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東晉初基奠定與所謂「三窟」之計

并列篇名

The Political Design of the "Three Shelter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DOI

10.6672/shiyuan.2012.24.02

作者

李海默(Hai-Mo Li)

关键词

司馬睿 ; 司馬越 ; 三窟之計 ; Sima Rui ; Sima Yue ; The political design of the "Three Shelters"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3期=24期(2012 / 09 / 01)

页次

41 - 8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光熙元年(306)司馬越(?-311)與王衍(256-311)入主中原之初,司馬越採納王衍所進計策經營洛陽、荊州與青州「三窟」,並以其親族呈東、西兩個方向組成兩個勢力圈。司馬越親族勢力圈的規劃,沒有充分顧及對於江東地域的定位,而可能修復親族勢力圈問題的「三窟」之計,又迭遭變故;反觀受命過江的司馬睿(晉元帝,276-323,318-323在位),卻能充分利用了自身在兩個親族勢力圈與「三窟」之計背景下所處的位置,因應它們的變遷,努力進取,最終實現了東晉初基之奠定。司馬睿的戰略布局除了在固守江東,力爭發展之外,其實仍照顧到了東-西向上的政治地理慣性,在永嘉五年(311)建立起了江州(夏口)-壽春-兗州這樣一條邊境防線,投合了當時中國由東西二元向南北分立漫長變化的歷史趨勢,為司馬氏政權贏得了歷史性的出口。

英文摘要

In 290, Sima Yue (司馬越) accepted the political design of the ”Three Shelters” (三窟, Luoyang, Jingzhou, and Qingzhou) developed by Wang Yan (王衍), and divided his relatives into two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the East and West. However, as a result of his negl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ima Yue's political stratagem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setbacks. In contrast, Sima Rui (司馬睿) was not only able to exploit the two relational spheres of influence and the political design of the ”Three Shelters”, but also succeeded in adapting to their transformations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lthough Sima Rui did not neglect the political divis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is ultimate success relied on hi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his time, which saw the old paradigm of the East-West division being slowly and gradually replaced by a North-South antagon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心揚(2007)。家與國的抉擇─東晉士人對忠君觀念的提倡。臺大歷史學報,39,107-137。
    連結:
  2. 王德權(2006)。「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147-175。
    連結:
  3. 侯旭東,〈對讀“王與馬共天下”與“王敦之亂與所謂刻碎之政”有感〉,2001 年 4 月 17 日發表於往復論壇,網址:http://www.wangf.net/02/001/004.htm,2009 年 5 月 1 日讀取。
  4. 宇文所安、盛韻對談,〈宇文所安談文學史的寫法〉,《東方早報》,上海,2009 年 3 月 8 日上海書評。
  5. 宋司馬光(1956)。資治通鑒。北京:古籍出版社。
  6. 宋李昉編(1961)。太平廣記。臺北:中華書局。
  7. 宋李昉編(1975)。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宋真德秀(1963)。大學衍義。臺北:文友出版社。
  9. 南朝梁蕭統、唐李善注(1986)。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唐李吉甫(1983)。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房玄齡(1980)。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12. 唐許嵩(1987)。建康實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晉陳壽(2005)。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4. 清王夫之(2004)。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顧炎武、黃汝成集釋(2006)。日知錄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Elvin, Mark(2004).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7. Elvin, Mark(1973).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Graff, David A.(2002).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London:Routledge.
  19. Grafflin, Dennis(2004).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34(3),497-498.
  20. Grafflin, Dennis(1980).Havard University.
  21. 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2005)。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2. 三田辰彦(2006)。東晋の琅邪王と皇位継承。集刊東洋学,96,42-62。
  23. 川勝義雄、徐谷芃譯、李濟滄譯(2007)。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中村圭爾(2006)。東晉時期揚州的流民問題及其歷史意義。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上海:
  25. 中村圭爾、劉馳譯(2005)。關於南朝貴族地緣性的考察─以對僑郡縣的探討為中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4),21-34。
  26. 毛漢光(2002)。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7. 王亦令點校(1987)。稽古錄點校本。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8. 王汝濤(2003)。王羲之及其家族考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9. 王建華編(2008)。鑒湖水系與越地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
  30. 王曉毅(2006)。西晉貴無思想考辨。中國哲學史,2006(2),45-55。
  31. 王蕊(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32. 王鏗(2007)。東晉南朝時期“三吳”的地理範圍。中國史研究,2007(1),71-76。
  33. 平田茂樹(2009)。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之新可能性─與國家史、國制史研究的嘗試性對話。宋史研究通訊,2009(1)
  34. 甘懷真(2003)。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35. 田餘慶(1996)。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6. 朱偰(2006)。金陵古跡圖考。北京:中華書局。
  37. 牟發松(2005)。魏晉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試析。歷史教學問題,2005(1),4-9。
  38. 牟潤孫(1990)。海遺雜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9. 何茲全(2006)。何茲全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40. 吳慧蓮(2003)。六朝時期的君權與政制演變。漢學研究,21(1),133-161。
  41. 吳慧蓮(1985)。東晉劉宋時期之北府。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42. 李海默(2011)。“翦商之志”的落實:再論晉武帝的建政地理模板。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5-25。
  43. 李海默(2008)。《王敦之亂與所謂刻碎之政》補詮。學燈,5
  44. 李海默(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45. 李慕如(2005)。試論葛洪之習武與治軍。建國科大學報(人文類),24(3),19-28。
  46. 谷川道雄、李濟滄譯(2004)。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谷川道雄、邱添生譯(2001)。六朝時代の宗族─近世宗族との比較におい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25,128-143。
  48. 谷川道雄、邱添生譯(1993)。六朝時代的名望家支配。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
  49. 谷川道雄、馬彪譯(2002)。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
  50. 谷川道雄、趙永東譯(2004)。六朝貴族的家庭生活及在社會政治上的作用。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
  51. 周征松(2000)。魏晉隋唐間的河東裴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52. 林校生(2003)。西晉“八王”幕佐分府考錄。寧德師專學報,2003(1),20-36。
  53. 林校生(2005)。名晉末司馬睿府佐吏考略。寧德師專學報,2005(2),44-48。
  54. 金民寿(1989)。東晋政権の成立過程─司馬叡(元帝)の府僚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48(2),262-299。
  55. 柳春新(2006)。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長沙:嶽麓書社。
  56. 洪廷妸(2005)。兩晉交替期的“荊州”─以荊、揚對立局面的形成過程為中心。東洋史學研究,93,1-34。
  57. 胡志佳(2004)。惠帝羊皇后與西晉政局─兼論羊氏家族的發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219-240。
  58. 胡阿祥(1998)。東晉南朝的守國形勢─兼說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立。江海學刊,1998(4),113-117。
  59. 胡寶國(2002)。我讀《東晉門閥政治》。書品,2002(2),5-10。
  60. 范兆飛(2008)。永嘉亂後的并州局勢─以劉琨刺并為中心。學術月刊,2008(3),122-130。
  61. 唐長孺(1983)。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
  62. 宮崎市定(1956)。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科舉前史。京都:同朋舍。
  63. 馬以謹(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64. 高敏編(1996)。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5. 張金龍(2004)。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6. 張軍(2006)。漢魏晉參軍一職考論。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
  67. 張儐生(1982)。魏晉南北朝政治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68. 張學鋒(2008)。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墓主身份蠡測─以隨葬品的考察為中心。文史,2008(1),31-49。
  69. 張興成(2006)。晉宋宗室與地方政治。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
  70. 張鶴泉(2001)。西晉永嘉、建興年間都督諸州軍事制度探討。史學集刊,2001(1),22-27。
  71. 曹道衡(2003)。中古文史叢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72. 陳剛(2008)。西漢至六朝時期丹陽郡政區變遷與區域發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2),91-101。
  73. 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74. 陳寅恪(2001)。讀書劄記二集。北京:三聯書店。
  75. 陳橋驛編(1991)。浙江古今地名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76. 陳蘇鎮(1989)。司馬越與永嘉之亂。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1),117-123。
  77. 傅樂成(1952)。荊州與六朝政局。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52(4),131-150。
  78.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編(1989)。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79. 景蜀慧(2007)。魏晉詩人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
  80. 程喜霖(1982)。葛洪生卒年及隱居羅浮考。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6),62-65。
  81. 菲迪南.羅特、王春俠譯、曹明玉譯(2008)。古代世界的終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82. 楊明照(1991)。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83. 楊洪權(1998)。兩晉之際士族移徙與“門戶之計”淺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106-111。
  84. 溝口雄三編、小島毅編、孫歌譯(2006)。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85. 葭森健介(1995)。魏晉時期的中央政界與地方社會─圍繞西晉劉弘墓的發掘問題。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湖北襄樊:
  86. 趙立新(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87. 鄧振男(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88. 魯力(2005)。“八王之亂”成因新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4),462-468。
  89. 魯力(2007)。東晉的“五馬”與譙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4),523-530。
  90. 盧雲(1991)。漢晉文化地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91. 謝偉傑(2002)。評 David A. Graff, 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漢學研究,20(2),431-438。
  92. 韓國磐(1995)。談談劉弘。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湖北襄樊:
  93. 譚其驤(2000)。長水粹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94. 顧農(2005)。陸機生平著作考辨三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