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周敦頤「主靜說」的理論探微

作者

簡淑慧

关键词

周敦頤 ; 主靜說 ; 無欲 ; 心

期刊名称

萬能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6 / 07 / 01)

页次

75 - 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周敦頤的「主靜說」理論,最主要是「無欲故靜」的說法,而其「無欲」乃是要人類去掉個人之私欲、物欲的障蔽(也可說是循理而動),如此才能使得心體平靜澄清,達到中正仁義的人極。其主靜之用意,亦如大學上所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及「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皆是就心體上來講,非謂一般動靜之義。至其明心如鏡,也似李翱復性書中所云「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故心體若能如明鏡般澄靜,即能與天地相通照而立人極。我們也由此得窺宋明理學著重於心性修養的淵源。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宋)真德秀(1968).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2. (宋)張栻(1968).張南軒先生文集.藝文印書館.
  3.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4. (宋)魏了翁(2004).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5. (清)胡寶瑔(編)(1990).周子全書.武陵出版社.
  6. 方東美(1985).新儒家哲學十八講.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宇野哲人,馬福辰(譯)(1982).中國近世儒學史.華岡出版社.
  8. 呂思勉(1996).理學綱要.東方出版社.
  9. 脫脫(2010).宋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勞思光(1990).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
  11. 黃宗羲(1989).宋元學案.中華書局.
  12. 董俊彥(1979)。理學的開宗大師——周敦頤。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2(2)
  13. 虞怡(1964)。濂溪百源橫渠之理學。新天地,3(6)
  14. 賈豐臻(2014).中國理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蔡仁厚(1993).宋明理學北宋篇.學生書局.
  16. 錢穆(2001).宋明理學概要.蘭臺出版社.
  17. 羅光(1993).中國哲學思想史.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