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在全球性的環境變遷與暖化影響下,高度都市化的城市因高度密集的建築物群,以及易吸熱而不易透水之街道鋪面,使都市熱島效應加遽,因此如何減緩、改善都市熱島,也成為重要議題之一。本研究以臺中市作為研究地區,透過不同年份夏季上午十時左右之影像資料,配合國土利用現況調查、人口密度、地表溫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反演、常態化差異建物指標(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 NDBI)、都市熱島(Urban Heat Island, UHI)影響區域進行相關性分析與迴歸分析,檢討大範圍都市街道空間結構的改變與都市熱島效應之關係,以此作為未來街道配置及都市街谷設計之參考。透過研究發現,以相關性分析而言,LST與NDBI之相關性最高,與道路使用之相關性次之,與人口密度之相關性最後,但三項因子皆與LST具有一定程度之相關性。並且觀察重劃區及草悟道的熱島強度比較,也可得知都市內部之整體區域道路寬度充足、道路配置整齊或綠化空間完整,能有效使地區蓄熱能力降低。最後,在兩年LST與人口密度迴歸分析之標準化係數及非標準化係數部分,皆呈現人口密度增加而LST減少的狀況,推測可能與活動人口及戶籍人口之差異有關。後續也提出研究限制面、未來應如何加深此研究發展等研究建議。
|
参考文献
|
-
石婉瑜,Mabon, Leslie(2018)。臺北盆地的熱環境特徵與都市綠色基盤的影響。都市與計劃,45(4),283-300。
連結:
-
郭肇立,袁興言(2009)。台中州廳的空間生產 1895-1945。都市與計劃,36(3),305-332。
連結:
-
Ma, Y.,Kuang, Y.,Huang, N.(2010).Coupling urbanization analyses for studying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its interplay with biophys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M/ETM+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12,110-118.
-
Zha, Y.,Gao, J.,Ni, S.(2003).Us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 in automatically mapping urban areas from TM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4(3),583-594.
-
林憲德,陳冠廷,郭曉青(2001)。台灣中型都市熱島現象與土地利用之觀測解析。規劃學報,28,47-64。
-
陳順宇(2009).迴歸分析.臺北:三民書局.
-
賴志彰(1994)。日據明治時期臺中地域的空間環境形式。臺中文獻,4,8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