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況情之所鍾者耶?-明代士人筆下「子殤」的情與禮
|
并列篇名
|
Ming Literati's Views Toward Ritual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s for the Premature Death of the Child
|
DOI
|
10.6672/shiyuan.2017.29.02
|
作者
|
陳詩瑋(Chen, Shih-Wei)
|
关键词
|
明代 ; 子殤 ; 禮教 ; 情教 ; 文本寫作 ; Ming China ; Shang (殤, the premature death of the child) ; ritual order ; emotion expressions ; literati
|
期刊名称
|
史原
|
卷期/出版年月
|
復刊8期=29期(2017 / 09 / 01)
|
页次
|
75
-
13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在中國,未成年死亡稱為「殤」。「子殤」除了涉及父母子女間長幼尊卑的秩序,也代表血脈的斷絕,關乎祖先與子孫間的祭祀與血脈延續,雙重的倫理衝突使之有別於單純的喪子。因此禮書中對「殤」有諸多規範:不僅在葬禮、祭儀降等,父母若對殤子表現過度的悲傷也將招致非議。但情感與禮教間的分際當真如此穩固?本文透過明代士人對子女夭折的情感、書寫與議論,觀察當中個人情感表現的轉變。明初在程朱理學影響下,士人戒慎於過度流漏情感,使「子殤」的悲慟被認為需要加以節制。但明中葉以後,越來越多士人不再避諱書寫家人生活間的羈絆與感情,對子女的慈愛也成為被社會接受的情感表達與書寫主題。實行上,明代仍有士人堅守禮教、勸阻鄉人或朋友切莫踰越禮法對子殤的各種規範,但亦有士人本著「一念情癡」,以「情」為踰越、挑戰禮教的理由。可見「子殤悲痛」在明代中期以降漸成為一種得以公開表現的情感,甚至反過來挑戰既有規範。本文也試圖將文本與明代社會文化結合,討論當中促成這種轉變的因素。
|
英文摘要
|
In China, the premature death of the child was called "shang(殤)." "Shang" often posed threats to both hierarchies within the family and ancestor worship, since one died before reaching adulthood failed to continue the family line. In Chinese ritual classics, there were many rules regarding "shang," regulating not only funerary rites but also parents' observation of mourning, in which undue expression of sorrow were deemed improper. While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shang" was upheld among early Ming, literati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enh-Zhu school, literati since mid-Ming, increasingly challenged the status quo and adopted a more liberal attitude toward "shang." They frankly expressed their affections and grief for their deceased child through writings, which gradually gained public acceptance as proper practice. Affections, in turn, were used to justify the transgression of ritual order. By closely reading their writings and discours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hifiting attitudes toward "shang," among literati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Ming China.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1983)。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67)。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08)。明代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1998)。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
(1967)。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書目文獻社。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丘濬,《文公家禮儀節》。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三年(1490)順德知縣吳廷舉刊嘉靖己亥修補本。
-
(1998)。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
徐一夔奉敕撰,《大明集禮》。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嘉靖九年(1530)刊本。
-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13)。中國家譜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陳子龍編、明徐孚遠編、明宋微壁編(1964)。皇明經世文編。臺北:國聯圖書出版公司。
-
Ariès, Philippe,Baldick, Robert(trans.)(1962).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New York:Vintage books.
-
Chartier, Roger(ed.),Goldhammer, Arthur(trans.)(1989).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1970).Individualism and Humanitarianism in Late Ming Thought.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New York:
-
Lee、 Thomas H. C.(1984).Discove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Education in Sung China. 960-1278.Kultur, Begriff und Wort in China und Japan,Berlin:
-
Pollock, Linda A.(1983).Forgotten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from 1500 to 1900.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che, Daniel,Goldhammer, Arthur(trans.)(1998).France in the Enlightenment.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olf, Arthur P.(1974).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
大木康、周保雄譯(2014)。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不著編人(1976)。大元聖政國朝典章。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井上進、李俄憲譯(2015)。中國出版文化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尤淑君(2006)。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
王先謙編(1980)。重編本皇清經解續編。臺北:漢京出版公司。
-
王汎森(2014)。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
-
王鴻泰(1994)。〔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王鴻泰(2015)。情竇初開—明清士人的異性情緣與情色意識的發展。新史學,26(3),1-76。
-
包筠雅、杜正貞譯、張林譯(1999)。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史華羅、莊國土譯、丁雋譯(2000)。明清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詞語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白馥蘭、江湄譯、鄧京力譯(2006)。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利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石守謙編、楊儒賓編(2013)。明代名賢尺牘。臺北: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
-
何淑宜(2000)。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何瑭(1976)。柏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吳翟(2006)。茗州吳氏家典。合肥:黃山書社。
-
呂妙芬(2013)。明清儒學生死觀的新發展。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家庭、宗教與物質網絡,臺北:
-
呂妙芬(2005)。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家庭」的意涵。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
-
呂坤、王國軒整理、王秀梅整理(2008)。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
李文治(1988)。明代宗族制的體現形式及其基層政權作用—論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發展變化的最終根源。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01),54-72。
-
李東陽、申時行重修(1963)。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
-
汪道昆、胡益民點校、余國慶點校(2004)。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
-
沃特納、曹南來譯(1999)。烟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周紹明、何朝暉譯(2009)。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林堯俞纂修、俞汝楫編(1983)。禮部志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林麗月(2014)。萬髮俱齊:明代網巾的社會文化史。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
-
柳立言(2007)。蘇軾乳母任採蓮墓誌銘所反映的歷史變化。中國史研究,2007(1),105-118。
-
紀昀(1988)。閱微草堂筆記。臺北:新興書局。
-
范曄、李賢注、楊家駱編(1981)。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
夏良勝(1972)。東洲初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孫繼皐(1973)。宗伯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徐泓(1993)。明代家庭的權力結構及其成員間的關係。輔大歷史學報,5,167-202。
-
常建華(1993)。明清時期祠廟祭祖問題辨析。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
-
張鹵校勘(1969)。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
張壽安(1999)。叔嫂無服,情何以堪─清代「禮制與人情之衝突」議例。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
-
曹學佺(1978)。石倉歷代詩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陳謨(1973)。海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湯顯祖(1973)。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程衡(1986)。善和程氏仁山門支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
馮夢龍(2007)。情史。南京:鳳凰出版社。
-
黃衛總、張蘊爽譯(2012)。中華帝國晚期的欲望與小說敘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1976)。慶元條法事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葉國良編(2004)。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
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熊秉真編、張壽安編(2004)。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
-
趙克生(2011)。明代地方社會禮教史叢論—以私修禮教書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劉向輯錄(1985)。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劉義慶、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整理(1984)。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
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鄭玄注、賈公彥疏、彭林整理、王文錦審定(2000)。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鄭玄注、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2000)。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蕭琪(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
歸有光、周本淳點校(1983)。震川先生集。臺北:源流出版社。
-
顏元、王星賢點校(1987)。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
顧璘(1972)。息園存稿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