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神仙、佛陀與菩薩—太虛大師原型之轉換與社會實踐

并列篇名

Immortal, Buddha and Shami-Bodhisattv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Xu’s Archetypes and Social Practice

DOI

10.6512/lnp.201712_5.0003

作者

薛榮祥(Jung-Hsiang Hsueh);賴誠斌(Cheng-Pin Lai);鄭美芳(Mei-Fang Cheng)

关键词

太虛大師 ; 佛陀 ; 神仙 ; 原型 ; 菩薩 ; Master Tai-Xu ; Buddha ; immortal ; archetypes ; bodhisattva

期刊名称

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

卷期/出版年月

5輯(2017 / 12 / 01)

页次

47 - 7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太虛大師是近代中國佛教最重要的改革者之一,他所倡議的人間佛教,影響1949年之後兩岸佛教的發展甚鉅。他的主張、作法與影響也一直是現代佛教所關注的主題。本文試圖以心理傳記取向,從榮格的原型觀點,來討論太虛大師的宗教原型如何呈現在他的傳記材料中。從他早期對於神仙原型的嚮往開始談起,進一步討論開悟之後的佛陀原型以及中年之後的菩薩原型,並探討這些原型的內涵以及原型在太虛佛教主張演變過程中產生的作用,以及並且與他在不同生命階段與佛教觀點交互的影響。

英文摘要

Master Tai-X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formers in the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history. The propositions, practices, and influence of his advocacy, the Engagement Buddhism, have a great impact on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fter 1949. As a research of psychobiography, this article tries adopting Carl Jung’s viewpoint of archetype to analyze Master Tai-Xu's religious archetypes from his biography, furthermore,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of his religious archetype and his Buddhism viewpoints in different life stages. The analysis is starting from his longing for immortal archetype, followed by Buddha archetype after his enlightenment, then bodhisattva archetype after his mid-aged years.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contents of each archetype and the ef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his advocacy of the Engagement Buddhism.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Adler, A.(1958).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New York:Capricorn.
  2. Campbell, J.、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立緒。
  3. Erikson, E.、康綠島譯(1989)。青年路德。臺北:遠流。
  4. Jung, C. G.(1959).Aion: 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collected works vol. 9 part 2).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Jung, C. G.,Jaffe, A.(Ed.),Winston, R.(Trans.),Winston, C.(Trans.)(1989).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New York:Vintage.
  6. Jung, C. G.、徐德林譯(2011)。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北京:國際。
  7. Jung, C. G.、張敦福譯、趙蕾譯(2001)。未發現的自我。北京:國際。
  8. McAdams, D. P.(1993).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New York:Guilford.
  9. Pearson, C. S.、徐慎恕譯、朱侃如譯、龔卓軍譯(2000)。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臺北:立緒。
  10. Sharp, D.、李佳怡譯(2015)。榮格心理學不插電講堂:我的大象生活。臺北:城邦。
  11. Stein, M.、黃璧惠譯、魏宏晉譯(2012)。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臺北:心靈工坊。
  12. von Franz, M.-L.、徐碧貞譯(2016)。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臺北:心靈工坊。
  13. 天花藏(2010)。醉菩提:濟顛大師全傳。臺中:瑞成書局。
  14. 方東美(1986)。華嚴宗哲學。臺北:黎明文化。
  15. 陳兵(2006)。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禪宗觀。2006 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禪宗與人間佛教,高雄:
  16. 傅偉勳(1999)。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
  17. 虛雲老和尚(2015)。禪淨雙修:虛雲老和尚開示錄。臺北:方廣。
  18. 鄭素春(2002)。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鄧子美(2002)。太虛大師全傳。臺北:慧明文化。
  20.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九編:制議。臺北:善導寺。
  21.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二十編:詩存。臺北:善導寺。
  22.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十八編:演講。臺北:善導寺。
  23.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十九編:文叢。臺北:善導寺。
  24.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十三編:真現實論宗用論。臺北:善導寺。
  25.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法相唯識學。臺北:善導寺。
  26.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十四編:支論。臺北:善導寺。
  27.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七編:法界圓覺學。臺北:善導寺。
  28.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一編:佛法總學。臺北:善導寺。
  29.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篡委員會編(1950)。太虛大師全集.第二編:五乘共學。臺北:善導寺。
  30. 釋印順(1971)。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
  31. 釋印順(1992)。太虛大師年譜。臺北:正聞。
  32. 釋印順(1981)。華雨香雲。臺北:正聞。
  33. 釋惟覺(2001)。中台拈花.第一集:見性成佛。南投:財團法人中台文教基金會。
  34. 釋慈怡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
被引用次数
  1. 黃奕偉(2022)。臺灣「宗教心理學」研究之現況分析(1974-2019):以期刊及學位論文為對象的考察。臺灣宗教研究,21(1),1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