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光線量測與植物生長

DOI

10.29563/ZHWHGX.201205.0013

作者

陳令錫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1號(2012 / 05 / 01)

页次

64 - 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光是一種人類眼睛可以見的電磁波(可見光譜),光是由一種稱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組成,具有粒子性與波動性,可見光的頻譜約在380-760nm間。光量(luminous intensity)I為光源發光之強度,基本單位為燭光(candela; cd),早期的燭光描述為每小時燃燒7.776g標準燭所發出的光,1979年定義為:光源在一給定方向發射5.4 × 10^14 Hz單色輻射及在該方向具有1/683 W/sr的輻射強度。光通量(luminous fl ux)Φ為光源通過的功率,量度人類眼睛感知光的功率,單位為流明(lumen; lm),為從1cd(燭光)之光源散發出來之每單位立體角的光束(1 lm =1 cd.sr)。光通量為光源用於產生可見光時所消耗能源的功率。照度(Illuminance)E為每單位面積接受之光束,照度的單位為lm/m^2,稱之為Lux(勒克司; lx)。用以表示植物光量需求的另一描述方式為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光合作用有效能量),單位為μmol/m^2s。陽光帶有的光源波段從紫外光到紅外光,並非所有波段皆對植物生長有所幫助,植物吸收的光譜範圍為400-700nm之間,以紅光最為敏感。農業常用的光量計有照度計、光量子計、輻射計等3種,照度計用於量測照度,單位為lux,最敏感波長在可見光頻譜的中央,此處也是人類眼睛最敏感波段;光量子計用於量測PPFD(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area) density),單位為μmol/ m^2s,通常在400至700 nm有均勻一致的響應,此區段光合色素吸收量最大,理想狀況下可見光範圍外UV及IR區域沒有反應;輻射計理想狀況下反應全波長的輻射能量範圍,單位為w/ m^2(J / m^2s)。台灣地區園藝界仍習用lux來表示光強度,1 lux之照度為1 lumen之光通量均勻分佈在面積為一平方米之區域。照度計、光量子計、輻射計,放置在相同光源下其量測值可以互相計算。但是在不同光源下方的量測值,其數值不可以相互換算。作物對光的需求可分三方面來考量:光強度(Intensity),光質(Quality,係指不同光譜範圍的光)與光周期(Duration,光照時間),作物所接受到的陽光,此三方面之可用量亦隨季節、緯度、海拔、地形、被覆資材、結構、氣象條件等之影響而時有不同。台灣夏季之光強度高達12萬至15萬Lux,作物之最適光強度隨作物種類而不同。在相同陽光條件下試驗照度計、光量子計、輻射計等3種光量計之量測結果顯示變化趨勢一致,存在比例關係,其中照度計較便宜,其餘2種價格高,因此在陽光利用型農業,是否需要堅持使用昂貴的光量子計與輻射計?值得深思。當前熱門的話題為植物工廠,分成陽光型、人工光源型與綜合型,其中人工光源型的主力近期以螢光燈具較為可行。LED燈具體積小,可釋出一定光譜範圍的波長,電源效率高,當LED燈具之技術、價格、散熱等問題解決後才有機會成為人工光源的主力。

主题分类 生物農學 > 農業
生物農學 > 森林
生物農學 > 畜牧
生物農學 > 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