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書類資料 |
作者 |
傅雅蘭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教育脈動 |
卷期/出版年月 |
11期(2017 / 09 / 01) |
页次 |
198 - 20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基於原住民族教育相關法令規劃,及原住民族自治趨勢,推動十二年國教的此刻正是考量原住民族教育主體性的最佳契機。本書係「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系列叢書」之一冊,出版目的旨在建議並引導107課綱中原住民族教育的課程發展,從原住民族教育的觀點出發,先回顧九年一貫課綱的研訂與實踐歷程,再檢視現行教育現場的發展經驗與資源,期望開啟公共討論的對話空間,藉此引導十二年國教語文課綱(原住民族語文)的落實與展望。全書共計有八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第一之後:兩個最早推行族語教學學校的經驗」、第三章「瀕危族語的書寫符號推廣」、第四章「族語扎根」、第五章「族語教學方法與推動模式」、第六章「族語文字化的第一哩路」、第七章「領綱經驗薪傳」以及第八章「原住民教育法規的省思以及各縣市的實驗教育法規討論」。依序論述族語程課程的落實,原住民族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與經營。透過本書的回顧、盤點與梳理過往族語教學經驗,紀錄各面向族語教學動態,原住民族教育的十二年國教第一哩路是紮實的。最後,建議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應持續投入原住民族教育,提供豐富的族語學習、民族文化學習環境與教育資源,讓每一位學生能擁有最多機會,依其意願,充分學習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也建議應該透過法律的創制與修正,以及社會認同,肯定原住民族教育在臺灣教育史上奮鬥與精進的過程。|幼兒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教保活動課程與教學品質攸關幼兒未來的成長與適應。本期《教科書研究》特別收錄4篇相關幼兒教保活動課程與教學議題文章,另外亦有兩篇關於國中教科書分析之專論首篇。「從《幼稚圜課程標準》到《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談七十年來臺灣幼教課程的發展」,描述學前教育與臺灣幼兒教育之特色,及幼兒園課程法規之修訂與制定過程,並認為在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實施後,臺灣幼教課程從多元開放走向-綱獨大。第二篇「幼兒美感課程教學實踐之協同行動研究」一文則發現教學實踐方法有營造美感環境,提供多元藝術媒材引導幼兒表現與創作,以及透過提問,鼓勵幼兒回應與欣賞等,這些研究發現可作為日後幼兒園實施美感課程之參考,再者第三篇「從威權轉型民主-探究解嚴後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發展與變革」,作者以生動的描述與精闢分析,闡述解嚴後國中公民與道德之課程演變歷程,及其呈現的知識論與課程觀,第四篇「書寫歷史-教科書中性別化國族主義的批判分析」以批判女性主義分析國中歷史教科書的國族論述,針對其中蘊含的性別權力關係進行批判分析,作者認為這樣書寫歷史教科書恐難促進和平教育與人權問題的歷史教育。建議歷史教科書編輯者應具批判與考證史料之敏感性。論壇專欄則邀請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幼教出版業者,幼兒園經營者及教保人員就「幼兒園課程輔助教材之研究與發展」議題進行討論,他們分享了使用坊間教材之優點,限制與擔憂,也針對如何善加利用坊間輔助教材及如何逐步轉型到自編教材,提出不少具體建議,最後書評專欄則是介紹與評述2013年出版之《幼兒流變課程—德勒茲,編纖與課程學者的多種理解》圖書。(Young Children Becoming Curriculum: Deleuze, Te Wh a riki and Curricular Understandings)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