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軍人與佛教(1912-1937)

并列篇名

Military Men and Buddhism (1912 - 1937)

作者

侯坤宏(Kun-Hung Hou)

关键词

軍人 ; 民國佛教 ; 佛寺駐兵 ; Military men ; Buddhism in Republican China ; troops stationed in Buddhist temples

期刊名称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14 / 04 / 01)

页次

87 - 13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12-1937年間的中國,是一段內亂外患兼俱的年代,由槍桿子控制全盤大局,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軍系,無不為求擴大及掌握軍政大權,而大動干戈。近年來筆者翻閱民國期間與佛教有關之檔案、報刊,發現「軍人與佛教」大有關係,不少資料顯示,軍人常以佛寺為駐軍處,也常藉機向寺院勒索軍餉或各種賦稅。軍人雖屬武夫,少數軍人對佛教還是懷有好感,除自己信佛外,也會在軍中推廣佛法,當然其中不無藉由宗教力量以拉攏人心的意味。他們這種表現於外的行動,與彼等之人生態度、個人際遇與心性極有關係,也與他們的宗教傾向,亦即對各種宗教的態度相關。本文從「軍人與佛教」這一角度,探討1912-1937年間,在中國這一大舞台上所呈現的種種情況,希望藉由全文之分析,可以呈現民國佛教史的部分樣貌。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niqu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men and Buddhism in China between 1912 and 1937, when China was plagued with wars, upheavals, and turmoil, and when the military became a salient feature in domestic politics. Archival materials suggest that military forces were frequently stationed in Buddhist temples,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ax income for regional military forces. Some military leaders expressed their respect for Buddhism and even went as far as to promote Buddhism in their own military forces for the sake of winning over goodwill by religious means. By elucidating the delicat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military men and Buddhism,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monstrate a different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Buddhism.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山東東阿縣老古洞道教民代表祈合智等呈行政院〉(民國 22 年 2 月 21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請求保護寺廟祠宇案》,檔號:1-1041-2
  2. 能靜,〈讀口業集後之感想〉,《南詢集》,第 1 輯,民國 24 年 6 月 1 日
  3. 〈上馮總司令書〉,《大雲月刊》,第 18 號第 84 期,頁 61
  4. 〈亟應珍護之古代寺廟〉,《威音》,第 40 期,民國 21 年 7 月 15 日
  5. 〈為將育王寺借作各高中學生軍事訓練班住所一案瀝陳困難情形仰祈俯准另擇他處由〉(民國 22 年 6 月 21 日),《鄞縣佛教會會刊》,第 1 期
  6. 〈旅杭日記〉,《佛光月報》,第 1 期,民國 12 年 3 月 2 日
  7. 〈楊軍長保護廟產之布告〉,《佛化旬刊》,第 82 期,民國 16 年 6 月
  8. 〈國民政府委員周震鱗,前辦公處主任楊熙績等呈國民政府〉(民國 17 年 10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國民政府檔案》,《北平各壇廟歸內政部管理案》,檔號:1-1753
  9. 〈禁止搗毀廟宇令〉,《大雲佛學社月刊》,第 13 號第 79 期,民國 16 年 7 月 13日
  10. 大醒,〈考察江浙佛教紀實〉,《現代僧伽》,第 2 卷合訂本,1929-1930 年
  11. 性如,〈教導師官兵信佛〉,《四川佛教月刊》,第 11 期,民國 22 年 11 月 1日
  12. 聞鈴,〈陳銘樞與支那內學院〉,《大雲佛學社月刊》,第 30 號第 96 期,民國24 年 1 月 15 日
  13. 〈國民政府文官處致行政院公函,第 602 號及其附件「中國佛教會常務委員圓瑛等呈國民政府」〉(民國 19 年 1 月 28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宗教團體及寺廟住持請求發還廟產案》,檔號:1-1057
  14. 〈通令全國侵占佛寺僧產者依法律辦理〉,《四川佛教月刊》,第 1 年第 6 期,民國 20 年 9 月 1 日
  15. 〈24 軍准通令嚴禁搗毀廟宇〉,《佛化旬刊》,第 73 期,民國 16 年 5 月
  16. 〈中國佛教會呈國民政府據四川省佛教會函呈請令飭郭軍長及潼趙等局制止提賣廟產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1 期,民國 18 年 7 月
  17. 〈本會通電〉,張心若編,《西南和平法會特刊》,重慶:西南和平法會,民國20 年 4 月
  18. 〈潘師長母壽齋僧〉,《四川佛教月刊》,第 1 年第 3 期,民國 20 年 6 月 1 日
  19. 楚泉,〈七塔寺遊記〉,七塔報恩佛學院院刊編輯處編:《報恩佛學院院刊》,民國 25 年 10 月
  20. 南京市檔案館典藏,《南京特別市政府社會局檔案》,《寺廟、公益團體、商業倉庫等房屋調查表》,檔號:1001-5-45
  21. 〈中國佛教會呈為四川軍政當局違抗法令擅提廟產據情轉呈懇祈迅予嚴令制止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1 期
  22. 〈田軍長維持南部寺產〉,《佛化旬刊》,第 88 期,民國 16 年 10 月
  23. 〈蔣特生傳〉,《頻伽音隨刊》,第 3 期,民國 20 年 1 月
  24. 〈綿陽佛學社啟建祈禱普利法會〉,《威音》,第 51 期,民國 22 年 9 月 1 日
  25. 〈戴季陶先生為四川廢產逐僧致各軍長電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3 期,民國 18 年 9 月
  26. 芝峰,〈現代佛教與現代中國〉,《現代佛教》,第 5 卷第 1 期,民國 21 年 1月
  27. 〈西南和平法會收支報告表〉,張心若編,《西南和平法會特刊》
  28. 〈國防部致內政部代電,卅六成牋字第 7045 號〉(民國 36 年 6 月 27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內政部檔案》,《關於保障應徵僧侶廟產問題的文書案》,檔號:6-20156
  29. 〈四川德陽楊春林團長來書〉,《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 19 期,民國 17 年 6月
  30. 〈行政院訓令蒙藏委員會,第 5790 號〉(民國 22年 12 月 9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請求保護寺廟祠宇案》,檔號:1-1041-2
  31. 〈為八十八師等招兵委員佔用寺庵請轉飭遷讓由〉(民國 22 年 3 月 5 日),《鄞縣佛教會會刊》,第 1 期
  32. 夏斗寅,〈千僧齋義〉,《佛學半月刊》,第 20 期,民國 20 年 7 月 25 日
  33. 廣圓,〈南山十年來的經過概述〉,《佛教公論》,復刊第 5 期,民國 35 年 8 月1 日
  34. 〈四川佛教代表為違法提產大傷國體懇呈國府迅令制止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1 期
  35. 〈朱上將臨終瑞相〉,《佛學半月刊》,第 147 期,民國 26 年 3 月 16 日
  36. 〈北平市政府訓令教育局,第 1001 號〉(民國 21 年 6 月 29 日),北京市檔案館典藏,《中國佛教會「佛教寺廟興辦慈善公益事業規則」及北平喇嘛寺廟整理委員會組織規則等》,檔號:J2-7-67
  37. 〈為招兵委員佔用各寺庵祈派警勒令遷讓由〉(民國 22 年 3 月 8 日),《鄞縣佛教會會刊》,第 1 期
  38. 〈紀事六則〉,《佛化旬刊》,第 1 期,民國 14 年 7 月 21 日
  39. 〈劉湘派僧入藏研經〉,《佛學半月刊》,創刊號,民國 19 年 10 月 1 日
  40. 〈中國佛教會常務委員會太虛、禪定、明道、卻非、德寬、禪定、葉恭綽、王震、關炯、黃慶瀾等呈行政院〉(民國 19 年 7 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宗教團體及寺廟住持請求發還廟產案》,檔號:1-1057
  41. 〈高郵永清寺殿倒坍〉,《威音》,第 19 期,民國 19 年 10 月 1 日
  42. 賈逸君編,《中華民國名人傳》,民國叢書,第 1 編,86,上海書店據北平文化學社 1937 年版影印
  43. 〈省佛教會呈參議會建議保護寺產免抽壯丁〉,《四川佛教月刊》,第 103 號,民國 29 年 2 月 15 日
  44. 〈內務部保護祀廟之通咨〉,《佛教月報》,第 1 期,民國 2 年佛誕日
  45. 嘿,〈江浙戰雲之常州天寧寺情形〉,《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 7 期,民國13 年 8 月
  46. 〈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西安辦事處呈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民國 24 年 5 月 21日),國史館典藏,《內政部檔案》,《禁止廟宇駐軍以保古物》,檔號:128-1746
  47. 蔣特生,〈警告全川佛化民眾〉,《晨鐘特刊》,第 3 期,民國 17 年 5 月
  48. 〈太虛法師致內政部部長函〉(原件),國史館典藏,《內政部檔案》,《柏林寺藏經板移交古物陳列所》,檔號:129-1610
  49. 〈劉湘派僧入藏研經〉,《大雲佛學社月刊》,第 34 號第 100 期,民國 19 年 9月
  50. 晦安,〈近年來之廬山佛教〉,《人間覺半月刊》,第 2 卷第 8 期,民國 26 年 4月 20 日
  51. 〈四川省佛教會代表禪盦、本智、戒明、定超、寧達薀等呈行政院〉(民國 24 年8 月 31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宗教團體及寺廟住持請求發還廟產案》,檔號:1-1057
  52. 〈王雲泉參謀長演說〉《四川佛教旬刊》,第 24 號,民國 15 年 1 月 12 日
  53. 〈四川三台廣元等二十九縣代表呈為違法提賣寺產懇予救濟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2 期,民國 18 年 8 月
  54. 〈四川佛學會成立誌盛,田頌堯總司令演說〉《四川佛教旬刊》,第 24 號,民國 15 年 1 月 12 日
  55. 〈鷄鳴寺永不駐兵〉,《正覺雜誌》,第 10 期,民國 20 年 8 月 16 日
  56. 羅翰章,〈天童寺受戒日記〉,《佛學半月刊》,第 78 期,民國 23 年 5 月 1 日
  57. 〈21 軍維持寺廟財產〉,《佛化旬刊》,第 111 期,民國 17 年 5 月 26 日
  58. 〈李任潮、陳銘樞軍長致國府電〉,《淨業月刊》,第 26 期,民國 17 年 6 月
  59. 〈國民政府文官處致行政院公函,第 4661 號及其附件「四川省佛教會開列該省被提賣佛寺產業名目數量單」〉(民國 19 年 7 月 19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宗教團體及寺廟住持請求發還廟產案》,檔號:1-1057
  60. 度寰,〈常惺法師在廈門軍隊佈教講演詞〉,《佛化策進會會刊》,第 2 輯,民國16 年 2 月 25 日
  61. 〈一片廟產興學聲:山西〉,《海潮音》,第 16 卷第 10 號,民國 24 年 10 月 15日
  62. 〈軍官注重佛事〉,《佛教月報》,第 4 期,民國 2 年
  63. 〈重慶漢藏教理院組織經過〉,《威音》,第 39 期,民國 21 年 6 月 15 日
  64. 〈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訓令,第京 1068 號〉(民國 35 年 5 月 28 日),《覺群週報》,第 1 卷第 2 期,民國 35 年 7 月 22 日
  65. 張嗜仁,〈對於寺宇駐兵之感想〉,《佛學半月刊》,第 32 期,民國 21 年 6 月 1日
  66. 〈夏斗寅軍長設千齋僧〉,《威音》,第 32 期,民國 20 年 8 月 15 日
  67. 〈川省各縣提賣廟產情形〉,《佛化周刊》,第 129 期,民國 18 年 11 月 3 日
  68. 太虛,〈精誠團結與佛教之調整〉,29 年 7 月作,《太虛大師全書》,第九編,制議,精第 17 冊
  69. 〈威遠鳳凰寺開建叢林〉,《威音》,第 42 期,民國 21 年 8 月 31 日
  70. 〈北平古物陳列所呈內政部,發字第 115 號〉(民國 22 年 11 月 26 日),國史館典藏,《內政部檔案》,《柏林寺藏經板移交古物陳列所》,檔號:129-1610
  71. 〈國民革命軍第 24 軍 3 師 8 旅副旅長曾言樞為追悼陣亡官佐士兵夫役民眾文〉,《四川佛教月刊》,第 11 期,民國 22 年 11 月 1 日
  72. 〈本會通電〉,張心若編,《西南和平法會特刊》
  73. 〈支那內學院事紀〉(民國 16、17 年),《內學》,第 4 輯,民國 17 年
  74. 〈寺廟不得駐軍之新通令〉,《威音》,第 72 期,民國 25 年 5 月 15 日
  75. 〈涪州來電〉及〈致涪州知事電〉,《佛教月報》,第 1 期,民國 2 年 3 月
  76. 〈為八十八師招兵處駐紮該寺請轉呈上級令行遷讓由〉(民國 22 年 2 月 20 日),《鄞縣佛教會會刊》,第 1 期
  77. 〈唐繼堯提倡佛學〉,《新佛教》,第 1 卷第 6 號,民國 9 年 6 月 15 日
  78. 〈曾言樞團長贖回各寺產業〉,《四川佛教月刊》,第 1 年第 1 期,民國 20 年 4月 1 日
  79. 悅西,〈為僧與當兵〉,《人海燈》,第 3 卷第 11 期,民國 25 年 11 月 1 日
  80. 〈北平喇嘛寺廟整理委員會朱慶瀾電南京蔣總司令、南京行政院汪院長等微電〉(民國 22 年 12 月 5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請求保護寺廟祠宇案》,檔號:1-1041-2
  81. 大醒,〈十五年來教難之回顧〉,《海潮音》,第 16 卷第 1 號,民國 24 年 1 月15 日
  82. 雪嵩編輯,《佛教法令滙編》,南京:中國佛教會,民國 37 年 3 月
  83. 曹錕,〈說佛(一)〉,《仁智林叢刊》,第 3 期,民國 15 年 11 月 1 日
  84. 平平,〈川中軍人輕視民命〉,《佛化新青年》,第 2 卷第 7、8 期合號,民國 13年
  85. 大本,〈兩年來之開元寺〉,《人海燈》,第 2 卷第 11、12 期合刊,民國 24 年 5月 15 日
  86. 〈古剎中興〉,《佛學叢報》,第 5 期,民國 2 年 3 月 1 日
  87. 〈禁止搗毀廟宇令〉,《佛化旬刊》,第 74 期
  88. 〈川省發起金剛法會〉,《佛學半月刊》,第 126 期,民國 25 年 5 月 1 日
  89. 大雄,〈因十義故佛寺不應駐兵〉,《人間佛教》,第 2 期,民國 36 年 2 月
  90. 〈21 軍致蒙藏委員會函請函各省選送比丘入藏學法〉,《四川佛教月刊》,第 10期,民國 21 年 1 月 1 日
  91. 〈四川酆都縣佛教會呈為延生堂悟惑寺被馬路局勒封提產請維持文〉,《中國佛教會公報》,第 5、6 期合刊,民國 18 年 12 月
  92. 〈佛教總會通告十方居士文〉,《佛教月報》,第 2 期,民國 2 年 6 月
  93. 〈灌雲縣第一區板浦市東嶽廟住持僧昌培呈行政院〉(民國 22 年 6 月 23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檔號;1-1041-2
  94. 塵空,〈朝山日記〉,《正信》,第 6 卷第 23、24 期,民國 24 年 9 月 30 日
  95. 〈山西臨時省佛教會致廣靈縣縣長公函,教字第 52 號〉,《山西佛教雜誌》,第12 期,民國 23 年 12 月 15 日
  96. 呂平登編著,《四川農村經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 25 年 6 月
  97. 蔣特生,〈大勇法師蒞蓉駐錫大慈禪院晉謁感言〉,《四川佛教旬刊》,第 16號,民國 14 年 10 月 25 日
  98. 〈貴州晴隆東嶽廟住持趙陳銘、代表彭國品等呈國民政府〉(民國 36 年 2 月 5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國民政府檔案》,《各地宗教團體要求保護寺廟教堂及其財產等問題的文電》,檔號:1-6711
  99. 遂寧蓮花寺雲山老衲,〈贈簡陽蔣特生 戒經大居士七律二首並序〉,《四川佛教旬刊》,第 14 號,民國 14 年 10 月 5 日
  100. 〈國民政府文官處致呈行政院公函,第 6817 號及其附件「抄四川井研縣佛教會呈」〉(民國 19 年 11 月 3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各地宗教團體及寺廟住持請求發還廟產案》,檔號:1-1057
  101. 曹錕,〈念佛淺說歌〉,《仁智林叢刊》,第 1 期,民國 15 年 9 月 1 日
  102. 〈反對江西支部之惡僧槍斃〉,《佛教月報》,第 4 期,民國 2 年
  103. 〈劉自乾主席懺罪消災疏〉,張心若編,《西南和平法會特刊》
  104. 〈龍華保存之問題〉,《佛學叢報》,第 3 期,民國元年 12 月 1 日
  105. 〈北平萬壽寺之復興〉,《威音》,第 31 期,民國 20 年 7 月 15 日
  106. 〈劉軍長護持佛教電〉,《佛化旬刊》,第 107 期,民國 17 年 4 月 18 日
  107. 蔣特生,〈救人主義與救國主義〉,《佛化旬刊》,第 96 期,民國 16 年 12 月
  108. 〈21 軍劉軍長通飭禁屠 7 日電〉,張心若編,《西南和平法會特刊》
  109. 〈24 軍盂蘭盆法會圓滿〉,《四川佛教月刊》,第 1 年第 6 期,民國 20 年 9 月 1日
  110. 〈特生居士學佛紀略〉,《四川佛教旬刊》,第 50 號,民國 15 年 10 月 4 日
  111. 〈蔣委員長通令廟宇不得駐軍〉,《四川佛教月刊》,第 65 號,民國 25 年 5 月15 日
  112. 〈大足縣僧徒之呼籲〉,《四川佛教旬刊》,第 6 號,民國 14 年 7 月 18 日
  113. 〈四川中江縣僧隆護等呈行政院,收文字第 68896 號〉(民國 31 年 12 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四川各地廟產糾紛及僧尼道眾請求保護寺廟案》,檔號:1-6113
  114. 〈行政院呈國防最高委員會 書廳公函,平捌字第 15897 號及所附高廷彬簽註意見〉(民國 34 年 7 月 27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四川各地廟產糾紛及僧尼道眾請求保護寺廟案》,檔號:1-6113-2
  115. 〈中國佛教會呈行政院,維三字第 1484 號〉(民國 36 年 11 月 29 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行政院檔案》,《蘇、浙、皖、贛等各地廟產糾紛及僧尼道眾請求保護寺廟案》,檔號:1-6111
  116. 〈捐資助學之可風〉,《佛化旬刊》,第 86 期,民國 16 年 9 月 15 日
  117. 性然,〈吳佩孚將軍的晚節〉,《覺音》,第 12 期,民國 29 年 2 月
  118. 礪非,〈吳佩孚之妻遁入空門〉,《大雲佛學社月刊》,第 23 號第 89 期,民國18 年 1 月
  119. 〈河南少林寺近況〉,《威音》,第 25 期,民國 20 年 1 月 15 日
  120. 支禪,〈羅師長維護佛法〉,《佛化旬刊》,第 87 期,民國 16 年 10 月
  121. 〈德陽駐軍延請高僧講佛學〉,《佛化旬刊》,第 85,民國 16 年 9 月
  122. 〈蔣總司令令警備司令陳誠遷讓毗盧寺駐軍為全國佛學會會址令〉,《大雲佛學社月刊》,第 20 號,第 86 期,民國 17 年 9 月
  123. 〈寧波通信〉,《佛教月報》,第 1 期,民國 2 年佛誕日
  124. 上海市檔案館編(2011)。辛亥革命與上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檔案選譯。上海:中西書局。
  12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3)。胡景翼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編、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2006)。1930 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27. 文聞編(2010)。國民黨中央訓練團與軍事幹部訓練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28. 方祖猷(2012)。諦閑法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29. 王宇高編、王宇正編(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游記。臺北:國史館。
  130. 王能偉編、王京編(2008)。雞鳴寺史話。南京:南京出版社。
  131. 朱鏡宙(1968)。夢痕記。菩提樹,189
  132. 朱鏡宙(1977)。夢痕記。臺北:文海出版社。
  133. 何智霖編(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臺北:國史館。
  134. 何智霖編輯(2007)。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上)。臺北:國史館。
  135. 何智霖編輯(2012)。陳誠先生回憶錄—六十自述。臺北:國史館。
  136. 佚名輯(2005)。北平弘慈廣濟律寺同戒錄。北京:線裝書局。
  137. 冷欣(1967)。從參加抗戰到目睹日軍投降。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38. 呂宏軍(2002)。嵩山少林寺。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39. 宋斐夫編(1994)。湖南通史:現代卷。長沙:湖南出版社。
  140. 李璜(1984)。江西紀游。臺北:中國青年黨黨史委員會。
  141. 周秀明編、王瑩編(2006)。總統的無奈:民國八大總統的最後結局。北京:華文出版社。
  142. 周美華編註(2007)。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27)—民國 23 年 7 月(下)至 9 月(上)。臺北:國史館。
  143. 周美華編註(2007)。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28)—民國 23 年 9 月(下)至 12月。臺北:國史館。
  144. 周美華編註(2008)。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2),民國 24 年 7 月(下)至 9 月(上)。臺北:國史館。
  145. 周開慶(1976)。民國四川史事續集。臺北:四川文獻雜誌社。
  146. 林明德譯(1994)。中國近代軍閥之研究。臺北:金禾出版社。
  147. 林郁沁、陳湘靜譯(2011)。施劍翹復仇案:民國時期公眾同情的興起與影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48. 胡曉編(2007)。段祺瑞年譜。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49. 峨嵋山志編纂委員會編(1997)。峨嵋山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50. 徐友春編(1991)。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51. 高素蘭編註(2008)。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0)—民國 24 年 3 月至 4 月。臺北:國史館。
  152. 高素蘭編註(2010)。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8)—民國 25 年 8 月至 10 月(上)。臺北:國史館。
  153. 高素蘭編註(2009)。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9)—民國 25 年 10 月(下)至 12月。臺北:國史館。
  154. 涂炬興編(1987)。四川軍伐史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55. 涂炬興編(1985)。四川軍伐史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56. 國防部史政局編纂(1968)。北伐簡史。臺北:正中書局。
  157. 張鳴(2008)。武夫當權—軍閥集團的游戲規則。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58. 許晏駢編、蘇同柄編(1979)。花隨人聖盦摭憶全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59. 陳志讓(1979)。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政治。香港:三聯書局。
  160. 陳娟編、喬曉玲編(2006)。總理的炎涼:北洋政府總理的最後結局。北京:華文出版社。
  161. 黃夏年(1999)。二十世紀的中國佛學研究。人間關懷—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文化學術論集,北京:
  162. 楊榮良編、高樹森編(1992)。金陵佛寺攬勝。南京:南京出版社。
  163. 道安法師遺集編輯委員會編(1980)。道安法師遺集。臺北:道安法師紀念會。
  164. 齊錫生、楊雲若譯、蕭延中譯(2010)。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65. 劉福軍編(2006)。院長的寂寞:國民政府五院院長的最後結局。北京:華文出版社。
  166. 蔣永才編、狄樹之編(1991)。南京之最。南京:南京出版社。
  167. 蔡盛琦編註(2009)。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5)—民國 25 年 1 月至 2 月。臺北:國史館。
  168. 蔡錦堂(2010)。臺灣的忠烈祠與日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3
  169. 釋妙然編(1995)。民國佛教大事年紀。臺北:海潮音雜誌社。
  170. 釋東初(1984)。中國佛教近代史。臺北:東初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張文婷(2022)。「佛教與暴力」之研究評述與方法省思。佛光學報,8(2),15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