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革故鼎新-1930年代廖漢臣的文學理念與實踐

并列篇名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Literature by Liao Han-Chen in 1930s

作者

王美惠(Mei-Huei Wang)

关键词

廖漢臣 ; 台灣新文學 ; 台灣民間文學 ; 歌謠 ; Liao Han-Chen ; Taiwanese literature ; Taiwanese folklore ; folksongs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1930 年代新舊文學交替之際,廖漢臣從最初對舊文學的批判、反迷信主題的書寫,轉而支持台灣固有文化的民間文學整理。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對台灣話文的觀感有所改變,進而投入民間文學的整理?而廖漢臣對民間文學的看法,特別是在歌謠與新歌創作上,與其同時代的作家有何異同,這對他在新文學的創作上有何具體的影響?本文探討的重點方向。第一,受到1930年代初期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以無產青年自居的廖漢臣,如何透過「反迷信」主題書寫,表達對傳統社會不良的習俗批判。第二,1933年廖漢臣從最初反對台灣話文的氣勢有了明顯的轉變。其思想如何變化?從文壇發展的動向及台語流行曲的興起來探討。而廖漢臣對民間文學的看法,特別是在歌謠的界定,與其同時代的作家有何差異?第三,廖漢臣對民間故事的整理,表現的特色為何?他如何將民間文學的素材,運用在其新文學的創作上。

英文摘要

At the turn of the old and new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Liao Han-Chen turned from the initial criticism of the old literature to the writing of the anti-superstition theme and supported the folklore reorganization of Taiwan's inherent culture. In the end what caused his concept on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to have changed, and then to collect and edit the folklore? Also, how different and similare are Liao Han-Chen's views on folklore, especially in the folksongs and new songs, as compared with his contemporaries writers? what was the impact on his creation of the new litera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ly, thanks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ism in the early 1930s, Liao Han-Chen, a young proletarian, wrote his own criticism of the bad customs of traditional society through the theme of "anti-superstition." Secondly, in 1933 Liao Han-Chen, from the initial opposition to the momentum of the Taiwan literature, underwent a marked change. The problem is how he chang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ircles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popular song, how different were Liao Han-Chen's views on folklor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definition of folksongs from those of his contemporaries. Thirdly, what w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ao Han-Chen's editing of the folklore? How did he use the material of folklore in his new literary cre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7)。台灣近代名人誌
  2. 廖漢臣等(1980)。永不熄滅的爝火—光復前台灣文學中的民族意義與抗日精神,聯合報,8。
  3. 王錦江(1936)。一個試評—以「台灣新文學」為中心,台灣新文學,1(4)。
  4. (2000)。台北人物誌。臺北:臺北市新聞處。
  5. 李獻璋編(1936)。台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
  6. 吳坤煌(1980)。悼老友漢臣兄,自立晚報,10。
  7. 中島利郎編(2003)。1930 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8. 王美惠(2005)。台灣新文學「反迷信」主題的書寫—以賴和、楊守愚比較為例。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
  9. 王詩琅(1979)。台灣民俗學家群像。臺北:海峽學術。
  10. 王詩琅(1981)。奇才廖漢臣兄的逝世雜憶。台灣文藝,革新號19
  11. 弗朗索瓦‧菲雷(1990)。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2. 朱鋒(1954)。不堪回首話當年。台北文物,3(3)
  13. 呂訴上(1954)。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4)
  14. 李季樺(2002)。台灣「常識」的考察—1920-1930 年代初「迷信」的分析。台灣風物,52(2)
  15. 林瑞明(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
  16. 松永正義、葉石濤譯(1985)。台灣文學的歷史與個性,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
  17. 邱各容(2010)。獻身台灣文獻整理的民俗研究者:廖漢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18. 施懿琳(2006)。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
  19. 洪長泰、董曉萍譯(1993)。到民間去—1918-1937 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文藝。
  20. 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大出版社。
  21. 若林正丈(1987)。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17
  22. 若林正丈、何義麟譯(2004)。黃呈聰報持「待機」之意涵—日本統治下台灣知識分子的抗日民族思想。台灣風物,54(4)
  23. 張恆豪(1979)。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豚。臺北:遠景。
  24. 莊永明(1981)。琴聲響,無時停。台灣文藝,革新號19
  25. 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
  26. 莊永明(1989)。台灣紀事。臺北:時報。
  27. 莊永明(1981)。絕響的琴韻—哀唱老作家廖漢臣默凋零。大同雜誌,63(1)
  28.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
  29. 陳芳明(1998)。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
  30. 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
  31. 陳淑容(2004)。1930 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32. 陳紹馨、林滿紅譯(1957)。新學藝在台灣的傳播與發展。台灣研究,2
  33. 黃文車(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
  34. 黃武忠(1984)。台灣作家印象記。臺北:眾文。
  35. 黃武忠(1980)。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
  36. 楊克隆(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37. 楊麗祝(2000)。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台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
  38. 廖毓文(1954)。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台北文物,3(3)
  39. 廖毓文(1954)。新舊文學之爭—台灣文壇一筆流水賬(下)。台北文物,3(3)
  40. 廖毓文(1980)。台灣兒歌。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41. 廖毓文(1954)。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台北文物,4(1)
  42. 廖毓文(1965)。學界的墊腳石—憶石暘睢兄。南瀛文獻,10
  43. 趙世瑜(1999)。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北京:師範大學。
  44. 趙勳達(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文所。
  45. 蔡蕙如(2004)。從建構到評論—試論黃得時的歌謠觀。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臺南:
  46. 戴寶村(2003)。台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20 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認同,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