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瓊珠(2017)。學習障礙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5,1-24。
連結:
-
何志鴻,黃惠璣(2007)。影響身心障礙兒童家庭照顧者憂鬱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5(1),41-50。
連結:
-
呂翠華(2011)。彈性分組:從學習障礙學生需求的觀點探討區分性教學在普通班的實施策略。特殊教育季刊,119,7-14。
連結:
-
邱素梅(2016)。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1,85-96。
連結:
-
唐宜楨,吳慧菁(2008)。精神疾患污名化與去污名化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季刊,6(3),175-196。
連結:
-
張恒豪(2007)。特殊教育與障礙社會學:一個理論的反省。教育與社會研究,13,71-93。
連結:
-
張萬烽(2017)。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縱貫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3),1-32。
連結:
-
陳瑋婷(2012)。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身心障礙者家長與普通家長之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3),1-26。
連結:
-
曾瓊禛,洪儷瑜(2015)。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情緒適應困難內涵初探。特殊教育季刊,137,9-19。
連結:
-
曾瓊禛,徐享良(2006)。學習障礙青少年生活壓力、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105-146。
連結:
-
黃己娥,王天苗(2007)。迢迢學習路-一位學障學生的學習經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111-132。
連結:
-
詹文宏,周台傑(2006)。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和一般學生學校適應模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113-134。
連結:
-
賴念華,李御儂,羅子琦,蕭雅雯(2020)。臺灣身心障礙者母親在不同時間點之困境與服務需求初探。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1),1-32。
連結:
-
Aro, T.,Eklund, K.,Eloranta, A. K.,Närhi, V.,Korhonen, E.,Ahonen, T.(2019).Associationsbetween childhood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adult-ag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lack ofeducation, and unemployment.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52(1),71-83.
-
Berger, E. H.,Riojas-Cortez, M.,楊雅惠(譯),張耐(譯),郭李宗文(譯),孫麗卿(譯),梁嘉惠(譯),王淑清(譯),沈靜妍(譯)(2013).親職教育與親師合作:家庭、學校與社區.華騰.
-
Ehie, O.,Muse, I.,Hill, L.,Bastien, A.(2021).Professionalism: microaggression in the healthcaresetting.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34(2),131-136.
-
Kirby, M.(2017).Implicit assumptions in specialeducation policy: Promoting full inclusion for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Child Youth Care Forum,46,175-191.
-
Link, B. G.,Phelan, J. C.(2001).Conceptualizing stigma.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7(1),363-385.
-
Olsen, G. W.,Fuller, M. L.,杜宜展(譯)(2010).家庭學校關係:親師合作的成功策略.學富文化.
-
Rose, C.A.,Espelage, D. L.,Monda-Amaya, L. E.,Shogren, K. A.,Aragon, S. R.(2015).Bullying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ecological predictor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48(3),239-254.
-
Simms, M. C.,McDaniel, M.,Fyffe, S. D.,Lowenstein, C.(2015).Structural barriers to racial equity in Pittsburgh: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for African American men and boys.Urban Institute.
-
Turnbull, A.,Turnbull, R.,Erwin, E. J.,Soodak, L. C.,Shogren, K. A.,王慧婷(譯),陳淑瑜(譯),邱春瑜(譯),葛竹婷(譯),任麗華(譯),鄭雅莉(譯),柯秋雪(譯)(2013).親師合作與家庭支援:由信任與夥伴關係創造雙贏.
-
VanPuymbrouck, L.,Friedman, C.,Feldner, H.(2020).Explicit and implicit disability attitudes of healthcare providers.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65(2),101-112.
-
Walker, A.,Alfonso, M. L.,Colquitt, G.,Weeks, K.,Telfair, J.(2016).“When everything changes:”Pa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accessingcare for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9(1),157-161.
-
行政院(2019)。國際審查委員會 (IRC) 2017 年 11月 3 日中華民國(台灣)施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CRPD) 初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網站,https://crpd.sfaa.gov.tw/BulletinCtrl?func=getBulletin&p=b_2&c=D&bulletinId=261
-
吳武典,林幸台,杜正治,胡心慈,潘裕豐,林淑莉,杞昭安,張蓓莉,劉惠美,佘永吉,洪儷瑜,王曉嵐,陳心怡,張千惠,邱紹春,張正芬,程國選,郭靜姿,于曉平(2020).特殊教育導論.心理.
-
周妤靜(2021)。國立臺灣大學。
-
林幸台,黃柏華,謝佳男,歐思賢,廖偉君(2019)。,臺北市北區特教資源中心。
-
施家琪,孔淑萱,陳秀芬(2020)。國小階段特殊教育教師試行十二年國教課綱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之現況調查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23,117-142。
-
柯宜均(2021)。國立臺北大學。
-
張子弘(2018)。陪伴兩個學障兒成長心路歷程──學障兒媽媽:家門外充滿歧視,家裡必須充滿愛。親子天下,102
-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
張英熙(2013).從失落到接納:特殊兒童家長心理支持團體實務.心理.
-
張博舜(201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
教育部(2020)。特殊教育統計年報,https://www.set.edu.tw/actclass/fileshare/default.asp
-
教育部(2016)。CRPD 第 4 號一般性意見:有權接受融合教育,https://crpd.sfaa.gov.tw/BulletinCtrl?func=getBulletin&p=b_2&c=C&bulletinId=284
-
陳羿伊(2016)。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陳珮雯(2018)。拿掉不用功標籤,看見學習障礙兒的「會」與「不會」。親子天下,102
-
曾凡慈(2021)。照護隱性障礙子女的道德工作:醫療模式、污名與預期。臺灣社會學,41,95-142。
-
曾靖芬(2008)。國立臺東大學。
-
葉靖雲(2011)。學習不利學生的科學教育困境與需求~以學習障礙生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0 年度,261-281。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1)。,未出版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7)。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法規概要。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薛婉如(201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