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情緒勞務與員工協助方案之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 Employees' Emotional Labor and the Employee Assistance Problems in the Hi-Tech Industry

DOI

10.6587/JTHRE.201803_4(3).0001

作者

陳殷哲(Yin-Che Chen);呂美怡(Mei-Yi Lyu)

关键词

高科技產業 ; 人力資源專業人員 ; 情緒勞務 ; 員工協助方案

期刊名称

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卷3期(2018 / 03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國內職場近期更出現多起工作超時、身心過勞及情緒壓力等案例,員工的相關議題逐漸受到社會大眾所重視。企業開始思索要如何運用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來維持或平衡員工的情緒,並透過各種模式的員工協助方案,幫助員工解決因工作而產生的各種情緒勞務。本研究探討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情緒勞務與員工協助方案,先以量化研究之方式來探討人力資源專業人員之情緒勞務現況,後採質性研究方法,邀請十位人力資源領域工作者分別進行二次焦點團體訪談,透過焦點團體訪談的互動,使各工作者表達不同的觀點,相互討論與溝通,藉此獲得更多的想法與意見,以建構出專屬人力資源專業人員之員工協助方案。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林慧姿(2006)。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教育心理學報,38(2),177-193。
    連結:
  2. (1995)。員工協助方案實務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3. Ashforth, B. E.,Humphrey, R. H.(1993).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8,88-115.
  4. Bailey, J. J.(1996).Service agents, emotional labor, and costs to overall customer service.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San Diego, CA.:
  5. Brockbank, W.,Ulrich, D.,Beatty, R. W.(1999).H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reating the future creator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8,111-117.
  6. Brotheridge, C. M.,Grandey, A. A.(2002).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Comparing two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ork".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0(1),17-39.
  7. Cummings, L. L.(Ed.),Staw, B. M.(Ed.)(1989).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Greenwich, CT:JAI Press.
  8. Dessler, G.(1994).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9. Gosserand, R. H.(2003).Louisan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10. Hochschild, A. R.(1983).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James, N.(1989).Emotional lobar: Skill and work in the regulation of feelings.Sociological Review,37,15-42.
  12. Lawson, T. E.(1990).The Competency initiative: Studies for excellence for human resource executives.Minneapolis, MN:Golle & Holmes Custom Education.
  13. Lewis, C.(1986).Becoming a Father.Milton Keynes, 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
  14. Morris, J. A.(1995).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5. Morris, J. A.,Feldman, D. C.(1996).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1(4),986-1010.
  16. Noe, Raymond A.、Hollenbeck, John R.、Gerhart, Barry、Wright, Patrick M.、周瑛琪譯(2007)。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東華書局。
  17. Sherman, A.W.,Bohlander, G.W.(1992).Managing human resources.Ohio, OH: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18. 向梅萍(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靜宜大學。
  19. 余維津(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所)碩士在職專班。
  20.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臺北:華泰文化。
  21. 李誠編(2001)。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臺北:天下文化。
  22. 沈進成、張延蓉(2002)。內部行銷、組織承諾、工作滿足與顧客導向服務關係之研究─以主題遊樂園為例。旅遊管理研究,2(2),79-99。
  23.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427-447。
  24. 林尚平、楊妮菁、張淑慧(2000)。情緒規則、社會化歷程及相關情緒勞務管理議題之個案探討。商管科技季刊,1,67-86。
  25. 林栢章(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26. 邵宜君(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朝陽科技大學。
  27. 范淑婷、葉長欣(2008)。員工協助方案多元服務構面初探─臺、美模式整合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8. 徐西森(2010)。員工協助方案運作模式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7(1),111-132。
  29. 翁珮雯(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30. 康雅菁(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人力資源組。
  31. 張文慧(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逢甲大學。
  32. 陳宗賢(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33. 陳怡芳(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市,銘傳大學。
  34. 陳思潔(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靜宜大學。
  35. 華幸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36. 黃同圳(1998)。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組織績效關係探討:權變觀點在台灣企業之檢證。香港工商管理學報,15,79-100。
  37. 黃思宇(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東華大學。
  38. 黃英忠(2003)。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39. 黃鼎晏(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40. 楊繡蓮(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41. 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