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瑯嶠地區番產交易體系與1871年琉球人遇難事件

并列篇名

The Aboriginal Goods Trade System in Lonckjouw and The Ryukyu Castaway Incident of 1871

DOI

10.6672/shiyuan.2017.29.03

作者

曾明德(Tseng, Ming-Te)

关键词

瑯嶠 ; 八瑤灣事件 ; 番產交易 ; 漂流民 ; 番割 ; Lonckjouw ; Bayao Bay Incident ; aboriginal goods trade ; castaway ; fan-ke (番割, aboriginal intermediates)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8期=29期(2017 / 09 / 01)

页次

137 - 1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871年發生於界外瑯嶠地區(即恆春半島)的琉球漂流民遇難事件(又稱八瑤灣事件),除了作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導火線而聞名於世之外,亦是討論界外地區漢人與原住民互動的重要案例。本文爬梳近二十年對於琉球漂流民遇難過程,與恆春半島地域社會的研究成果,發現琉球漂流民上岸接受款待與遇害的過程並非偶發事件,而是一則鑲嵌在清廷既有的漂流民送還體制,以及連接番界內外的帆船交易體系對於漂流物資處理慣例的「番產交易」運作實例。其他相似案例如美利士洋行代表必麒麟(W. A. Pickering, 1840-1907)於1867年至恆春半島大樹房(Toasu-Pong,トツスポン)救援被囚禁的巴丹島漂流民。上述兩則事件的發生地雙溪口、大樹房,即番產交易底下的「番產交易所」。本文最後重新討論在1871年作為中介者番割的婚姻策略,再次印證了客家聚落、番割與原住民在番產交易網絡上的密切關係。

英文摘要

The Ryukyu Castaway Incident of 1871, or the Bayao Bay Incident, renowned as for triggering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aiwan in 1874. Less recognized, however, is that the incident also exemplif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settlers and aboriginal people outside the aboriginal boundary. After thoroughly examining the extant literature, I agree that Ryukyu castaways being received and killed by aboriginals in Lonckjouw outside the aboriginal boundary was not a chance event. Rather, it showcased the "aboriginal goods trade" embedded in the two larger systems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wreckage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castaway repatriation system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junk trade system across the aboriginal boundary. A similar case in point is Batan Island castaways being imprisoned in Toasu-Pong, who were later rescued in 1867 by the representative of Milisch & Co., W. A. Pickering. Both incidents took place in the trade depots of aboriginal goods. In conclusion, I discuss the marital strategy employed by aboriginal intermediates (fan-ke, 番割) as reaffirm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settlements, fan-ke, and aboriginals in the network of aboriginal goods trad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劉序楓(2006)。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故宮學術季刊,23(2),91-126。
    連結:
  2. Anonymous, “Journal of Occurrences: loss of the English ship Larpent on Formosa.” The Chinese Repository 20 (May 1851), pp. 285-286.
  3.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藏,〈楊姓宗親派下系統表〉,1980。https://familysearch.org/ark:/61903/3:1:3QSQ-G97K-7HVM?mode=g&wc=3XL2-WQC%3A1022198701%2C1021934502%2C1021946501%2C1021989401%2C1024065701&cc=1787988(2017 年5 月13 日檢索)。
  4. Charles, William Bradley. “Journal of Occurrences: search for foreigners in Formosa.” The Chinese Repository 20 (July 1851), pp. 490-492.
  5. 羅國夫訪談,排灣族牡丹鄉高士村華阿財(Valjeluk Mavaliu)先生訪談逐字稿,2009 年7 月3 日。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portal.tacp.gov.tw/onthisdate_archive_detail/174(2017 年12 月10 日檢索)。
  6. 小川尚義主編,《臺日大辭典》下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
  7. 大英百科全書「silent trade」條目。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silenttrade(2017 年11 月28 日檢索)。
  8. 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洋流(Ocean Current)」條目。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0806(2017 年5 月14 日檢索)。
  9. Arrighi, Giovanni(ed.),Hamashita, Takeshi(ed.),Selden, Mark(ed.)(2003).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New York:Routledge.
  10. Fix、 Douglas L.(2009).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Lived Communities on the Hengchun Peninsula, 1850-1874.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
  11. Polanyi, Karl(1963).Ports of Trade in Early Societie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3(1),30-45.
  12. 大浜郁子(2011)。日本植民地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牡丹社事件」認識について—「台湾総督府公文類纂」を中心に—。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13. 大浜郁子(2007)。「牡丹社事件」再考—なぜパイワン族は琉球島民を殺害したのか—。台湾原住民研究,11,203-223。
  14. 大浜郁子(2010)。「牡丹社事件」の発生原因についてのー考察—パイワン族と客家系漢族との交渉を中心に—。第四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論文集,臺北:
  15. 大浜郁子(2006)。「加害の元凶は牡丹社蕃に非ず」─「牡丹社事件」からみる沖绳と台湾。二十世紀研究,7,79-102。
  16. 小島由道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7. 山本春樹編(2005)。台湾原住民族の現在。東京:草風館出版社。
  1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3)。清代中琉關係檔案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19. 王元穉編(1959)。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加藤雄三編(2008)。東アジア內海世界の交流史。京都:人文書院。
  21. 平良市史編さん委員会編(1981)。平良市史。平良:平良市役所。
  22. 必麒麟、陳逸君譯述(2010)。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前衛出版社。
  23. 伊能嘉矩(2010)。臺灣蕃政志。臺北:成文出版公司。
  24.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譯(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25. 羽根次郎(2008)。關於牡丹社事件之前Boutan(牡丹)的含意。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論集,臺北:
  26. 羽根次郎(2010)。從恆春半島的視角來尋找臺灣殖民地化的思想淵源—關於18 世紀以來歐洲的恆春半島初期形象的演變過程。日據時期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27. 吳玲青(2017)。界外之人:瑯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高雄:麗文文化。
  28. 吳玲青譯、陳進盛譯(2011)。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9. 吳幅員(1988)。在臺叢稿。臺北:三民書局。
  30. 杜德橋編、謝世忠譯(2010)。1880 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南天書局。
  31. 周玉翎(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32. 周婉窈(2015)。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臺灣風物,65(2),23-90。
  33. 林玉茹(2009)。清末北臺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以《淡新檔案》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20(2),115-165。
  34. 林呈蓉(2011)。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臺北:臺灣書房。
  35. 林家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36. 林淑美(2011)。現代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と華人—口述歴史:台湾を事例として。東京:汲古書院。
  37. 林樹梅、陳國強校註(2013)。嘯雲詩文抄。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38. 洪安全編(2005)。清宮奏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9. 若林正丈編(2009)。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40. 紙村徹(2014)。「パリジャリジャオ首長国」大首長の贈与交換形態の典型とその変形と屈折・転倒(前篇):1867 年から1872 までの年台湾南部恒春地方の歴史人類学的考察。台湾原住民研究,18,38-74。
  41. 紙村徹(1997)。「恒春下蕃」首長制の性格—前=日本領有期台湾南部山地のコスモロジーの変貌。南方文化,24,101-122。
  42. 高加馨(1998)。從 Sinvaujan 看牡丹社事件。史學,24,50-86。
  43. 湯熙勇(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44. 費德廉、蘇約翰編、羅效德譯、費德廉譯(2013)。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
  45.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
  46.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7. 黃得峰譯、王學新譯(2005)。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8. 黃清琦(2015)。臺灣歷史地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49. 葉高華(2017)。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24(1),125-170。
  50. 達飛聲、陳政三譯註(2014)。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
  51. 劉序楓(2013)。18-19 世紀朝鮮人的意外之旅:以漂流到臺灣的見聞記錄為中心。石堂論叢,55,65-102。
  52. 劉還月(2014)。幾番風雲染牡丹?。恆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53. 蔡美蒨編、吳玲青譯、陳進盛譯(2011)。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54. 藤崎濟之助、全國日本經濟學會譯(2003)。臺灣史與樺山大將:日本侵臺始末。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