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線條象形及其表現形式

并列篇名

Pictographic Lines and Their Expressive Forms

作者

林慶文(Chin-Wen Lin)

关键词

線條 ; 字體 ; 象形 ; lines ; strokes ; pictography

期刊名称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13 / 04 / 01)

页次

3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書法由線條組成,而人造線條用以摹擬事物,亦即象形功能,方便記事或溝通。其後字體演變,除去歷史因素不論,可看作是線條組合及筆法不同所造成構字型態上的差異。楷書作為漢字演變的下限,可說是字體設計上簡易筆劃的組合方式,惟其簡易而失於多樣變化之可能,篆、隸因此可以作為漢字固定型態前,兩種變異功能的參考,明代傅山書法觀念即以此為取徑方向。線條在書畫發生上有歷史與型態相同的部份,然而書畫的分別發展是視覺意義不同傳達作用所致,文字為線性敘述,字的筆劃組成與意義語序皆於時段中完成;繪畫之完成可以不限制線條先後,畫面則呈現一同時間為我直觀之對象,其意義近於隱喻而待演繹,了解二者之差異有可能在漢字視覺傳達作用上,創造其他視覺語言的呈現方式或審美價值。

英文摘要

Calligraphic writing is composed of lines. Used for mimicking things and objects, namely for pictography, artificial lines render convenient notations or communication. The evolution of calligraphic writing, regardless of historical factors, might be regarded as transformations in the combinations of lines and strokes. So far as constituent types are concerned, the standard script (Kai-su) as the final phase of the evolution of calligraphic writing is the result of lines and strokes made simplified. Nevertheless, its simplified form also sacrifices variety and multiplicity. The seal script (Hau-su) and the clerical script (Li-su) thus serve for us two references to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efore their finalization. Fu-shan Calligraphy in the Min dynasty takes the two scripts as its departure of study. Beside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onverge on their evolving histor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owever, diverge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visuality. Language pertains to linear narration. The layout 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have to be conducted in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realm of temporality. On the contrary, painting as an artistic activity is not restricted to the temporal layout of lines. It rather appeals to simultaneity as the viewer views the work as a totality. The meaning of painting seems to approximate to a metaphor waiting for interpretati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might shed ligh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visual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so as to create new forms of visual language and aesthetic valu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張君玫(2007)。記憶未來:黑格爾式的拼音偏見,以及漢字改革的演化意圖。文化研究,4,83-134。
    連結:
  2. 陳雪(2012)。沙之書。短篇小說雜誌雙月刊,1,135-155。
    連結:
  3. (1994)。宋拓本顏真卿書忠義堂帖。上海:西泠印社出版社。
  4. 清.孫靜庵《栖霞閣野乘》,「金石家之笑話」、「阮芸臺之考釋鐘鼎」兩則。http://wenku.baidu.com
  5. 中國楹聯網:www.china-ysc.cn
  6. 北宋沈括、李文澤譯、吳洪澤譯(1996)。夢溪筆談。成都:巴蜀書社。
  7. 東漢許慎、湯可敬(2004)。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
  8. 唐張彥遠、明毛晉訂(1975)。歷代名畫記。台北:世界書局。
  9. 清傅山(1986)。霜紅龕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0. Focillon, Henry、吳玉成譯(2003)。造形的生命。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 Read, Herbert、杜若洲譯(1974)。藝術的意義。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2. 小川洋子、王蘊潔譯(2009)。博士熱愛的算式。台北:麥田出版。
  13. 不著撰人(1982)。宣和畫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不著撰人(1985)。宣和書譜。北京:中華書局。
  15. 尤昭良(2003)。塞尚與柏格森。台北: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 巴克萊(1981)。視覺新論。新竹:仰哲出版社。
  17. 王仁鈞(2003)。書譜導讀。台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
  18. 王國維(2002)。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9. 王鋒(2003)。從漢字到漢字系文字—漢字文化圈文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20. 史作檉(2007)。尋找山中的塞尚。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21.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樂透:可見與不可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22. 布侃南、葉偉文譯(2009)。隱藏的邏輯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由智超(2002)。中國書法家全集—王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4. 白川靜、鄭威譯(2012)。漢字百話。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白謙慎(2005)。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6. 白謙慎(2003)。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27. 伊塔羅.卡爾維諾、吳潛誠校譯(2011)。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8. 安伯托.艾可、翁德明譯(2011)。倒退的年代—跟著大師艾可看世界。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9. 呂思勉(1970)。字例略說。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30. 呂清夫(1993)。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1. 巫鴻(2005)。作品與展場Art and Exhibition—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32. 李光德編譯(2000)。中華書學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
  33. 李銘宗(2004)。何紹基晚年書藝—變容與轉化之契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報,75
  34. 沈揆一(2001)。全方位出擊—記“游戲文字:徐冰的藝術”展及對徐冰的訪談。藝術當代,創刊號
  35. 林磐聳策展、吳淑明編(2003)。國際漢字海報邀請展。台北:台灣海報設協會。
  36. 阿道夫.希爾德布蘭、潘耀昌譯(2004)。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7. 俞建章、葉舒憲(1988)。符號:語言與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8. 胡裕樹編(1992)。現代漢語增訂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9. 唐蘭(1978)。古文字學導論。台北:洪氏出版社。
  40. 唐蘭(1977)。中國文字學。台北:洪氏出版社。
  41. 恩斯特.波佩爾、李百涵譯、韓力譯(1997)。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台北:淑馨出版社。
  42. 高明(1997)。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3. 高明一(2009)。中國書法簡明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4. 涂維政、里昂.巴洛希恩編輯(2003)。出世神韻—神祕卜湳文明遺跡特展—涂維政個展。台北: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45. 崔詠雪策劃編輯(2002)。「2001 現代書法新展望」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暨研討會記錄專輯,台中:
  46. 張隆溪(2008)。五色韻母從兩本書開始的神奇旅程。台北: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47. 許洪流編、楊文濤編(2002)。王鐸行草三種。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48. 陳傳席(2001)。陳傳席文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49. 傅申(2001)。論漢字書藝及創新取向。「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與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會議記錄,台中:
  50. 勞瑞、杜若洲譯(1990)。視覺經驗。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1. 斯坦芬.科蘭奈、刁曉瀛譯(2007)。偶然造就一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2. 斯舜威(2002)。學者書法。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53. 華人德編(2001)。歷代筆記書論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4.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編、沙.巴利,阿.薛施藹編(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55. 黃惇(2002)。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6. 楊渡編(2012)。劉國松—藝術的叛逆 叛逆的藝術。臺北: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7. 葉謹睿(2007)。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58. 葉鵬飛(2003)。中國書法家全集—阮元、包世臣。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
  59. 葛英會(2010)。古漢字與華夏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葛虛存(1997)。清代名人軼事。山西古籍出版社。
  61. 裘錫圭(2004)。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62. 褚瑞基(2004)。卡羅.史卡帕Carlo Scarpa 空間中流動的詩性。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3. 劉勰、王更生注譯(1985)。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64. 蔡振家(2011)。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65. 錢存訓(1981)。中國古代書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66. 勵忠發(1996)。記號.藝術.情報。台北:正中書局。
  67. 藤枝晃、李運博譯(2005)。漢字的文化史。香港:中華書局。
  68. 饒宗頤(1993)。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