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外國文學門」課程在近代中國大學院校的建置與標準化-以北大、清華為討論中心

并列篇名

The Disciplinary Procedur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Courses in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Peking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DOI

10.6672/shiyuan.2011.23.01

作者

蔡明純(Ming-Chun Cai)

关键词

學科建置(制) ; 知識建構 ; 建制化 ; 外國文學 ; Institutionalization ;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 National Education ; Foreign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2期=23期(2011 / 09 / 01)

页次

1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衝突與調和的中國近代史上,不論是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體制轉型,抑或是新興的知識範疇陸續在學院化的學術體系中站穩腳跟,躋身為大學裡的某項學門,它們的形成皆有其背後的思想文化脈絡與歷史因素,經不斷地發展與調適,逐漸造就其內在的理路與制度。本文以民國時期大學院校「外國文學門」課程的發展為討論主軸,通過相關的教育史文獻、檔案彙編、校史資料,以及當時與外文學門有密切關係人士之年譜、著作與回憶錄,探討該學門在清末與民國時期從萌芽到確立其地位,以及課程建置走向標準化的過程。

英文摘要

The conflict-laden transition of the Qing Empire in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reflected in the emergence of a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Both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Western knowledge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scent academic realm as adjunct parts of the national canon, a process which involved a constant readjusting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antipodean components. B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courses at Peking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ven the standardization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uch new fields of learning was firmly embedded in a nativ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蔡明純(2006)。1917-1937年間北大與清華外文系所的成立與發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8
    連結:
  2. 教育部編,《大學科目表》。重慶:正中書局,1940。
  3.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4.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5.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一覽》。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7-1938。
  6. 清華週刊社編,《清華周刊》。北京:清華學校,1915-1937。
  7. 國立中山大學編,《國立中山大學文科概覽》。廣東:國立中山大學,1929。
  8.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9.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1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高等教育法令彙編》。出版地不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42。
  1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印,《全國高等教育概況》。出版地不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39。
  12.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學衡》,第1、2、4、6、7、11、13、14期,1922年1月、1922年2月、1922年4月、1922年6月、1922年7月、1922年11月、1923年1月、1923年2月。
  14. (1971)。國立武漢大學一覽(民國24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5. 光華大學編,《私立光華大學章程》。上海:私立光華大學,1936。
  16. 國立中山大學編,《國立中山大學一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1930。
  17. 《申報》,1881年11月5日。
  18. 國立北京大學編,《國立北京大學一覽》(民國24年度)》。北平:國立北京大學,1935。
  19. (1981)。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 中央大學南京校友會編(2004)。南雍驪珠:中央大學名師傳略。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1975)。革命文獻(第56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22. 方慧(2002)。百年家族:徐志摩。臺北:立緒文化。
  23. 毛禮銳主編、沈灌群主編(1988)。中國教育通史(五)。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4. 王先明(2000)。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王炳照主編(2000)。中國教育制度通史(七)。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6. 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1993)。北京大學史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司佳(2002)。從通事到翻譯官:論近代中外語言接觸史上主、被動角色的轉移。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
  28. 左玉河(2004)。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的創建。上海:上海書店。
  29. 朱光潛(1993)。朱光潛全集(九)。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0. 西南聯大北京校友會編(1996)。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華、南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1. 吳宓、吳學昭整理(1995)。吳宓自編年譜。北京:三聯書店。
  32. 吳宓、吳學昭整理注釋(1998)。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33. 吳魯芹(1982)。餘年集。臺北:洪範出版社。
  34. 李良佑編、劉犁編(1988)。外語教育往事談:教授們的回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5. 李良佑、張日昇(1988)。中國英語教學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6. 李傳松、許寶發(2006)。中國近現代外語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7. 季壓西、陳偉民(2007)。中國近代通事。北京:學苑出版社。
  38. 季壓西、陳偉民(2007)。從同文三館起步。北京:學苑出版社。
  39. 姚純安(2006)。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1895-1919)。北京:三聯書店。
  40. 柳光遼主編 (2004)。學者、教授、詩人:柳無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1. 柳無忌(1978)。西洋文學研究。臺北:洪範出版社。
  42. 孫子和(197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43. 孫宏雲(2005)。中國現代政治學的展開:清華政治學系的早期發展(1926-1937)。北京:三聯書店。
  44. 徐正榜編(2004)。名人名師武漢大學演講錄。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45. 秦賢次編(1982)。葉公超散文集。臺北:洪範出版。
  46. 高時良編(1992)。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7.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1994)。清華大學史料選編:抗日戰爭時期的清華大學(1937-1946)。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8.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1991)。清華大學史料選編:國立清華大學時期(1928-1937)。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9.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1991)。清華大學史料選編:清華學校時期(1911-1928)。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50. 陳國球(2004)。「文學」立科與「中國文學史」。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
  51. 單德興(2002)。建制化:初論英美文學研究在台灣。方法:文學的路,臺北:
  52. 彭小甫(1989)。析論《奏定學堂章程》中有關外國文史教學的方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
  53. 湯志鈞編、陳祖恩編(1993)。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4. 馮桂芬(1971)。校邠廬抗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55. 黃福慶(1988)。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6. 廈門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1990)。廈門大學校史資料.院系館所簡史。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57. 楊靜遠編(2002)。飛回的孔雀:袁昌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8. 葉雪芬編(1992)。柳無忌年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9. 鄒振環(2002)。十九世紀下半期的「英語熱」與早期英語讀本及期影響。檔案與史學,1,41-47。
  60. 齊邦媛(2009)。巨流河。臺北:天下文化。
  61. 齊家瑩(1999)。清華人文學科年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2. 劉龍心(2002)。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63. 潘懋元主編、劉海峰主編(1993)。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4. 蔡明純(2006)。西學東漸與「外國文學門」在晚清成立之關係考察。近代中國與世界的變遷:第六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5. 璩鑫圭編、唐良炎編(199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6. 蘇雲峰(2000)。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7. 蘇雲峰(1996)。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8. 蘇精(1985)。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臺北: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