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運用雲端服務平台於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與親師合作之研究

作者

陳美純(Mei-chun Chen);范足玫(Tzu-Mei Fan)

关键词

雲端應用服務 ; 國小新生 ; 學校生活適應 ; 親師合作

期刊名称

萬能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8 / 07 / 01)

页次

63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運用雲端服務平台於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與親師合作的使用歷程,希望能透過平台協助學童在新生適應期可更快速適應國小學校生活和學習,並經由雲端服務平台提供親師生相互交流的管道與教師進行知識管理的記錄與保存。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建構與整理國小小一新生學校生活適應與親師合作的內涵,依據內涵建置雲102平台,並將平台分為九個內容,包含TOP大小事(25件)、我是男女主角(44件)、學習你我他(40件)、TOP我最讚(6件)、我是紳士淑女(10件)、人際小尖兵(5件)、健康小學堂(16件)、親師最麻吉(23件)與個人一對一專區(120件),接著邀請校內資深教師對平台實施Delphi專家檢核法,檢視教師知識管理和國小小一新生學校生活適應與親師合作的內涵之正確性及合適性,並進行評估與修正,最後,再將雲端平台導入班級與實施平台使用的效能評估,而班級家長登入平台率為96%。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張德銳,吳明芳(2000)。營造親師生三贏局面的班級經營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3(2),33-46。
    連結:
  2. 許倪瑋(2006)。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連結:
  3. 廖春文,俞國華(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中師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0,63-90。
    連結:
  4. 劉慈惠,丁雪茵(2008)。幼教人看小一生的學校適應及親師之因應。師大學報:教育類,53(2),131-167。
    連結:
  5. 教育基本法第八條條文。 1999 年 6 月 23 日總統公布,2011 年 11 月 9 日修正。修正字號華總一義字第 10000246171 號。
  6. Akcinar, B.(2013).The Predictors of School Adaptation in Early Childhood.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93,1099-1104.
  7. Beckman, T.(1997).A methodology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IASTED.
  8. Birch, S. H.,Ladd, G. W.(1997).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35(1),61-79.
  9. Brizuela, B. M.,García-Sellers, M. J.(1999).School adaptation: A triangular proces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6(2),345-370.
  10. Broadbent, M.(1998).The phenomen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hat does it mean to 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s?.Information Outlook,May,22-36.
  11. Christenson, S.(2004).Christenson, S. (2004). 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s: Creating essential connections for children’s read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 Retrieved October, 27, 2004..
  12. Holsapple, C. W.,Joshi, K. D.(1999).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s.Proceedings of the 32nd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3. Hsu, R. C.,Lawson, D.,Liang, T. P.(2006).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doption of Taiw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4(1),30-51.
  14. Hussin, M. K. A. B.,Hamdan, A. R. B.(2016).Challenges of Co-teaching in Malaysian Inclusive Classroom: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Parents’ Overview.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17,477-486.
  15. Loughran, S. B.(2011).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Preparing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TLC),5(8)
  16. 王玉如(2016)。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17. 王怡甯(1999)。台南市,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18. 王為國(2003)。朝陽科技大學專題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專題研究,台中市:。
  19. 石哲政(2014)。台北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20. 伍鴻麟(2002)。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21. 任秀媚(1984)。台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22. 江月珠(2009)。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
  23. 行政院經濟部(2012)。行政院經濟部。雲端運算應用與產業發展方案(核定本)。2012 年 11 月。
  24. 何玉萍(2015)。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25. 何佳靜(2015)。台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26. 何函儒(2006)。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27. 何家儀(2003)。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28.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巿:五南.
  29. 吳瑛(2006)。共創親師生三贏之利器—親師合作。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
  30. 吳麗文(2011)。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31. 李孟珍(2007)。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32. 李建興(2013)。親師合作策略與願景。台灣教育,21-24。
  33. 李淑慧(1994)。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
  34. 李靜秋(2006)。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35. 周芋玲(2011)。台北市,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36. 周淑惠(1998)。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37. 周淑惠(1999).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38. 林秀錦(2012)。台中市,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39. 林姿華(2010)。全世界漫步在雲端─淺談科技新知識『雲端運算』。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6
  40. 林貞芬(2014)。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
  41. 林慧芬,涂妙如(2013)。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42. 邱菊英(2013)。台東縣,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學前特幼研究所。
  43. 邱雅慧(2014)。台南市,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44. 邱麗燕(2015)。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45. 施玉涵(2013)。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研究所。
  46. 施郁如(2013)。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47. 柯水旺(2007)。台北市,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48. 洪鈺棉(2012)。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49.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2。
  50. 孫扶志(2004)。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51. 徐慕蓮(1987)。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52. 康志偉(2004)。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53. 張春興(199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54.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55.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新竹師專學報,12,181-245。
  56. 莊曉玲(2015)。新竹市,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57. 許思景,何慧群(2015)。小一新生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之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120-124。
  58. 郭俐伶(2014)。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59. 郭碧娟(2011)。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60. 郭耀隆(1999)。嘉義縣,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1. 陳建志(2013)。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
  62. 陳恭國(2000)。教師如何引導家長參與九年一貫課程。高雄市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教師篇
  63. 陳錦忠(2007)。花蓮縣,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64. 彭詩文(2011)。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65. 曾志忠(2012)。宜蘭縣,國立宜蘭大學多媒體網路通訊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66. 曾俊凱(2001)。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學系。
  67. 游雅惠(2006)。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68. 黃立婷(2006)。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
  69. 楊淑媜(2013)。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70. 葉千綺(2008)。高雄市,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
  71. 劉貞誼(2004)。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72. 劉惠君,陳麗卿(2010)。雲林縣國小新生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2,107-142。
  73.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74. 樊羽陞(2013)。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
  75.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調查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665-729。
  76. 蔡純姿(1997)。共創孩子的快樂童年—親師合作的理論與實務初探。邁向 21 世紀的開放教育
  77.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之研究。花蓮師院幼兒教育學報,2,245-246。
  78. 賴婉如(2012)。嘉義市,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79. 謝宜紋(2015)。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80. 謝幸娟(2011)。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81. 鍾美英(2010)。屏東縣,屏東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82. 鍾美英(2001)。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83. 顏君佩(2014)。台中市,中台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84. 顏春枝(2014)。台南市,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85. 顏嘉璘(2004)。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86. 魏雅苓(2013)。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87. 龔建州(2014)。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