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dance journal research, this research reflects how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dance discourse is possible. It then takes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inter-cultural issue in Taiwan's Chinese Folk Danc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dance discourses were written and respond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lk dance at that time. Under the official inter-cultural decision, how do writers and dancers cooperate and practice creat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of ethnic dance? Based on the six semantic analysis of Van Dijk'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three inter-culturalist suggestions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for Interculturalism. Somebody found that post-war intellectuals belie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ance could rationalize the cre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that is, to shape their ideal dance style under the pragmatic ideological conditions. They rely o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to construct and dominate the group's cultural imagination with language/character symbols. As far as the discursiv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erned, they belong to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f highly consistent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be condens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levant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shape the new patriotic cultural movement of Chinese folk dance.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at post-war dance discourse seems diverse, but it is still a politically correct environment, following a higher and broader single ideology. Therefor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the study of dance publications believes that it can analyze the author's communication state and the upper-level doctrine from the self-discourse environment of historical dance materials and the micro semantic analysis. For dance research, it provides a perspective for ideological research.
|
参考文献
|
-
石志如(2019)。1950 年代《民族舞蹈》月刊意識形態論述結構之研究。藝術學報,2,47-80。
連結:
-
倪炎元(2013)。從語言中搜尋意識形態:van Dijk 的分析策略及其在傳播研究上的地位。新聞學研究,114,41-78。
連結:
-
徐瑋瑩(2018)。「體」現中國?:1950-1960 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民族舞蹈與創作能動性。文化研究,26,11-58。
連結:
-
陳芳(2013)。書寫跨文化:量度《量・度》。戲劇學刊,17,7-32。
連結:
-
謝筱玫(2012)。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歐蘭朵〉。戲劇研究,10,139-162。
連結:
-
「全國法規」資料庫,.(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26日)
-
臺北市中山堂「藝文資料庫」,.(瀏覽日期:2020 年 4 月 18 日)
-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網站,.(瀏覽日期:2018 年 5 月 3 日)
-
「全國法規」資料庫,.(瀏覽日期:2017 年 5 月 26日)
-
Cillia, Rudolf De,Reisigh, Martin,Wodak, Ruth(1999).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Discourse & Society,10(2),149-173.
-
Engelbert, Jiska(2012).From Cause to Concer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Extra-dis-cursive Interests.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across Disciplines,5(2),54-71.
-
Gradinaru, Ioan-Alexandru(2016).Discourse, Meaning and Epistemic Burdens: The Sociocognitive Paradigm. Argumentum.Journal of the Seminar of Discursive Logic, Argumentation Theory and Rhetoric,14(1),121-129.
-
Lo, Jacqueline,Gilbert, Helen(2002).Toward a Topography of CrossCultural Theatre Praxis.The Drama Review,46(3),31-53.
-
Mackie, Joyce(1978).Basic Ballet.W. Russell Turner.
-
Pavis, Patrice(1992).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
Van Dijk, Teun A.(1993).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 Societ,4(2),249-283.
-
Van Dijk, Teun A.(1995).Discourse semantics and ideology.Discourse & Society,6(2),244.
-
Van Dijk, Teun A.(2000).Ideology and Discourse.University Oberta de Catalunya.
-
于治中(2013).意識形態的幽靈.臺北:行文文化實驗室.
-
于朗(1958)。一個輕鬆別級的聯歡晚會。民族舞蹈,2,6。
-
于朗(1958)。民族舞蹈推行之我見。民族舞蹈,11,18-19。
-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中國美術史(三)叢書.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 .(瀏覽日期:2020 年 4 月 17 日)
-
方里,1958,〈土風舞風塵外島〉,《民族舞蹈》7/8:18-19。
-
毛定元(1959)。論國舞的方向。民族舞蹈,1/2,18-21。
-
毛雅珅(2018)。《舞蹈》與中國舞蹈-《舞蹈》雜誌創刊 60 週年之創作系列(中)。舞蹈,4,12-21。
-
毛雅珅(2018)。《舞蹈》與中國舞蹈─《舞蹈》雜誌創刊 60週年之創作系列(上)。舞蹈,3,13-25。
-
毛雅珅(2018)。《舞蹈》與中國舞蹈-《舞蹈》雜誌創刊 60 週年之創作系列(下)。舞蹈,6,44-55。
-
北京舞蹈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玄覽校勘,文舞明道:《北京舞蹈學院學報》主題展覽會』,中國:北京舞蹈學院,2019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9日。
-
司馬玉(1958)。民族舞蹈與民歌。民族舞蹈,3,2-6。
-
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1958)。民族舞蹈的成長與發展: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訪問記。民族舞蹈,1,14。
-
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1958).民族舞蹈.臺北:民族舞蹈月刊社.
-
田湉(2016)。中國古典舞的理論發展歷程(1954-2014)─以《舞蹈》、《北京舞蹈學院學報》、《舞蹈論叢》、《舞蹈藝術叢刊》、《舞蹈研究》五類舞蹈學術期刊為對象的梳理與研究。民族藝術研究,1,218-237。
-
石志如(2018)。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
-
石志如(2019)。跨境書寫:「民族舞蹈」詞彙意義與傳播:以 1953 年〈推行民族舞蹈的意義〉為例。說文蹈舞:穿越與流變國際舞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石覺(1959)。發揮戰鬥文藝從事反共救國。民族舞蹈,11,15。
-
石覺(1959)。民族舞蹈與戰鬥訓練的關係。民族舞蹈,11,14。
-
江映碧(2004).高棪─舞動春風一甲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米歇爾・艾波、王麗雲譯(2002)。意識形態與課程。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
何志浩(1958)。發刊詞。民族舞蹈,1,3。
-
何志浩(1960)。賞月舞曲。民族舞蹈,10/11,40。
-
何志浩(1958)。春晨歌。民族舞蹈,5,41。
-
何志浩(1958)。歡樂歌。民族舞蹈,5,40。
-
何志浩(1958)。中國舞蹈的復興運動。民族舞蹈,10,2-5。
-
何志浩(1958)。洗衣歌。民族舞蹈,5,41。
-
何志浩(1959).民族舞蹈論集.臺北: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
-
何志浩(1958)。戰鬥舞。民族舞蹈,5,12。
-
李大錚(1959)。中華舞藝揚威海外。民族舞蹈,5,12。
-
李小華(1998).劉鳳學訪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
李中和(1958)。粵曲平湖秋月的整飾。民族舞蹈,3,13-17。
-
李中和(1958)。古典宮燈舞曲的整飾。民族舞蹈,2,11-14。
-
李天民(1963).中國民歌舞曲集.臺北:出版社不詳).
-
李天民,余國芳(2005).臺灣舞蹈史.臺北:大卷出版.
-
李明道(1958)。推展大眾化的土風舞。民族舞蹈,6,3。
-
李淑芬(1960)。賞月舞。民族舞蹈,10/11,36-40。
-
李淑芬(1958)。自由舞。民族舞蹈,1,28-33。
-
李淑芬(1958)。勝利舞。民族舞蹈,1,34-39。
-
李淑芬(1958)。民族舞蹈的基本練習。民族舞蹈,1,25-45。
-
李寧,馮百躍(2018)。從舞蹈類核心期刊看舞蹈創作理論研究的缺失。文化藝術研究,11,31-38。
-
李德安(1959)。創作民族型的舞蹈:舞蹈先進高梓女士談片。民族舞蹈,5,16。
-
林淇瀁,向陽(2003)。文學雜誌與臺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訊,8-12。
-
林潤筠(201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
津田勤子(20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反共救國莫忘山地歌舞。「原住民族文獻」電子期刊
-
徐子涵(201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徐世傑(1958)。民族舞蹈與國劇。民族舞蹈,3,18。
-
徐赳赳(2005)。van Dijk 的話語觀。外語教學與研究,37(5),358-361。
-
徐瑋瑩(2012)。舞蹈、社會秩序與國家治理:再論 1952 年民族舞蹈運動的推行與反共之關係。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第八屆碩博士生研討會
-
馬奎爾, Denis,陳芸芸(譯),劉慧雯(譯)(2011).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
高子銘(1953)。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中國一周,184,16-17。
-
高棪(1958)。我參加了李凱持頓舞蹈講習班。民族舞蹈,2,18。
-
高棪(1961)。土風舞基本步伐。民族舞蹈,2,77。
-
高棪(1958)。洗衣舞。民族舞蹈,5,34。
-
高棪(1958)。歐美土風舞教材術語說明。民族舞蹈,2,43。
-
張有為(1958)。民俗與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1,15-16。
-
張思菁(2019).舞蹈身體、論述與能動性 : 民族舞蹈熱潮在臺灣(1950s-1960s).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
張麗珠(1995)。烙印在半世紀軌道上的舞跡:記中國近代舞蹈巨擘劉鳳學。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
-
張騰蛟(2003)。筆與槍結合的年代:簡述早期軍中文藝及文藝期刊之興起與發展。文訊,7,35-42。
-
梁柯慶(2015)。香港浸會大學。
-
陳玉秀(1995)。臺灣的表演舞蹈─光復前後。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
-
陳康芬(2012).斷裂與生成─臺灣 50 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
陳雅萍(2014)。臺灣舞蹈史回顧與展望(1995-2013)。2012-2013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
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臺灣當代舞蹈.臺北:藝大書店.
-
陳鈺瀅(2011)。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學系。
-
喬竹君(1958)。我對民族舞蹈的感想。民族舞蹈,2,9。
-
曾鈺慧(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
黃怡菁(2010)。文學史的書寫型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對象。臺灣學誌,創刊號,75-97。
-
黃淑英(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
葉韋君(2016)。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葛賢寧(1958)。漢代的美術舞:陽阿舞。民族舞蹈,7/8,5-7。
-
葛賢寧(1956)。軍中文藝論。革命文藝,11,2。
-
漢侯(1958)。民謠與舞蹈。民族舞蹈,1,11。
-
漁夫(1959)。臺南市第二屆民族舞蹈競賽觀後。民族舞蹈,3/4,23-24。
-
漁夫(1959)。林香芸新創作古典舞蹈欣賞會。民族舞蹈,10,19。
-
翟君石(1953)。民族舞蹈與民族精神。國魂,64,16-18。
-
翟君石,鍾雷(1960)。四十八年的自由中國文藝。革命文藝,48,6-7。
-
翟君石=鍾雷(1958)。民族舞蹈的研究發展。民族舞蹈,1,5-6。
-
翟君石=鍾雷(1959)。復興中華樂舞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民族舞蹈,3/4,10。
-
臺灣藝術教育館「臺灣舞蹈紀事」,.(瀏覽日期:2016 年 6 月 30 日)
-
趙友培(1959)。民族舞蹈講話。民族舞蹈,12,3-4。
-
趙友培(1954)。論民族舞蹈競賽。軍中文藝,2,2-3。
-
趙友培(1958)。勝利舞曲。民族舞蹈,1,34。
-
趙玉玲(2008).舞蹈社會學之理論與運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
趙玉玲(2015).文本、分析與詮釋:舞蹈研究芻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
趙郁玲(2007).凝視與回眸:臺灣舞蹈書寫.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
趙綺芳(1995)。南臺灣的舞蹈長青樹─李彩娥。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
-
劉玉芝(1958)。推展大眾化舞蹈。民族舞蹈,1,7。
-
劉先雲(1959)。民族舞蹈與社會教育。民族舞蹈,11,17。
-
劉淑英(1995)。民族已不再?反共日以遠?。臺灣舞蹈雜誌,14,31-34。
-
劉鳳學(1958)。李凱荷頓與美國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18。
-
劉鳳學(1959)。舞蹈概論。民族舞蹈,11,21。
-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01-28。
-
蔡瑞月(1959)。我對民族舞蹈的看法做法與想法。民族舞蹈,3/4,19。
-
鄧士萍(1958)。光大中華樂舞。民族舞蹈,1,4。
-
鄧佑玲(2016)。舞蹈刊物的責任及其精神。當代舞蹈藝術研究,6-21。
-
鄧禹平(1958)。六年來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5,14-21。
-
盧健英(1995)。為中國文化而跳的臺灣舞蹈家─李淑芬。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
-
賴永忠(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戴書訓(1997).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文藝志文學篇.臺北:臺灣省:
-
藍天(1958)。從舞蹈研究所說起:對現階段民族舞蹈的檢討之一。民族舞蹈,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