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正華(2003)。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1-85。
連結:
-
馬孟晶(2010)。《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漢學研究,28(2),7-56。
連結:
-
馬孟晶(2002)。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美術史研究集刊,13,201-276。
連結:
-
陳正宏(2010)。近世中國繡像小說圖文關係序說:以所見幾種元明通俗小說刊本為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247-264。
連結:
-
陳熙遠(2021)。聖人之學即眾人之學:《鄉約鐸書》與明清鼎革之際的群眾教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2(4),701-778。
連結:
-
錢南秀(2020)。建構婦女道德空間:《列女傳》圖像在東亞和文化圈的傳衍。中正漢學研究,36,1-47。
連結:
-
(1990).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Bisetto, Barbara(2014).In Other Words: Translation and Rewriting in the Work Lienü Zhuan Yanyi.Atti Del XIII Convegno AISC (22-24 Settembre 2011),Milano:
-
Bussotti, Michela(2015).Images of Women in Late Ming Huizhou-printed Editions of the Lienü zhuan.Nan Nü,17,54-116.
-
Carlitz, Katherine(1991).The Social Uses of Female Virtue in Late Ming Edition of LIENÜ ZHUAN.Late Imperial China,12(2),117-148.
-
Hinsch, Bret(2006).Cross-Genre Influence on the Fictional Aspect of LIENÜ Narratives.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41(1),41-66.
-
Hsiao, Li-ling(2007).The Eternal Present of the Past Illustration, Theatre, and Reading in the Wanli Period, 1573-1619.Leiden:Brill.
-
Moyer, Jessica Dvorak(2020).Woman Rules Within: Domestic Space and Genre in Qing Vernacular Literature.Leiden:Brill.
-
大木康(2004)。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出版社。
-
小林宏光(2017)。中国版画史論。東京:誠勉出版。
-
文革紅(2006)。「素政堂主人」為馮夢龍之子馮焴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7-10。
-
毛杰(2014)。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
王光宜(2020).明代女教書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王伯敏(1986).中國版畫史.臺北:蘭亭文化.
-
王鴻泰(1994).[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王鴻泰(2006)。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新史學,17(4),73-143。
-
仙石知子(2018)。『列女傳』硏究序說──中國近世における流布と受容──。東洋の思想と宗敎東京,35,45-63。
-
石超(2015)。明代戲曲刻本中的「全像」、「出像」與「繡像」。古典文學知識,2015(4),66-72。
-
米蓋拉・布索, Michela,宗子蕭(譯),巫能昌(譯)(2021)。明末徽州的女性題材出版物與中國傳統文化。徽學,北京:
-
何谷理, Robert E.,劉詩秋(譯)(2019).明清插圖本小說閱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吳允清,〈刻閨範引〉,收入呂坤著,黃應澄繪,《閨範》,頁 1b。柏克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圖書館藏萬曆時期泊如齋刊本。
-
李志宏(2011).「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
杜信孚(2011).全明分省分縣刻書考・江蘇省卷;江蘇官刻;江蘇書林.北京:線裝書局.
-
汪道昆增輯,傳仇英繪,《繪圖列女傳十六卷》。東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明萬曆時期刻、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鲍氏知不足齋刊本。
-
林麗月(2014).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柯律格, Craig,黃曉鵑(譯)(2011).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茅坤補,唐富春梓,《新鐫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劍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九年(1591)余文台三台館刊本。
-
酒井忠夫(1960)。中国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
-
陳大康(2000)。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2000(2),99-113。
-
陳國棟(1994)。有關陸楫「禁奢辨」之研究所涉及的學理問題─跨學門的意見。新史學,5(2),159-179。
-
陳曉昀(200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黃尚文編,程起龍繪,《女範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圖書館藏萬曆年間吳從善督刊本。
-
黃嘉育編,黃鎬刻,《新安原版圖像古列女傳》。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文林閣唐錦池梓行本。
-
賈海建(2009)。《列女演義》考辨。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67-71。
-
熊大木著,徐渭評,《新刊徐文長先生評唐傳演義》。東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1619 年武林藏珠館刊本。
-
劉向撰,顧凱之繪,《新刊古列女傳》。東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清道光五年(1825)揚州阮氏摹刊南宋建安余氏本。
-
劉昕(編)(1998).中國古版畫・人物卷・繡像類.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
劉瓊云(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30(3),1-73。
-
鋤蘭忍人編,清媚花香史評,《新鐫繡像評點玄雪譜》。東京: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本。
-
魯迅(1973).且介亭雜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