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世界級女子桌球選手單打比賽技術分析
|
并列篇名
|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le Plays of Elite Athlete in the Table Tennis Contests
|
DOI
|
10.6462/JCDPE.201206.0016
|
作者
|
張富貴(Fuh-Guey Chang);游鳳芸(Feng-Yun Yu);陳金海(King-Hai Chen);侯淑玲(Shu-Ling Hou)
|
关键词
|
桌球 ; 世界級女子選手 ; 技術分析 ; table tennis ; elite players ; compound skill analysis
|
期刊名称
|
交大體育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期(2012 / 06 / 01)
|
页次
|
16
-
2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世界級女子桌球選手在單打比賽中的各種綜合技術得分率與使用率表現情形,以及預測影響比賽勝率的主要綜合技術。本研究使用觀察法,以2006年至2008年參加國際桌球協會所舉辦之各國桌球公開賽進入前四強的11名女子選手為研究對象,蒐集完整之9場(18筆資料)比賽為研究範圍,以比賽技術統計表格為研究工具,觀察記錄其比賽中的綜合技術表現,所得資料以敘述統計、逐步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經統計分析和探討獲得結論如下:一、世界級女子桌球選手在單打比賽中的綜合技術得分率以正手位發球搶攻最高,反手位對攻最低,而在使用率方面則以反手位推攻最高,正手位搓攻最低。二、影響世界級女子桌球選手單打比賽勝率最主要綜合技術是正手位發球搶攻與反手位接發球搶攻。
|
英文摘要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each compound skill's performances of the elite of table tennis in the single plays.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11 female elite athletes who attended the countries' table tennis open tournament and entered the top four(Total 9 contests 18 dates). we use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outcom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s: A. In each compound skill's scoring rate of female elite athlete in single plays, the highest is forehand side service-attack, the lowest is backhand side attack phase, and in using rates the highest is backhand side pushing phase, the lowest is forehand side double cutting phase. B. The effect of female elite athlete in single plays, the important compound skills are forehand side service-attack and backhand side receive-attack.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
参考文献
|
-
陳光紫(2008)。球體大小與選修次數對桌球正手擊球連續對打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4),17-29。
連結:
-
(1996)。乒壇競技科學診斷。
-
Siedentop, D.(1983).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 E..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
丘鍾惠、庄家富、孫梅英、張振海、岑浩望、吳煥群、李富榮、徐寅生、梁友能、梁焯輝(1982)。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
朱昌勇(1999)。我國大專桌球國手三段技術、心理變項與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台北市:政大書城。
-
吳敬平(2002)。發球搶攻新體系與接發球一體化─關於11分制和新發球規則的思考。乒乓世界,2,32-33。
-
吳煥群、李振彪(1990)。乒乓球選手技術診斷方法的研究。乒乓世界,38,38-40。
-
李振彪、陳靜、李惠芬、焦志敏(1991)。競技能力主要因素的診斷研究。北京體育學報,1991(2),95-110。
-
沈啟賓(1988)。優秀桌球運動員技術分析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
沈啟賓(1996)。灰色系統理論在桌球運動員臨場比賽競技能力狀態診斷與目標設定運用之探討。台北市:文笙書局。
-
沈啟賓(1992)。中油女子桌球代表隊綜合技術狀態診斷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
周建軍、湯俊斌(2000)。論大球對乒乓球技術、戰術的影響與對策。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6),136-139。
-
林松青、沈啟賓(1995)。1994年美孚亞洲女桌名人賽比賽綜合技術分析之探討。光武工商專科學校學報,20,355-396。
-
林國本、邱茂譯、岑淮光(1983)。中國桌球技術應用篇。東京市:????社出版。
-
邱靖華、許銘華(2001)。不同直徑桌球之高旋轉球力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3(1),147-158。
-
姚漢禱(1988)。大學女生桌球的技術評量研究。體育學報,10,31-40。
-
崔秀里(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
張紹勳、林秀娟(1994)。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台北市:松崗圖書公司。
-
陳金海、侯淑玲、吳燕貴(2007)。我國女子桌球國手比賽攻防技術之探討。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41-45。
-
陳建利(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體育學院。
-
陳惠珠、張昭盛、沈啟賓(1990)。女子桌球運動員綜合技術評量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體育與運動,70,50-58。
-
湯志賢(2007)。韓國乒乓球選手柳承敏技戰術特徵研究。中國體育教練員,2007(4)
-
楊樹安、張曉蓬(2000)。對中國乒乓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體育科學,20(2),30-33。
-
潘俐君(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
魯婷婷、閆振龍(2009)。第49 屆世乒賽團體決賽直拍比賽的技戰術分析—兼談直拍進攻打法的發展趨勢。遼寧體育科技,31(1),40-49。
|
被引用次数
|
-
潘麗玲、黃泰源(2018)。2018 壁球菁英盃男子青少年比賽技術分析。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2,76-83。
-
蘇士勛、陳金海、張世沛、施國森、周鳳珍(2013)。桌球比賽贏球與輸球之技術比較。長榮運動休閒學刊,7,13-18。
-
游鳳芸(2020)。世界級桌球男子金、銀牌選手技術表現分析-以55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57,13-21。
-
鄭先知、陳思羽、陳金海、張富貴、沈啟賓(2018)。2016 里約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前八強選手得分手段分析與探討。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2,4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