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命教育課程建構歷程與推動經驗分享-以雲林科技大學為例

作者

周文祥;磨韻如

关键词

生命教育 ; 教師社群

期刊名称

教育脈動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15 / 09 / 01)

页次

140 - 1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大學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崇高人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在地思維與社會關懷的領導人才。透由扎實的專業教育能活(生存),經由通識教育跨領域均衡學習,活得快樂,最後則是藉由生命教育啟發目的感。讓專業通識比翼齊飛,產生自主性與自律性的學習動力,進而能夠遇難不退,生起精進不懈的意志力。在上述的理念與脈絡底下,雲科大遂於2010年10月20日啟動生命教育種子教師培育,形塑教師社群學習團隊。經過一年規劃,一年培育共學,並於100學年度成為全校大一核心通識課程。推動四年以來共舉辦48場次的教師社群共學,計有957人次的教師參與,實際參與生命教育授課的老師共有50位,其中46位是專任教師,分別來自於20個系所,約占全校專任教師的12%。透過生命教育的推動,不僅帶動教師社群共學的機制,同時也引導同學在大一就能楷定生命的志向,產生自發性的學習動力。為長遠的生涯鋪下厚實的基礎,也為大學校園建構一個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學習場域。進而培育出具有豐富底蘊的人文素養,深刻關懷的社會實踐與理性客觀的科學精神,以及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能的現代社會公民。庶幾才能符順大學培育人才、發展知識與服務社會的原始精神。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Flexner, A.(1930). University, English, German.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天下雜誌(2009)。天下雜誌,435,286-289。
  3. 金耀基(2003)。大學之理念(二版)。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4. 張善楠譯、Bok, D.(2009)。大學學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臺北市:天下出版社。
  5. 許惠婷(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6. 郭進隆譯、齊若蘭譯、Senge, P. M.(1995)。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出版社。
  7.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高雄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8. 鄭心婷(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李泓穎,吳善揮(2021)。臺灣與香港中學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學校行政,131,186-210。
  2. 楊清貴,黃曉令,黃雅文(2021)。大專校院幼兒教保系科生命教育素養課程研究。學校衛生,75,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