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余英時的士人論及其歷史思維-以宋代「君臣同治天下」觀為切入點

并列篇名

Yu Ying-shih's Perspective on Scholars and History: The Concept of "Co-governance between Monarch and Statesmen" in Song Dynasty

DOI

10.6672/shiyuan.2012.24.04

作者

楊舒雲(Shu-Yun Yang)

关键词

余英時 ; 同治天下 ; 士 ; 廢鄉官 ; 科舉 ; Yu Ying-Shi ; Co-Governance ; Scholars ; The abolition of country officers ; Imperial examination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3期=24期(2012 / 09 / 01)

页次

123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君臣同治天下」為宋代著名廷爭史料,余英時在其《朱熹的歷史世界》一書中,認為此觀念乃宋代士人政治主體意識顯豁之表現。本文試圖自思想史與制度史兩個脈絡,對宋代「同治天下」觀進行內在理路與外緣影響層面之考察,指出此間之「承」與「變」,並對余氏之說重新商榷。藉此觀點之鑑照,筆者進一步凸顯余英時士人論與歷史思維之特質;認為余氏之研究除了著力於將士人思想加以「脈絡化」之外,更特別重視在環境的限制中,知識人的「自覺」,及此自覺在時代洪流中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透過歷史論述,余氏一再強調歷史洪流中思想的「能動性」與人的「主動性」;在思想與歷史的互動中,人的精神價值正是突破決定論局限的樞紐。

英文摘要

In ”The Historical World of Zhu Xi”, Yu Ying-shih (余英時)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Co-Governance between Monarch and Statesmen”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Song scholars. By using both the method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institutional histo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Co-governance”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inner logic and outer influences. Through this analysis, the author wishes to highlight the distinctiveness of Yu Ying-shih's view on scholars and of his conception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Yu's research not only manages to contextualize the scholars' thought, but also brings to ligh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ir ”awareness” achieved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ir time and milieu. By means of his historical narrative, Yu is able to stress the dynamic and vital character, as well a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action and thought, thus succeeding in transcending the limits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德權(2008)。「士人入仕」的再詮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一個側面。漢學研究,26(2),71-100。
    連結:
  2. 王德權(2004)。「士人」合理性的重構─以柳宗元的政治社會批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67-117。
    連結:
  3. 黃俊傑(2000)。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1-37。
    連結:
  4. 元脫脫(1975)。宋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宋朱熹(2005)。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6.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7. 宋范鎮(1980)。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
  8.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2006)。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9. 唐杜佑(1994)。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唐魏徵(1975)。隋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王仲犖(2005)。隋唐五代史。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12. 王仲犖(2005)。隋唐五代史。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13. 王德權(2007)。為士之道─柳宗元士人論的考察。中華文史論叢,3,251-300。
  14. 史華慈、張永堂譯(2006)。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史華慈論中國,北京:
  15. 甘懷真(2004)。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6. 余英時(2004)。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 余英時(2006)。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 余英時(2006)。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余英時(2004)。我摧毀了朱熹的價值世界嗎?─答楊儒賓先生。當代,197,54-73。
  20. 余英時(2004)。簡單的說明。當代,198,70-71。
  21. 余英時(2004)。試說儒家的整體規畫─劉述先先生「回應」讀後。九州學林,2(2),297-312。
  22. 余英時(1995)。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
  23. 余英時(200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25.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26. 余英時(2004)。「抽離」、「迴轉」與「內聖外王」─答劉述先先生。九州學林,2(1),301-310。
  27. 余英時(2008)。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
  28.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
  29. 余英時編(2005)。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0. 李華瑞(2008)。宋神宗與王安石共定「國是」考辨。文史哲,2008(1),73-78。
  31.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2. 林啟屏(2009)。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第四屆環中國海國際漢學研討會
  33. 胡昌智(1992)。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4. 宮崎市定、韓昇譯、劉建英譯(2008)。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
  35. 張崑將(2008)。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
  36. 勞思光(2004)。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7. 渡邊信一郎、徐沖譯(2008)。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
  38. 程樹德、程俊英點校、蔣見元點校(2008)。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9. 黃克武(1987)。錢穆的學術思想與政治見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5,393-412。
  40. 黃俊傑(2007)。從東亞儒學視域論朝鮮儒者丁茶山對《論語》「克己復禮」章的詮釋。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
  41. 黃俊傑編(2002)。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
  42. 黃寬重編(2008)。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43. 楊舒雲(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44. 楊儒賓(2003)。如果再廻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當代,195,125-141。
  45. 楊儒賓(2004)。我們需要更多典範的轉移─敬答余英時先生。當代,198,97-105。
  46. 劉述先(2004)。對余英時教授的回應。九州學林,2(2),294-296。
  47. 劉述先(2003)。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1(2),316-334。
  48. 鄧小南(2006)。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
  49. 錢穆(2005)。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0. 錢穆(2005)。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濱口重國、黃正建譯(1992)。所謂隋的廢止鄉官。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
被引用次数
  1. 蕭鳳嫻(2014)。從仕途與本性的世界到社會與本性的世界─《紅樓夢》兩個世界主題概念的遞嬗。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7,9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