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元代戲曲人物性格美學

并列篇名

Esthetic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in Yuan Dynasty

作者

諶湛(Shen Chann)

关键词

戲曲 ; 美學 ; 傳神 ; 人物性格 ; 元代戲曲 ; Chinses opera ; Esthetics ; vivid portrayal ; characteristics ; Yuan Dynasty opera

期刊名称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13 / 04 / 01)

页次

105 - 1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傳統戲曲自有其獨具特色的美學觀,傳統戲曲表演美學,向來重視人物形象的刻劃亦有其歷史根源。中國美學中極為突出的「人物畫」繪畫理論,於東晉時畫家顧愷之已提出「以形寫神」、「傳神寫照」等審美主張,其中的「神」即為對人物精神性格的刻劃。傳統戲曲既然是一種以「演員」透過「腳色」來扮飾劇中「人物」的表演體製,在戲劇人物的塑造方面,亦有其獨造的境界。本文援引亞里斯多德戲劇六大要素之一的「性格」概念,來分析人物性格在戲曲美學的內涵,企圖透過元代戲曲文本以印證中國戲曲美學論點。

英文摘要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has been known as its very unique sense of Esthetics while the performance focuses on the figures descrip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source. The theory of painting on ”figure painting” , which is extraordinarily outstanding concerning Chinese Esthetics provided that ”the art of China conveys the spirit with the shape or images” and ”makes finishing point vivid portrayal” by Gu Kaizhi, a well-known painter of Eastern Jin dynasty (317-420). More than the shape of figures, the painters focus on their spirit survey. In traditional operas, the actors play the characters on their own as whol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features in opera inner esthetics with one of six drama elements - character offered by Aristotle. and attempt to confirm Chinese opera aesthetics argument through the Yuan Dynasty opera tex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1980)。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4. (1992)。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5. (1984)。散曲叢刊。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6. 宋孟元老、周峰點校(1998)。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7. 宋郭茂倩(1980)。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
  8. 明毛晉編(1958)。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
  9. 明徐渭、李復波注釋、熊澄宇注釋(1989)。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0. 明許學夷、杜維沫校點(1998)。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梁昭明太子纂(1974)。昭明文選。台北:華正書局。
  12. 清丁福保編(1971)。清詩話。台北:明倫出版社。
  13. 清阮元(1976)。十三經註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姚鼐編(1974)。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
  15. 清楊倫(1981)。杜詩鏡詮。台北:里仁書局。
  16.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1995)。中國戲曲臉譜藝術。台北:宏觀文化公司出版。
  17. 王季思(1988)。玉輪軒曲論三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8. 王季思編(1999)。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王季思、康保成(1991)。《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補正。文獻,1991(1)
  20. 王國維(1975)。宋元戲曲考等八種。台南:僶勉出版社。
  21. 任中敏編(1969)。新曲苑。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22. 吉川幸次郎、王古廬譯(1970)。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23. 朱光潛(2005)。無言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朱光潛(1974)。談美。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25. 朱光潛(1974)。我與文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26. 朱光潛(2001)。西方美學史。台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27. 克羅齊、安石烈譯、朱光潛譯(1967)。美學原理。台北:正中書局。
  28. 吳梅、王衛民編(1983)。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
  29. 吳新雷(1992)。論宋元南戲與明清傳奇的界說。藝術百家,1992(3)
  30. 呂微芬(1997)。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1. 李昌集(1987)。情感結節與戲劇高潮—元雜劇結構方式研究。揚州師院報〔社會科學版〕,1987(1)
  32. 李春憙編(2005)。阿甲戲劇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3. 李復波注釋、熊澄宇注釋(1989)。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4. 李漢飛編(1991)。中國戲曲劇種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5. 李曉(1987)。南戲腳色在劇本中的地位、串扮及其發展。戲曲研究,22
  36.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
  37. 沈從文(2002)。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江蘇美術出版社。
  38. 沈從文(2002)。沈從文全集。太原:山岳文藝出版社。
  39. 周貽白(1978)。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南:僶勉出版社。
  40. 周貽白(1979)。中國戲曲史綱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周寧(1992)。從小說到戲曲:文類的差易與互滲。藝術百家,1992(1)
  42. 季國平(1990)。論元雜劇特殊體製的形成。文學遺產,1990(2)
  43. 宗白華(1997)。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4. 俞為民校點(1988)。宋元四大戲文讀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5.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46. 胡忌(1957)。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47. 孫崇濤(1992)。《張協狀元》與永嘉雜劇。文藝研究,1992(6)
  48. 孫崇濤(2000)。風月錦囊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49. 孫崇濤箋校、黃仕忠箋校(2000)。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
  50. 孫楷第(1965)。滄州集。北京:中華書局。
  51. 徐扶明(1996)。元曲聚珍.第五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徐扶明(1997)。元代雜劇藝術。台北:學海出版社。
  53. 徐沁君校點(1980)。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北京:中華書局。
  54. 徐征編、張月中編、張聖潔編、奚海編(1998)。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
  55. 徐朔方箋校(1999)。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56. 祖保泉解說(1993)。文心雕龍解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57. 翁敏華(1983)。《張協狀元》和中國戲曲形式初創。上海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83(4)
  58. 高明、錢南揚校注、李殿魁補校注(1998)。琵琶記。台北:里仁書局。
  59. 張庚編、郭漢城編(1992)。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0. 張庚、蓋叫天(1986)。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
  61. 郭英德(2004)。明清傳奇戲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62.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63. 傅道彬、于茀(2002)。文學是什麼。台北:揚智出版社。
  64. 彭鋒(1999)。美學的意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5. 曾永義(1979)。明雜劇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
  66. 曾永義(1980)。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67. 曾永義(2000)。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文化。
  68. 曾永義(1992)。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出版社。
  69. 曾永義編(1994)。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出版社。
  70. 曾永義編、陳芳英編(1980)。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71. 童道明編(1993)。戲劇美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72. 隋樹森編(1986)。全元散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73. 黃克保(1992)。戲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74. 黑格爾、朱孟實譯(1981)。美學。台北:里仁書局。
  75. 楊家駱編(1979)。全元雜劇初、二、三、外編。台北:世界書局。
  76. 楊越、王貴忱(1985)。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77. 寧希元點校(1988)。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78. 廖奔(1989)。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北京:文化藝術出板社。
  79. 廖奔、劉彥君(2003)。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80. 劉念茲(1986)。南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
  81. 劉念茲(1957)。元雜劇演出形式的幾點初步看法—明應王殿元代戲劇調查札記—。戲曲研究,2
  82. 劉彥君(2003)。圖說中國戲曲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83. 蔡毅編(1989)。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
  84. 鄭騫校訂(1962)。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台北:世界書局。
  85. 錢南揚(1982)。戲文概論。台北:木鐸出版社。
  86. 錢南揚校注(1980)。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台北:華正書局。
  87. 羅曼、英加登、陳燕谷譯(1991)。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
  88. 藝丁(1982)。《張協狀元》的歷史價值。戲文,1982(5)
  89. 譚凡、陸煒(1993)。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0. 譚沛生(1984)。論戲劇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1. 蘇珊.郎格、劉大基譯(1991)。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92. 顧學頡、王學奇(1990)。元曲釋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