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中古佛教瑞像信仰的考察-以劉薩河傳說與信仰為線索

并列篇名

Auspicious Image of Buddhism in Medieval China-The Case of the Cult and Legend of Liu Sahe

DOI

10.6672/shiyuan.202109_(33).0001

作者

洪煜翔(Hung, Yu-Hsiang)

关键词

瑞像 ; 劉薩河 ; 阿育王塔 ; 胡師佛 ; 番禾瑞像 ; Auspicious image (ruixiang 瑞像) ; Liu Sahe 劉薩河 ; Asoka Stupa ; Hushi Buddha (Hushi fo胡師佛) ; the Auspicious Image of Fanhe (Fanhe Ruixiang番禾瑞像)

期刊名称

史原

卷期/出版年月

復刊12期=33期(2021 / 09 / 01)

页次

1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劉薩河(約345-435)是活動於4世紀中葉至5世紀上半葉的僧人。南朝梁釋慧皎(497-554)作《高僧傳》,記載劉薩河以禮拜江南的阿育王塔著稱。初唐釋道宣(596-667)的《續高僧傳》與《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則出現他在故鄉慈州傳法,還有在涼州番禾郡預言佛像出現的故事。這些豐富且多樣的記載,配合敦煌考古發現的相關資料,使得劉薩河成為認識中古佛教信仰的重要案例。對此,本文重新梳理傳世文獻,試圖以劉薩河的相關傳說與信仰為核心,觀察他如何串聯起數個佛教信仰的內涵。在南朝的志怪作品《冥祥記》,以及佛教史傳《高僧傳》中,可以看到劉薩河傳說,反映出觀世音與阿育王塔信仰在南朝流行的情景;唐代的文獻則可見在今日山西省與甘肅省等地,劉薩河成為在故鄉弘法,並預言佛像出現的神異僧。本文認為,雖然劉薩河的傳說都圍繞著具有感通力量的「瑞像」,但在不同地域與時代中,瑞像也呈現出中古佛教信仰不同層次的內涵。

英文摘要

Liu Sahe 劉薩河is an important case study to understand medieval Buddhist beliefs. Liu was a monk active from the middle of the four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fifth century.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records, Liu was famous for worshipping the Asoka stupa in Jiangnan. This essay examines how the cult and legend of Liu strung together the content of several Buddhist faiths. The spread of Avalokiteśvara and Asoka stupa beliefs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s reflected in Liu's story. However, in Tang dynasty records, Liu Sahe became a spirit-monk who preached Buddhism in his native Cizhou 慈州 and forecasted the appearance of a Buddhist statue in what is today's Shanxi and Gansu provinc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legends of Liu were based around ruixiang 瑞像 (auspicious images), which possessed a power gantong 感通 (transmission), these images display the contrasting content of medieval Buddhism in different eras and reg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玉珉(1989)。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6(3),75-104。
    連結:
  2. 李志鴻(2015)。隋代的王權與佛教──以仁壽設塔活動為核心。中華佛學研究,16,105-126。
    連結:
  3. 陳玉珍(1993)。《法苑珠林》所引外典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6,303-328。
    連結:
  4. 劉苑如(2009)。重繪生命地圖──聖僧劉薩荷形象的多重書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1-51。
    連結:
  5. Abe, Stanley K.(1990).Art and Practice in a Fif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t Cave Temple.Ars Orientalis,20,1-31.
  6. Campany, Robert Ford(2012).Signs from the Unseen Real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7. Schopen, Gregory(1979).Mahayana in Indian Inscriptions.Indo-Iranian Journal,21(1),1-19.
  8. Schopen, Gregory(2005).The Mahayana and the Middle Period in Indian Buddhism--Through a Chinese Looking-Glass.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India: More Collected Papers,Honolulu:
  9. Strong, John S.(1983).The Legend of King Asok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 Teiser, Stephen F.(1988).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5.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6.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7.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8. 小口偉一,堀一郎(監修)(1973).宗教學辭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
  19. 山崎宏(1967)。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20. 王國良(1999).冥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史葦湘(1983)。劉薩訶與敦煌莫高窟。文物,1983(6),5-13。
  22. 平川彰,莊崑木(譯)(2002).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
  23. 安藤更生(1960)。鑒真大和上傳之研究。東京:平凡社。
  24. 巫鴻,杭侃(譯)(2005)。再論劉薩訶──聖僧的創造與瑞像的發生。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
  25. 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26. 村上佳濃(2008)。劉薩訶伝と劉薩訶信仰について(美術史料として読む『集神州三宝感通録』——釈読と研究(1))。奈良美術研究,7,124-132。
  27. 宗懍(1991).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
  28. 尚麗新(2007)。敦煌本《劉薩訶因緣記》解讀。文獻北京,2007(1),65-74。
  29. 尚麗新(2006)。劉薩訶信仰解讀──關於中古民間佛教信仰的一點線索。東方叢刊,2006(3),6-23。
  30. 牧田諦亮(1970)。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31. 肥田路美,顏娟英(譯)(2018).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2. 侯旭東(2015).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3. 柯嘉豪, John,趙悠(譯),陳瑞峰(譯),董浩暉(譯),宋京(譯),楊增(譯)(2015).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上海:中西書局.
  34. 紀贇(2009).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倉本尚德,林聖智,鄭雅如(2018)。《續高僧傳》〈感通篇〉譯注(一):〈勒那漫提傳〉、〈釋超達傳〉、〈釋慧達傳〉。古今論衡,31,127-164。
  36. 唐長孺(2011).唐長孺文集.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37. 孫修身(1985)。劉薩河和尚事蹟考。1983 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藝術編上,蘭州:
  38. 孫修身,黨壽山(1983)。《涼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緣記》考釋。敦煌研究,創刊號,102-107。
  39. 許一系(2006)。初期大乘教團之研究──大乘「佛塔教團」說之考察。圓光佛學學報桃園,10,1-43。
  40. 陳祚龍(1973)。劉薩河研究-敦煌佛教文獻解析之一。華岡佛學學報,3,33-65。
  41. 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黃庭碩(2017)。晉唐時期寧波阿育王寺的創造與發展。早期中國史研究,9(2),91-142。
  43. 蒲慕州(2007).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蒲慕州(2001)。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
  45. 劉淑芬(1993)。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497-544。
  46. 蔡宗憲(199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47. 盧秀文(1991)。劉薩訶研究綜述。敦煌研究,1991(3),113-115。
  48. 霍熙亮(1993)。莫高窟第 72 窟及其南壁劉薩訶與涼州經容佛瑞像史跡變。文物,2(2),32-47。
  49. 釋道宣,郭紹林(點校)(2014).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50. 釋慧皎,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1992).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51. 酈道元,陳橋驛(校證)(2007).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