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物業管理概念建構農業生產新制度

DOI

10.29468/PMR.200805.0004

作者

何彌亮

关键词

物業管理 ; 農業生產 ; Property management ; agricultural

期刊名称

物業管理學會論文集

卷期/出版年月

第2屆(2008 / 05 / 01)

页次

A59 - A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的農業經營方式,大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台灣於過去就如同現今許多開發中國家一樣,小農經濟的存在,正是提供資本產業勞動力需求大增時增加之勞工人數,而在經濟危機時他們又可回到農村,在這樣的大前提,使得農業發展始終是從屬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之下,農業和鄉村其發展空間也就受到限制。過去數十年快速工業化,農業生產於許多國家似乎變成一種負面經濟效益,由於台灣農業經營規模不大,生產成本原就不易降低,又面臨加入WTO之衝擊,國外低價農產品的進入,迫使國內必須減產,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無法吃苦,農業生產上面臨有田無人可作之困境,在農民看天吃飯,收入不穩定,城鄉差距愈來愈遠下,再加上農民對國內外農業相關資訊不易精準掌握等問題,均使台灣農業雪上加霜。事實上農業(含園藝)生產除一些適合市場之產品,例如食物、盆栽飾品、原料外,它也生產一些與自然有關非市場性之商品,如景觀以及土壤、水、空氣之品質,這些是農業的外部經濟效應,隨著經濟發展,土地作為農用的價值與非農用價值差距日漸拉大,造成農地變更為非農用的壓力日增。本文藉由物業管理之概念針對台灣農業困境提出一解決策略,以仿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區分所有權方式,透過物業公司企業化管理的功能整合農地,以大面積生產管理方式,透過生產與行銷結合,利用台灣進步農業技術與人才,除了能提供更好的產品之外,也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同時將農地外部效益產權與土地生產權結合,促使資源更有效率地使用,必要時透過政府代理社會大眾進行產權信託交易或必要的補償,當農用總淨效益大於非農用總淨效益時,地主會主動將農地產權交付信託管理,同時農地也可達到資源保育的目標,農業生產除了發揮「生產功能」之外,也創造具有「生活功能」與「生態功能」,再加上農村的豐富自然景觀及其文化資源,同時也可提升台灣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創造農村社會福利與農民生活福祉。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