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挪用」與「傳統」-平埔族巴宰支族音樂文化複層次性探源

并列篇名

"Appropriation" and "Tradition"-Origin of Pazeh Music's Culture Stratification

DOI

10.29873/GMJ.200912.0001

作者

溫秋菊(Chyou-Chu Wen)

关键词

巴宰族 ; 本真性 ; 挪用 ; 挨焉 ; Pazeh ; Authority ; Appropriation ; ai-yan

期刊名称

關渡音樂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09 / 12 / 01)

页次

7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是針對中部臺灣平埔族巴宰支族祭祖歌謠傳統與「本真性」(authority)探討的發現與思考。黃叔璥在〈番俗六考〉(1722-1736)的平埔族歌謠記載中,有第一則類似巴宰族祭祖歌謠特徵的重要描述;這一則距今將近280年的珍貴史料,同時帶來更多有待探討的問題。首先,「…度曲『…歌先以欸噫鳴』…」的描述,是出現在黃叔璥於半線社音樂見聞的詩作,而不是針對巴宰族的社群。其次,相對於半線社似乎從此銷聲匿跡,巴宰族的音樂記載,自1897年伊能嘉矩紀錄岸裏大社的「祭祖公之歌」(兩首)開始,所見的祭祖儀式歌謠,始終使用母語,以類似半線社「欸噫」的「挨焉」('ai-yan')為歌頭傳唱,是巴宰族群認同的象徵與記號(code)。顯然,要對這種「共享傳統」現象有客觀的解釋,必須對於「傳統」形塑過程中隱藏的種種因素加以分析。本研究擬以巴宰族音樂文化的實際調查為基礎,藉助其它領域學者的研究成果,透過十九世紀中部平埔族三次跨社群集體移墾埔里的事實,分析中部平埔族群在面臨環境受威脅、調適的過程中,跨越單一的部落認同的可能性;並結合實證資料推測,類似巴宰族歌謠傳唱的方式,歷史上曾經在中部平埔族之間「流行」或受到普遍「認同」。「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研究分析,不但可以為巴宰族複層次(stratification)音樂文化和「本真性」提供新的詮釋角度,更可以觀察到,「傳統」在形成的過程中,實際上充滿「挪用」(appropriation)與再定義(resignification)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This work aims to discuss the authority and the musical tradition of veneration songs by the Pazeh of the Pingpu people in the middle Taiwan. Record on the music of Pingpu people,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veneration song by the Pazah people first appears in Huáng Shú-jǐng's book ”Six notes on the culture of aboriginal people” (1722-1736). The 280 years old historical note is not only precious but also brings us many questions, which remain to be investigated.Firs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ng was first sung using 'ai-yi'」 appears in Huáng Shújǐng's poem about his experience on Ban-sian-she's music and was not talking about Pazeh people in particular. Furthermore, in relation to the disappearing of Ban-sian-she, the first known record of Pazeh's music appear in Kanori Ino's note on two songs of ”The Song of Veneration of the Ancestors” of An-li-da-she in 1897. The veneration songs observed by Kanori Ino always use Pazeh's mother tongue. Its usage of 'ai-yan' is similar to the usage of 'ai-yi' by the Pingpu people and represents the symbol and code of Pazeh identity. Apparently, to properly interpret such a phenomenon of ”shared tra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various hidden ingredient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 formation.By studying the trans-tribe mass migration of Pingpu people of middle Taiwan to Puli in the 19th century,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identity forming beyond a single tribe when the Pingpu people are facing and adjust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threat. We will base on field study of the musical culture of the Pazeh people and incorporate the research from other fields. Furthermore, from the empirical data we speculate that: Once in the history, musical tradi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Pazeh's traditional songs, was used to be ”popular” and was widely regarded as part of ”identity” among Pingpu people in middle Taiwan.By using the idea of ”Diachronicity” and ”Synchronicity” to study the subject, not only we can provide novel prospective to interpret the stratification of Pazah's musical culture, but also to observe the possibility of appropriation and resignif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 form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鈴木作太郎 1932。〈平埔族傳說〉,《臺灣的番族研究》
  2.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臺灣高砂族原語傳說集》。台北帝國大學語言學研究室。
  3. 佐藤文一 1934。〈岸里大社的歌謠〉。《南方土俗》3 (1):114-126。
  4. 伊能嘉矩 1902。〈臺灣平埔族中古來南、北投社所舉行之請祖儀式〉。《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7)第一百九十號 論說及報告:129-135。
  5. 伊能嘉矩 1908。〈臺灣平埔族一支巴宰族的舊俗及思想一斑〉(下)。《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二百七十三號 論說及報告》:.87-95。
  6. (1989)。台中縣音樂發展史。台中縣文化局。
  7. YI 生 1909。〈埔里社的平埔蕃部落〉。《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二百八十一號》:437-440。
  8. 台大圖書館藏 2006。「岸里大社文書」。
  9. 伊能嘉矩 1908。〈臺灣平埔族一支巴宰族的舊俗及思想一斑〉(上)。《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二百七十二號 論說及報告》:39-48。
  10.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
  11. (1977)。臺灣原住民高砂族の音樂。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12. 吳子光 光緒元年。《一肚皮集》。(清)雙峰草堂刊本 。
  13. 伊能嘉矩 1908。〈臺灣平埔族一支巴宰族的舊慣一斑〉。《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二百六十九號 論說及報告》:405-419。
  14. 伊能嘉矩 1915。(大正五年九月)。〈臺灣岸里熟番的宗教概念〉(上)。《東洋》(216):53-56。
  15. (2008)。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出版社。
  16. 伊能嘉矩 1915。大正五年十月。〈臺灣岸里熟番的宗教概念〉(下)。《東洋》(217): 44-46。
  17. 中村孝志(1994)。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6-234。
  18. 中村孝志(1993)。荷蘭統治下位於臺灣中西部的Quataong村莊。臺灣風物,43(4),206-238。
  19. 王灏(1999)。再見刺桐花開
  20.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1.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2.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3.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2)。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
  24.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台北:遠流出版社。
  25.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2)。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
  26. 伊能嘉矩原、森口雄稔編(1992)。伊能嘉矩的臺灣踏查日記。臺灣風物
  27. 吳榮順(1998)。巴宰族之歌。臺北: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28. 呂炳川(1982)。臺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
  29. 李壬癸(1997)。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臺灣常民文化學會。
  30. 李壬癸編、土田滋編(2001)。巴宰語詞典。南港: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31. 李壬癸編、土田滋編(2002)。巴宰族傳說歌謠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32. 李壬癸、林清財(1990)。巴則海族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謠。中研院民族所資料彙編,3,1-16。
  33. 李亦園(1955)。臺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1,125-137。
  34. 周鍾瑄(1959)。諸羅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林英津(2000)。巴則海語。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6. 林英津(1988)。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臺灣風物,39(1),176-200。
  37. 林清財(1989)。頭社小林阿立祖祭儀歌曲研究。台南家專學報,8
  38. 洪麗完(1997)。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39. 郁永河(1959)。裨海紀游。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0. 翁佳音(1992)。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145-188。
  41. 張耀錡(1951)。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2. 移川子之藏、楊南郡譯(2005)。臺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書局。
  43. 笠原政治編、楊南郡譯(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 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台北:南天書局。
  44. 陳立德編、邵信慧編(2002)。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鯉魚潭(內社)教會設教130週年紀念特刊。苗栗:鯉魚潭教會。
  45. 陳柔森編、葉婉奇翻譯(1999)。臺灣慣習記事:資料彙編。臺北市:原民文化。
  46. 陳柔森編、葉婉奇翻譯(1999)。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台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
  47. 陳柔森編、臺灣平埔族學會策劃解(1999)。再見刺桐花開。臺北市:原民文化。
  48. 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台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49. 黃美英(2005)。埔里「四庄番」與「噶哈巫」地域與族群認同的意識。百年的遺落與重現─2005南投縣平埔族埔里群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50. 溫秋菊(2006)。試論清代音樂文獻的學術價值及其現代性─以〈番俗六考〉附載之平埔族歌謠為主要探討。臺灣音樂學論壇
  51. 溫秋菊(1999)。試探Pazeh音樂文化的綜攝─以一首台語聖詩為例。藝術評論,10,25-60。
  52. 溫秋菊(1998)。巴則海族祭祖歌'ai-yan 初探。藝術評論,9,45-86。
  53. 溫秋菊(1999)。Pazeh祭祖歌'ai-yan 的結構特徵。第五屆亞太地區民族音樂學國際研討會,福建:
  54. 溫振華(1993)。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臺灣風物,43(1),127-145。
  55. 廖漢臣(1957)。岸里大社調查報告書。臺灣文獻,8(2),1-4。
  56. 劉枝萬訪問紀錄、林美容訪問紀錄、丁世傑訪問紀錄、林承毅訪問紀錄(2008)。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57. 劉枝萬、宋文薰(1952)。貓霧揀社番曲。文獻專刊,3(1),1-20。
  58. 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灣開拓史上的功臣。台北:南天出版社。
  59. 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南港:
  60. 潘萬益編、潘仁德編(1991)。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社教會設教120週年史。豐原:大社教會。
  61. 衛惠林(1981)。埔里巴宰七社志。南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2. 賴永祥(1995)。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63. 賴永祥(2001)。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64. 賴永祥(1992)。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65. 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66. 賴永祥(1998)。教會史話。台南:人光。
  67. 賴貫一編(1999)。牽田‧走鏢 1999─巴宰族群文史工作手冊。南投:臺灣平埔族巴宰族群文化協會。
  68. 駱維道(1974)。平埔族阿立祖祭典及其詩歌之研究。東海民族音樂學報,一
  69. 簡史朗(2005)。巴布拉族〈貓霧 社番曲〉的若干問題和發現。百年的遺落與重現─2005南投縣平埔族文化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