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朝回疆王公出任阿奇木伯克的演變與成效-以喀什噶爾葉爾羌兩城為例

并列篇名

Evolution and effect of Huijiang nobility Akim Beg in Qing dynasty-Two cities for example Kashgar and Yarkand

DOI

10.6902/JNTUST.201712_4(1).0002

作者

陳殷宜(Yin-Yi Chen)

关键词

清朝 ; 新疆 ; 回疆 ; 伯克 ; Qing Dynasty ; Xianjiang ; Huijiang ; Beg

期刊名称

中科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卷1期(2017 / 12 / 01)

页次

37 - 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朝將回疆收歸版圖後,高宗對協助平定且值得信賴的回疆原有勢力者,封以爵位世襲,並易城出任三品阿奇木伯克,他們又運用各種優勢,展開了家族勢力的延續與擴展,形成回疆各具勢力的王公家族。高宗曾言明不可讓父子同城相繼擔任阿奇木伯克,以免日久變成唐朝藩鎮割據,葉爾羌阿奇木伯克庫車貝勒鄂對涉及高樸私鬵玉石案,也因此被揭發。但施行伯克制度的一百多年間,兄弟、叔侄、父子相繼為阿奇木伯克的情形,皆曾發生,本文試以喀什噶爾及葉爾羌兩城為例,作為探討。

英文摘要

At the time Huijiang returned to Qing Dynasty’s territory, Gao Zong bestowed nobility hereditarily to those who helped regaining the territory. He asked them to take over the third - rank Akim Beg and it caused Huijiang has very different nobility family. They also used a variety of advantages, launched a family power of the continuation, expansion and competition. Gao Zong claimed that he would never let the relative to serve as Akim Beg to avoid the Fanzhengeju(The local authorities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authority happened in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re was a Baylor (a rank of the Manchu nobility below that of the prince) named Edui had smuggling jadeite before. However, during the hundred years executing the Beg institution. There still had occurred brothers, uncle and nephew, father and son had been for Akim Beg. This article took two cities for example Kashgar and Yarkand to explore about the Akim Beg.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清代權威人名資料查詢。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清代權威人名檔案資料庫。
  2. 上諭檔,方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
  3. (1964).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聯華出版社.
  4. (1964).大清文宗顯(咸豐)皇帝實錄.臺北:聯華出版社.
  5. 廷寄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
  6. 奏摺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
  7. 議覆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
  8. 宮中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
  9. 史館檔傳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大清國史人物列傳及史館檔傳包傳稿全文影像資料庫。
  10. (1964).大清仁宗睿(嘉慶)皇帝實錄.臺北:聯華出版社.
  11. 外紀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
  12. (清)傅恒(1965).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台北:文友書店.
  13. A.H.庫羅帕特金,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1982).喀什噶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商務印書館.
  14.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1996).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編)(1988).欽定回疆則例.蘭州: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11).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長沙市:岳麓書社.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8. 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2003).新疆史志(第二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
  19. 王東平(2005)。關於清代回疆伯克制度的幾個問題。民族研究,1,72-79。
  20. 朱風(譯),佐口透(1987)。清朝統治下的吐魯番。世界民族,4,49-59。
  21. 李晶(2012)。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2. 苗普生(1988)。論清初維吾爾族地區伯克制度的改革。清史研究通訊,3,28-34。
  23. 軍機處‧月摺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
  24. 張羽新(編),趙曙青(編)(2006).清朝治理新疆方略匯編.北京:學苑出版社.
  25. 章瑩(譯),佐口透(1993).新疆民族史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6. 曾問吾(1936)。中國經營西域史。台北:文海出版社。
  27. 趙秋蒂(1994)。臺北,政治大學民族所。
  28. 趙爾巽(1977).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29. 劉義棠(1984).欽定西域同文志」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劉義棠(1975).維吾爾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31. 潘向明(2011).清代新疆和卓叛亂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2. 潘志平(1986)。論乾隆嘉慶道光年間清在天山南路推行的民族政策。民族研究,6,37-41。
  33. 潘志平(1991).中亞浩罕國與清代新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2)。異端為官──雍正年間穆斯林官員的不道德嫌疑。新史學,3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