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樹木褐根病發生生態及防治策略 |
作者 |
劉興隆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16號(2013 / 05 / 01) |
页次 |
293 - 29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褐根病在樹木外觀病徵可分為慢性立枯及急性立枯兩大類。慢性立枯為罹病株外觀上呈現葉片稀疏、黃萎落葉,逐漸衰弱,從發病到死亡可能需數年的時間。急性立枯之病徵為罹病株急速萎凋,葉片乾枯不立即脫落,植株從黃化到枯死只需一至三個月。一旦地上部出現黃化萎凋,根部已有60%以上受害,樹木已回天乏術,因此褐根病俗稱樹癌。罹病根系上覆有褐色菌體,受感染之內側木材組織具不規則黃褐網紋狀菌絲束,根部及莖基部木材腐朽後,失去機械支撐機能,在無預警之下無風樹木自倒,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因此褐根病更受人們重視。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Corner)Cunningham為擔子菌之木層孔菌屬(Phellinus)。褐根病菌寄主範圍與分布均十分廣泛,主要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褐根病之寄主在世界記錄至少有59科超過200種作物,在台灣的寄主記錄則有102屬126種,包括21種果樹、93種觀賞植物與林木、5種特用作物及7種草本植物。褐根病在台灣各地均可發現,以西部台中市以南和東部台東縣和平鄉以南較常發現。一般自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之山區均可發現病害的蹤影,但以海拔500公尺以下之山坡地與平原發生較普遍。多位學者將分離自不同寄主之褐根病菌,交互接種到不同寄主植物,結果發現每個菌株皆可感染其它寄主植物,但不同寄主間存在不同程度致病力的差異,此結果顯示褐根病菌不具病原生理小種。褐根病主要傳染源是罹病殘根,而傳播途徑主要靠病根與健康根的接觸傳染、種苗帶菌或病土傳播。在褐根病發病的林地,常發現病害自一發病點逐漸向四周擴散,此現象顯示褐根病的傳播主要經由根部接觸,由病根傳給健根;而長距離傳播主要是人為因素,將帶菌種苗或罹患褐根病之土壤,移到健康區域,引起病害傳播蔓延。褐根病菌菌絲在土壤中無法存活3個月,節生孢子和擔孢子無法存活5個月,但病菌可在殘留病根中存活5-10年以上,不過病根經浸水處理則一個月後檢測不到褐根病菌存活。褐根病防治,預防重於治療,防治方法有:1.早期偵測:植株地上部尚未發生病徵時,利用組織分離培養法及PCR分子診斷法,亦可利用訓練之狗,聞出罹患褐根病樹木,以即早發現。2.藥物處理:病情輕微者及罹病植株周圍健株,以藥物處理,防治褐根病蔓延,目前較常用之藥物有三泰芬、撲克拉及尿素。3.土壤消毒:病情嚴重樹木,以挖土機將大根挖起,清除所有根系並燒毀,挖除後之土壤進行消毒,目前土壤消毒方法有邁隆燻蒸消毒及蒸汽消毒;邁隆消毒為每平方公尺施用施藥量60克,處理後再覆蓋不透氣的黑色塑膠布處理一個月;蒸汽消毒目前國立臺灣大學已研發「以高溫蒸氣防除樹木褐根病及農作物土壤病蟲害方法及裝置技術」。4.淹水處理:發病地區如該地區有灌溉系統,可進行1個月的浸水,以殺死存活於殘根的病原菌。5.生物防治:目前褐根病相關研究不多;有應用Ochrobactrum anthropi細菌處理茶樹幼苗,可促進茶樹生長和降低褐根病病勢,但無法完全抑制病害發生。5.種植抗(耐)病樹種:柑橘、檬果及黑板樹極為抗(耐)病,可做為補植時之選擇。植株一旦出現褐根病之病徵,根部已有60%以上受害,不容易治癒,且會造成無風樹木自倒之公共安全威脅。因此早期偵測相當重要,若能在病徵尚未出現之前提早偵測出病原,必能達到早期防治的效果;而在病害防治方面,最主要工作為清除殘根並燒毀之及避免病土及帶菌種苗移動造成傳播,再以藥劑或土壤消毒等方法處理,以遏止病害之蔓延。 |
主题分类 |
生物農學 >
農業 生物農學 > 森林 生物農學 > 畜牧 生物農學 > 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