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被動震源表面波法於低速土層之陣列震測分析探討

作者

錢榮芳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萬能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17 / 07 / 01)

页次

101 - 1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MASW與SPAC兩種地層探勘技術,可用於處理震波資料後所推得之地層剪力波速非破壞量測,可供應用於結構物之於大地工程之液化與耐震設計,MASW和SPAC是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多波道收錄表面波紀錄之頻譜分析,透過分析雷利表面波,推導出各地層之剪力波速度。本研究之前曾在桃園縣萬能科技大學操場進行現場線性佈線施測,採用系統為24波道4.5Hz地震受波器來探討地質構造,再加以MASW及SPAC兩種分析法討論後,得知MASW採主動震源之探勘,雖可精確探測得地表之淺層(約0-15m)剪力波速,較費時又費力。而SPAC採被動震源之探勘,既省時又省力較為經濟,可探測至較深層(約15-30m)之精確剪力波速構造,惟於探勘地表之淺層(約0-15m)剪力波速之精準度有待改善。其主因是SPAC之佈線為一維線性陣列,受波器無法完全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之被動震源,尤其是較高頻之振動訊號,因此於表面波分析法中就無法反演算得地表之淺層剪力波速。本次研究想兼顧省時省力與精確度,探討使用陣列式SPAC法,並將檢波器以四種陣列(矩形、均佈形、圓形與十字形)佈置方法,來再加以分析萬能科技大學操場之平均剪力波速構造圖,提供未來工程人員規劃設計時對地表淺層地質狀況有初步之認識後,再做進一步細部規劃與結構設計。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Aki, K.(1957).Space and time spectra of stationary stochastic wav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crotrmors.Bull. Earthq. Res. Inst.,35,415-456.
  2. Capon, J.(1969).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theory to large array seismology.Proc. IEEE,58,760-770.
  3. Katz, L. J.,Bellon, R. J.(1979).Comments on “Microtremor site analysis study at Beatty, Nevada”.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69,1633-1635.
  4. Katz, Lewis J.(1976).Microtremor analysis of local geological conditions.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66,45-60.
  5. OYO Corporation(2006).OYO Corporation,2006,SeisImager/SWTM Manual, Version 3.2..
  6. 錢榮芳(2016)。震測表面波法於低速土層之探勘應用。萬能科技大學 2016 航空暨工程科技應用學術論文發表研討會
  7. 錢榮芳,余貴坤(2012)。空間自對比法(SPAC)分析推求新竹強震站場址之剪力波速。2012 岩盤工程研討會
  8. 錢榮芳,余貴坤(2011)。表面波多重分析(MASW)推求新竹強震站場址之剪力波速。2011 土木與生態工持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