrative Mode manifested via the Theme of Destiny affects the narrative mode of Chinese novels. If we study on the Narrative Mode manifested via the Theme of Destiny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over the Heroic Meaning of Sun Wukong. The scholars first commented on the heroes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as a hero, and then discover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is not to gradually construct a hero, but to let this hero with anti-destiny gradually accept the fate of life and become a wise ma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tiny of the Tianming view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role of Sun Wukong can guarantee that in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fate, people may move to the "full" direction, and can further develop into true wisdom, and then settle and adjust the defects under the limits of destiny, and think that this is the book through the destiny Under the narrative, a deeper meaning.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李豐楙(2003)。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國文學誌,7
連結:
-
(明)吳承恩,徐少知(校),周中明(注),朱彤(注)(2008).西遊記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
石麟(2000).章回小說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宇文所安,鄭學勤(譯)(2006).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
-
余國藩,李奭學(譯)(1986).宗教與中國文學:論西遊記的「玄道」.台北:聯經.
-
余國藩,李奭學(譯)(1989).余國藩西遊記論集.台北:聯經.
-
吳光正(2012).神道設教:明清章回小說敘事的民族傳統.武漢:武漢大學.
-
吳國盛(1996).時間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
吳達芸(1982)。天地不全一《西遊記》主題試探。中外文學,10(11)
-
李志宏(2011).「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台北:大安.
-
李辰冬(2006).李辰冬古典小說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
李桂奎(2008).元明小說敘事型態與物欲世態.上海:上海古籍.
-
杜貴晨(2003)。《西遊記》的「倚數」意圖及其與邵雍之學的關係——西遊記數理批評之一。東岳論叢,24(5)
-
周芬伶(2006).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周積明(編),何錫章(1999).吳承恩話西遊.英雄與「無賴」.台北:雲龍.
-
浦安迪(2011).浦安迪自選集.北京:三聯書店.
-
浦安迪(1995).中國敘述學.北京:北大出版社.
-
高桂惠(2008)。為何志怪——試論清代《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續衍辯證。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研究院會議論文集
-
張國風(2010).明清小說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
張靜二(1984).西遊記人物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
陳俊宏(2012).西遊記主題接受史研究.台北:萬卷樓.
-
傅才武(2000)。煮酒論英雄─中國古代英雄標準探微。歷史月刊,3 月
-
鄂海鵬,王冠鳳(2014)。《西遊記》孫悟空形象的深層文化解讀。陰山學刊,27(2)
-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1995).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市:洪葉文化.
-
黃霖(2002).中國小說研究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
楊昌年(1994).古典小說名著評析.台北市:五南.
-
楊義(2009).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
劉大杰(2001).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
劉勇強(1991).西遊記論要.台北:文津.
-
鄭利華(1995).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型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魯迅,胡適(2010).解讀西遊記.瀋陽:遼海出版社.
-
聶石樵(2006).中國古代戲曲小說史略.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龔鵬程(2003).中國小說史論.台北:學生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