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策略
|
并列篇名
|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
DOI
|
10.6976/TJPE.201411_(17).0004
|
作者
|
林恆雯(Heng-Wen Lin);黃貴樹(Kuei-Shu Huang);蕭淑芬(Shu-Fen Hsiao)
|
关键词
|
體育 ; 運動 ; 品德教育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 moral education
|
期刊名称
|
淡江體育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7期(2014 / 11 / 01)
|
页次
|
38
-
4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隨著社會的急速變遷,現代人的價值觀與傳統的道德規範逐漸低落,社會風氣不佳及社會問題日趨嚴重。有鑑於此,加強品德教育成為必要的方式。由於體育運動長久以來一直是屬於教育的一環,因此透過體育運動除了能獲得身心的健康外,更能落實品德教育,進而發展良善的運動道德。本文透過文獻蒐集的方式,了解到在體育運動當中,無論是運動員本身的行為表現、運動教練及體育教師在運動團隊或體育課程的教導,均與品德教育有重要的關聯性。本文從個人、教練、教師或團隊等方面,包括在體育教學中與運動場上,提供了許多品德教育的執行策略與方法,期望能透過這些方式將品德教育融入體育運動當中,並加以實現,相信對於未來的社會狀況能有所改善。
|
英文摘要
|
With rapid social change, traditional ethics have gradually been depressed and undesirable social values and problems have increased. Therefore, a stronger ethics education has become necessary. Sport, which has long been incorporated into school education to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ethics education. Through an in-dept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at sportsmanship, coach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character education. Athletes, coaches, teach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sport, both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nd in competitive sport, offer many character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imparting ethical values and improving the future social status.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
参考文献
|
-
余欣佳(2011)。從運動中學習品德教育─以劍道運動爲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359-365。
連結:
-
吳佩伊、林靜萍(2013)。運動教練倫理準則探析。中華體育季刊,27(1),23-30。
連結:
-
林正常(2011)。運動場上的品德教育。運動教練科學,21,1-14。
連結:
-
張淑卿(2002)。體育運動中道德之發展。中華體育季刊,16(2),87-93。
連結:
-
程峻(2007)。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之實例分享。中等教育,58(5),140-151。
連結:
-
黃宗寶、陳儷勻、吳惠櫻(2010)。從牆壁排球運動中落實品德教育─以輔仁大學爲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9,307-316。
連結:
-
黃致傑、陳鎰明(2005)。國內運動道德之現況與推展策略探討。大專體育,76,54-59。
連結:
-
闕月清(2013)。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源起與發展。中等教育,64(2),6-14。
連結:
-
Beller, J. M.,Lumpkin, A.,Stoll, S. K.(1994).Sport ethics: Applications for fair play.St. Louis.:Mosby.
-
Hellison, D.,Wright, P.(2003).Retention in an urban extended day program: A process based assessment.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2,369-381.
-
Lavay, B. W.,French, R.,Henderson, H. L.(1997).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hysical educators.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
王全興(2012)。6E 教學在品德教育上的應用。師友月刊,540,45-49。
-
吳萬福(1983)。田徑運動的精神與道德。國民體育季刊,12(2),6。
-
李琪明(2008)。,臺北市:教育部。
-
李寶琳(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品德及法治教育能力指標之探析。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
康正男(1999)。我國運動員之運動道德初探:以大專棒球運動員為例。臺大體育學報,3,53-70。
-
許義雄(1983)。體育學原理。台北:文景書局。
-
郭中生、王誼邦(2011)。從棒球的視角探討運動道德與社會文化的關連性。淡江體育,14,131-137。
-
曾淑平、謝旻諺(2012)。體育教學中如何落實道德教育。休閒保健,7,151-157。
-
蕭美齡(2010)。品德是可以教的嗎?─從《莊子》的觀點看當今品德教育的走向和出路。通識論叢,10,113-127。
-
謝春雄(1978)。社區運動會的目標與方向。國民體育季刊,14(4),22-25。
-
蘇榮裕(2012)。學校推動道德教育之重要性。休閒保健,7,12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