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1947年中山大學法學院學潮-薩孟武與廣東政局
|
并列篇名
|
The 1947 Protest Movement in the Law School of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Sa Mengwu and the Political Predicament in Canton
|
DOI
|
10.6672/shiyuan.2011.23.02
|
作者
|
李海默(Hai-Mo Li)
|
关键词
|
中山大學 ; 學潮 ; 薩孟武 ; 1947 ;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student movement ; Sa Mengwu
|
期刊名称
|
史原
|
卷期/出版年月
|
復刊2期=23期(2011 / 09 / 01)
|
页次
|
49
-
8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1947年中山大學法學院學潮中蘊含的深層結構變動,是促使時任院長的薩孟武(1897-1984)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張發奎(1896-1980)曾費心建構的穩定局面已然結構性失衡,中山大學愈趨是非之地;而代院長梅龔彬(1900-1975)離開中大,雖然對薩孟武來說鞏固了領導權,但由於梅氏只算是中間偏左而非中共直屬人員,教育部將其解聘,客觀上反而促使法學院內部的劇烈爭鬥日益白熱化。這內、外二重因素,使薩孟武認識到未來時局變化可能給中大帶來的更大的「漣漪」與「波濤」,而其並不具備強有力的控制與干預能力。薩孟武平息了1947年的法學院學潮,但也認識到自己已無法完成1946年朱家驊提議他出任中大法學院院長時可能寄託的那份「制衡」大任。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elucidates the origins of Sa Mengwu's departure in 1948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Law School unrest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anton. While relatively stabl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Chang Fa-Kuei, Cantonese politics rapidly descended into chaos after 1946, a development which also impacted academic circles and is reflected in the dismissal of Mei Gongbin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ch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exacerbated factional struggles, leading Sa to capitulate despite his successful quelling of 1947's upheaval.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張朋園(2001)。國民黨控制下的國會選舉(1947-19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
連結:
-
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
寧波《時事公報》。
-
薩孟武,《政治學新論》。上海:大東書局,1948。
-
(2009)。一九四九年中共中央、毛澤東關於迎接新中國成立重要文獻選載(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月)。黨的文獻,5
-
吳延環,〈薩老師─志士、學人、長者〉。臺北《中央日報》,1976年3月7日。
-
上海《申報》。
-
黃義祥等主編,《中山大學大事記:1924-1996》。徵求意見稿,1999。
-
南京《中央日報》。
-
《人民日報》。
-
上海《觀察》。
-
香港《華商報》。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0)。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1996)。地方軍系與民國政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編(1984)。國共談判文獻資料選輯(1945.8-1947.3)。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1992)。反饑餓反內戰運動資料彙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暨南京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江蘇文史資料選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9)。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87)。五二○運動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
-
公安部檔案館編注(1991)。周佛海獄中日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
王奇生(2003)。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王俯民編(1992)。民國軍人志。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王晴佳(2005)。學潮與教授:抗戰前後政治與學術互動的一個考察。歷史研究,4
-
王曉軍(2006)。淺談薩孟武及其國家主義思想。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
-
王覺源(1983)。中國黨派史。臺北:正中書局。
-
左雙文(2003)。論大革命後期張發奎與中共的離合。史學月刊,10
-
民革中央宣傳部編(1989)。蔣光鼐將軍。北京:團結出版社。
-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6)。中華文史資料文庫.政治軍事編.第八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
朱家驊講、王聿均編、孫斌同編(1977)。朱家驊先生言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朱顯龍主編(2001)。中國國民黨全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
何錫權(1982)。珠江畔的風雷─回憶1947年廣州中山大學「五.卅一」反饑餓反內戰運動。中山大學學報I(社會科學版),2
-
吳定宇主編(2006)。中山大學校史(1924-200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吳定宇編(2000)。走進中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吳景平(1998)。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呂坪(2002)。廣東青年工作歷史上的幾個問題─黃煥秋同志訪談錄。廣東黨史,3
-
李元棟編(1994)。高人言先生紀念集。臺北:高人言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
-
沈雲龍訪問、林泉記錄(1985)。王鐵漢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沈雲龍編(1986)。朱家驊先生紀念冊。臺北:文海出版社。
-
邱麗珍記錄(2009)。許介鱗教授訪談記錄。臺北: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
金以林(2005)。地域觀念與派系衝突─以二三十年代國民黨粵籍領袖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3
-
金沖及(2002)。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北京:三聯書店。
-
俞諧(1976)。中共史略。臺北:正中書局。
-
柳鏞泰(2006)。從國民會議到國民參政會─職業代表制的持續與變化。南京大學學報,3
-
胡志偉(2009)。張發奎與胡志明的一段祕史。名人傳記,4
-
胡素珊、王海良譯(1997)。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夏書章(2004)。中山大學法政學科百年回顧─紀念校慶80周年暨法政學科100周年。中山大學學報I,6
-
孫校俠(2008)。60年前《憲政》月刊的人與事。法學,1
-
桑兵(2008)。1948年中山大學易長與國民黨的派系之爭。學術研究,1
-
翁賀凱(2003)。1927-1934陶希聖之史學研究與革命論─兼論其與國民黨改組派之關係。福建師範大學學報,4
-
張俊義(2008)。1948年廣州沙面事件之始末─以宋子文檔案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6
-
張偉仁(2004)。學習法史三十年。清華法學(第四輯),4
-
張發奎(2008)。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
-
張順良(2005)。論國民黨懲辦改組派系領袖及其中央組織。正修學報,18
-
張緊跟編(2005)。百年歷程(1905-2005):中山大學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張維縝(2007)。戰後廣東受降初探。歷史教學(高校版),9
-
梁山、李堅、張克謨(1983)。中山大學校史(1924-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梅龔彬、梅昌明整理(1994)。梅龔彬回憶錄。北京:團結出版社。
-
郭廷以編(1985)。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四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陳正茂編(1996)。曾琦先生年譜。臺北:國史館。
-
陳伯中編(1982)。鄭彥棻八十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程思遠主編(1998)。中國國民黨百年風雲錄。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
華彬清編(1989)。五二○運動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費正清編、劉敬坤譯(1994)。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馮峰(2007)。「國難」之際的思想界:1930年代中國政治出路的思想論爭。西安:三秦出版社。
-
黃仕忠編(1998)。老中大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黃義祥(1991)。中國共產黨對廣州學生革命運動的領導(1946-1949)。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
-
黃義祥編(1999)。中山大學史稿(1924-1949)。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楊天石(2007)。抗戰與戰後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楊奎松(2004)。國民黨人在處置昆明學潮問題上的分歧。近代史研究,5
-
溫亞昌(2004)。二戰末期駐越法軍退入中國及戰後重返越北論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
-
萬仁元主編(1993)。中華民國史史料長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葉漢明(2003)。從「中間派」到「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同盟在香港(1946-1949)。近代史研究,6
-
聞黎明(2004)。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劉偉森(1992)。高信的人生歷程。臺灣:華僑協會總會。
-
劉紹唐主編(1979)。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劉曉東編(1992)。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廣州市志。廣州:廣州出版社。
-
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1)。廣州文史資料.第24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廣州青年運動史研究委員會編(1984)。解放戰爭時期廣州青年運動資料選編。廣州:廣州青年運動史研究委員會。
-
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90)。揮戈躍馬滿征塵─張發奎將軍北伐抗戰紀實。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歐素瑛(2006)。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
鄧野(2003)。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薩孟武(2005)。中年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譚安奎主編(2008)。中大政治學評論(第3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嚴海建(2008)。1946-1948年北平學潮:國民政府中央與地方處置的歧異。民國檔案,1
-
蘇雲峰(1990)。私立海南大學(1947-1950):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