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始政三十年紀念表演活動和廣播節目中的藝能

并列篇名

Performing Arts on Radio Program and the Commemoration Event of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作者

長嶺亮子(Nagamine Ryoko)

关键词

始政三十年紀念 ; 廣播節目 ; 藝能 ; 展覽會 ; the Commemoration Event of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 radio program ; performing art ; exhibition

期刊名称

關渡音樂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3 / 07 / 01)

页次

53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係整理與分析《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中,關於始政三十年(日本治臺三十年)紀念活動的相關報導,以探討始政三十年的紀念活動和廣播節目中的表演活動內容。始政三十年紀念的藝文活動,展演了日本和中華、臺灣的各種藝能及西洋音樂,其內容較大眾化。臺灣首次的廣播也是始政三十年紀念活動焦點之一,如同其他的表演活動,廣播節目的音樂種類也十分豐富多彩。然而廣播節目與其他表演活動之間存在關鍵性的差別,在於主要的表演者。紀念活動的表演者包括業餘人士與藝旦,特別是藝旦多次在不同地方演出,扮演著活動之「花」。然而廣播節目的表演者未見藝旦,卻有不少教育者。因此可看出廣播節目的組成與教育者的參加與有關係,亦即蘊含有廣播「高尚健全的教育性的娛樂音樂」的意圖。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sorts out and analyzes articles on ”Taiwan Nichi-nichi Shimpo” and ”Tainan Shimpo” related to ”Taiwan Expo of Dominion for Thirty Years since the Inauguration”, and takes a general view of the performances for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s event and radio programs. In the commemoration event, various programs of Japanese, Chinese and Taiwanese performing arts in addition to Western music were included. These contents were rather for general populace. The first wireless broadcasting in Taiwan was one of the attraction of the commemoration event, and the musical genre taken up by the radio program was a wide variety. However, there is a definite difference mainly between the performers in the event and in the radio program. A lot of amateurs and Taiwanese geishas participated in the event, and geishas often enacted especially as ”Flower” of the stage. However, geishas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performers of radio program, instead, a lot of educators took part in the program. It is thought that educators were related to the arrangement of radio program, i.e. they might have tried to broadcast ”refined, wholesome, and educational amusement mus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2009)。臺南新報。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査部編,1924,《臺灣國勢調査記述報文第一回》,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査部
  3. 臺灣總督府,1925,《最近の臺灣:始政三十年記念》,臺北:臺灣總督府
  4. 1995−1998《臺灣日日新報(微卷版)》東京:ゆまに書房。
  5.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連携研究「外地錄音資料の研究」プロジェクト編(2007)。日本コロムビア外地錄音ディスコグラフィー臺灣編。大阪:人間文化研究機構連?研究「外地錄音資料?研究」??????。
  6.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7.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
  8. 林文通(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9. 林旻諠(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10. 林姿呈(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11. 松下鈞監修(1997)。近代日本音樂年鑑大正13年版‧大正14年版‧昭和2年版。東京:大空社。
  12. 河原林直人(2012)。植民地臺灣における業界団体―「臺北茶商公会」の歴史的意義―。名古屋学院大学論集 社会科学篇,49(2),77-93。
  13. 柯佳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4. 程佳惠(2004)。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臺北:遠流。
  15. 臺灣教育會編(1995)。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
  16. 鄭任智(2007)。日本の臺湾領有時代における映画の諸相─郷土教育の視点から─。早稲田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紀要(別冊),14(2),105-115。
  17. 賴美鈴(2007)。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式日唱歌」與校歌。臺灣風物,57(4),1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