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秦稱戎狄:剖析關於秦人的歷史書寫

并列篇名

Qin as Barbarians: The Analysis of Historiography of Qin

DOI

10.6672/shiyuan.201909_(31).0001

作者

歐陽宣(Ouyang, Syuan)

关键词

秦稱戎狄 ; 歷史書寫 ; 起源論述 ; 歷史情境 ; Qin as barbarians (Rong-di, 戎狄) ; historiography ; 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Qin ; historical context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10期=31期(2019 / 09 / 01)

页次

1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秦稱戎狄」是相當複雜的文化現象,文獻中的戎狄與夷狄多指周人的敵對族群,戰國中期以降東方列國則以戎狄、夷狄稱秦。必須將此現象置於秦人崛起的歷史情境中,始能得到解答。本文以戰國時期文獻中東方列國稱秦為戎狄的現象,作為剖析關於秦人歷史書寫的切入點,研究秦人的起源論述,與秦人歷史的聯繫。時間跨度為西周中葉至秦統一天下,空間主要在關中地區及甘肅東部。「秦稱戎狄」直接反映秦獨大的戰國晚期國際局勢,但考察秦人崛起的歷史情境,也能夠從其文化特質,回應「秦稱戎狄」這類取向的歷史書寫。例如,秦上層的華夏化及源自東方的族源論述,或許便是重建族群認同、攀附華夏族群的一種表現。秦下層則深受戎俗影響,人口雜有戎狄,這一方面說明秦的文化性質有階級上的差異,另一方面也為「秦稱戎狄」的客觀理由。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ography of Qin by exploring how the Qin people were depicted by Eastern polities as barbarians (Rong-di, 戎狄)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Such portrayals only appeared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States period and could not be traced back to an earlier period. This paper, therefore, argues that such portrayals must b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ise of the Qin. As the Qin polity became powerful and prosperous, the Eastern polities dreaded the consequences of being annexed by it, and they used the derogatory term to formulate an ideology against it. Besides, Qin polity controlled part of the Northwestern barbarian tribes, and its lower class i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ustoms of barbarians. This paper regards these facts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literature depicting the Qin people as barbarians. Thus, this paper asserts that such portrayals were not only based on certain reasons but also reflected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during Warring-States-period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杜正勝(2011)。古代世變與儒者的進退。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1),1-54。
    連結:
  2. Keightley, David N.(1987).Archaeology and Mentality: The Making of China.Representations,18,91-128.
  3. Pines, Yuri(2002).Changing Views of tianxia in Pre-imperial Discourse.Oriens Extremus,43,101-116.
  4. 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1986).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2007).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
  6. 尹盛平,任周芳(1984)。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文物,1984(7),42-49。
  7. 牛世山(1996)。秦文化淵源與秦人起源探索。考古,1996(3),41-50。
  8. 王汎森(1987).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文化.
  9.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臺北:允晨文化.
  10. 王明珂(2015).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出版社.
  11. 王國維(2003).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2. 王輝(1988)。秦器銘文叢考。文博,1988(2),7-11。
  13. 王輝(1998)。也談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銅器。考古與文物,1998(5),88-93。
  14. 王輝(1989)。論秦景公。史學月刊,1989(3),19-25。
  15. 王輝(編)(1990).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
  16. 王巍,徐良高(2000)。先周文化的考古學探索。考古學報,2000(3),285-310。
  17. 北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及保護中心(編),李學勤(編)(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
  18. 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9. 史黨社(2013).日出西山──秦人歷史新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2002)。禮縣圓頂山春秋墓。文物,2002(2),4-30。
  21.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2005)。甘肅禮縣圓頂山 98LDM2、2000LDM4 春秋秦墓。文物,2005(2),4-27。
  22. 田醒農,雒忠如(1981)。多友鼎的發現及其銘文試釋。人文雜誌,1981(4),115-118。
  23. 石泉(1988).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4. 早期秦文化考古聯合考古隊(2008)。2006 年禮縣大堡子山祭祀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8(11),14-29。
  25. 曲英杰(1991).先秦都城復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6. 朱鳳瀚(2009).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朱繼平(2011).從淮夷族群到編戶齊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衝突的地理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
  28. 何晉(1999)。秦稱「虎狼」考。文博,1999(5),41-50。
  29. 李仲操(1982)。也釋多友鼎銘文。人文雜誌,1982(6),95-99。
  30. 李峰(2011)。禮縣出土秦國早期銅器及祭祀遺址論綱。文物,2011(5),55-67。
  31. 李峰,徐峰(譯)(2007).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李零(1983)。《史記》中所見秦早期都邑葬地。文史,20,15-23。
  33. 李學勤(2013).初識清華簡.北京:中西書局.
  34. 李學勤(2005)。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6),21-26+155。
  35. 李學勤(2013)。《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1(4),5-6。
  36. 李學勤(1981)。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人文雜誌,1981(6),87-92。
  37. 李學勤(2003)。秦子新釋。文博,2003(5),37-40。
  38. 杜正勝(1993)。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大陸雜誌,87(5),1-25。
  39. 杜正勝(1991).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
  40. 邢義田(2011).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41. 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2. 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3. 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4. 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5. 周法高(編)(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6. 屈萬里(1983).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7. 林劍鳴(1978)。秦人早期歷史探索。西北大學學報,1978(1),20-25。
  48. 俞偉超(1985)。古代「西戎」和「羌」考古學文化歸屬問題的探討。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
  49. 段連勤(2005)。關於夷族的西遷和秦嬴的起源地、族屬問題。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
  50. 胡謙盈(2000).胡謙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選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51. 范祥雍(訂補)(2011).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范曄,李賢(註)(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53. 孫華(1994)。陝西扶風縣壹家堡遺址分析——兼論晚商時期關中地區諸考古文化的關係。考古學研究(二),北京:
  54.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5. 徐少華(2005)。從叔姜簠析古申國歷史與文化的有關問題。文物,2005(3),66-68+80。
  56. 徐少華(1994).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57. 徐復(1959).秦會要定補.北京:中華書局.
  58. 祝中熹(2004)。禮縣大堡子山秦陵墓主再探。文物,2004(8),65-72。
  59. 祝中熹(2012).秦史求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1976).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61. 高次若,劉明科(1998)。關於汧渭之會都邑及其相關問題。周秦文化研究,西安:
  62.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市考古工作隊,眉縣文化館,楊家村聯合考古隊(2003)。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2003(6),4-42。
  63. 張天恩(2003)。試說秦西山陵區的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3(3),39-46。
  64. 張光直(2013).古代中國考古學.北京:三聯書店.
  65. 張長壽,梁星彭(1989)。關中先周青銅文化的類型與周文化的淵源。考古學報,1989(1),1-23。
  66. 梁啟雄(1983).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
  67. 梁雲(2010)。非子封邑的考古學探索。中國歷史文物,2010(3),24-31。
  68. 梁雲(2007)。西新邑考。中國歷史文物,2007(6),32-39。
  69. 梁雲(2005)。對鸞亭山祭祀遺址的初步認識。中國歷史文物,2005(5),17-33。
  70. 許宏(2007).先秦城邑考古.北京:西苑出版社.
  71. 許倬雲(1990).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2. 許慎,段玉裁(註)(1988).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3. 郭沫若(1983).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
  74. 陳平(1998)。淺談禮縣秦公墓地遺存與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98(5),77-87。
  75. 陳昭容(2012)。從文獻及出土文物看早期秦國融入華夏的歷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
  76. 陳昭容(1993)。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1077-1120。
  77. 陳昭容(2010)。秦公器與秦子器──兼論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墓的墓主。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78. 陳夢家(2004).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
  79. 陳夢家(1988).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80. 傅斯年(2002).民族與古代中國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81. 童書業(2004)。夷蠻戎狄與東西南北。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
  82. 童書業(2006).春秋左傳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83. 童書業(2006).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
  84. 黃文弼(2005)。嬴秦為東方民族考。秦西垂文化論集,北京:
  85. 楊伯峻(1981).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86. 楊寬(2006).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87. 鄒衡(1998)。再論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
  88. 鄒衡(1980)。論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
  89. 蒙文通,〈秦為戎族考〉,《禹貢》第 6 卷第 7 期,1936 年 12 月,北平,頁 17-81。
  90. 蒙文通(1999).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
  91. 趙化成(1987)。尋找秦文化淵源的新線索。文博,1987(1),1-7+17。
  92. 趙化成,王輝,韋正(2008)。禮縣大堡子山秦子「樂器坑」相關問題探討。文物,2008(11),54-66。
  93. 劉雨(1983)。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考古,1983(2),152-157。
  94. 劉莉,陳星燦(2017).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
  95. 劉慶柱(1982)。試論秦之淵源。人文雜誌──先秦史論文集,西安:
  96. 滕銘予(2003).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
  97. 滕縣博物館(1981)。滕縣後荊溝出土不其簋等青銅器群。文物,1981(9),25-29。
  98. 蔡慶良(編),張志光(編)(2016).嬴秦溯源:秦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9. 衛聚賢,〈中國民族的來源〉,收入氏著,《古史研究》第 3 集,頁 1-92。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100. 盧連成(1985)。扶風劉家先周墓地剖析──論先周文化。考古與文物,1985(2),37-48。
  101. 盧連成,楊滿倉(1978)。陝西寶雞縣太公廟村發現秦公鐘、秦公鎛。文物,1978(11),1-5。
  102. 錢穆(1985).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書局.
  103. 錢穆(1982).古史地理論叢.臺北:三民書局.
  104. 錢穆(2005).國史大綱(修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5. 戴春陽(2000)。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有關問題。文物,2000(5),74-80。
  106. 繆文遠(1987).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107. 謝維揚(編),房鑫亮(編)(2009).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08. 鍾柏生(1989).殷商卜辭地理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
  109. 禮縣博物館,禮縣秦西垂文化研究會(2004).秦西垂陵區.北京:文物出版社.
  110. 蘇秉琦(1999).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
  111. 顧棟高(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112. 顧頡剛(1963).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113. 顧頡剛(2002).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14. 酈道元(註),王先謙(校)(1985).水經注.成都:巴蜀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