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博物館與數位化影像
|
并列篇名
|
Museums and Digital Images
|
DOI
|
10.6686/MuseQ.200204_16(2).0006
|
作者
|
王雅倫(Ya-lun Wang);鄭玲兒(Ling-erl Cheng)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博物館學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6卷2期(2002 / 04 / 01)
|
页次
|
35
-
5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嘗試從人類開始擁抱影像的溝通模式,到進入虛擬影像的資訊時期,提出可能遭遇的圖像美學問題,同時探討在這個「複合媒體」「複式藝術」不可化約的年代裡,一些國內外博物館的網路及虛擬實境的設計所提供的「觀點」,還有我們如何看待、面對這個真實世界,以及無時無刻的科技演化。因為科技發展,所以帶動了大家對設計「功能性」及消費者「被安排性」的肯定,然而在消費者歡愉的視覺感知背後,不但對人類生活和美感經驗造成影響,而人文主義的形式架構更是因此完全被忽略。作者在內文中所論述的例子,僅是對當下此刻所呈現的形象作出評論,數位科技一日千里,變化萬千,正好呼應了評論「後現代」的總結意見,它是一個出發,但卻不是終點。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Bauret Laurent.(1992).Approches de la Photographic. No.128.
-
Bazin Andre.(1975).Ontologie de l'image photographique. Qu'est-ce que le cinema?.Paris:Du cert.
-
Benjamin Walter(1983).Petite Histoire de la Photographie. Essais (I), 1922~1934.Paris:Dencel.
-
Berger John(1993)。藝術觀賞之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Bordogna J.(2001).The 21st Century Engineer.IEEE Spectrum.
-
Bryson Norman(1994).Visual Culture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Wesleyan.
-
Eidelman Jacqueline(2000).La Muséologie des Sciences et Se Publics.France:PUF.
-
Fozza Jean-Claude(2001).Petite Fabrique de L'IMAGE.France:Magnard.
-
Francastel Pierre(1956).Art et Techniqueaux XIX et XX Siècles tel gallimard.Minuit:
-
Gombrich E.H.(1982).The Image & the Eyefurther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London:Phaidon.
-
Guelman Jean-Claude(1993).Internet: Le Monde en Réseau. No.280.
-
Lauaud Laurent(1999).L'image.Paris:OF, Flammarion.
-
Léuy Pine(1997).Cyberculture.France:Odilejacob.
-
Metz Christian(1990).Photography and Fetish. The critical Image: Essays o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U.S.A.:Carol Souiers.
-
Miller P.(1998).Technology for Art's Sake.IEEE Spectrum.
-
Rush Michael(1999).New Media in Late 20th-century Art.New York:Thames & Hudson.
-
Sicard, Monique(1998).La Fabrique du Reagrd: Images de Science et Appareils de Vision (XV-X X siècle).Paris:Odile Jacob.
-
Soulages-Francais(1998).Esthetique de la Photographie: La Perte et le Reste.Paris:Nathan.
-
Staniszewski Mary Anne(1995).Believing Is Seeing: Creating the Culture of Art.USA:Penguin Books.
-
Walker John A.(2001).Pratiques: Reflexions sur 1'art, No. 10, printemps.
-
Walker John A.(1997).Le Museum le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Paris:Beaux Arts Magazine.
-
Walker John A.(1996).Photography after Photography Memory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Digital Age.Munich:G+B Arts.
-
Walker John A.(2001).Penser L'art à l'Ecole. Actes Sud L'eco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de Nimes.France:
-
Walker John A.(1997).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USA: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王志祥(2000)。美育雙月刊。臺北:臺灣藝術館。
-
王林(1993)。美術形態學。臺北:亞太圖書。
-
王鼎銘(2000)。資訊時代數位影像對美俗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教學科技與媒體,51,2-8。
-
朱立元主編、麥克魯漢(2001)。西方美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
-
朱立元主編、滕守堯譯(2001)。西方美學名著提要二。臺北:昭明。
-
吳鼎武(1999)。電腦空間與人文。臺北:田園城市。
-
吳鼎武(1999)。新視覺音樂的誕生―結合電腦圖像、音樂、視覺心理學、數學與藝術的新音作品。臺灣美術月刊,26,72-75。
-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南天書局。
-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臺北:貓頭鷹。
-
李欣頻編(2001)。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策劃)。
-
李長俊譯(1985)。視覺與藝術心理學。臺北:雄獅圖書。
-
李紀舍、林瑞宅譯(2001)。中外文學。臺北:臺灣大學外文系。
-
李雲龍(1998)。博物館展示與視聽科技之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2(1),31-38。
-
李道明。回顧歐美電子影音藝術的發展。臺北:藝術家雜誌。
-
杜聲鋒(1988)。拉康結構精神主義分析法。臺北:遠流。
-
沈立勝(1999)。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3(1),81-87。
-
沈清松(2001)。隱喻、敘事與存在。「文化差異與電影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
汪哲雄審訂(1998)。溫蒂貝克特修女江繪畫的故事。臺北:臺灣麥克。
-
佟景韓編(1994)。造型藝術美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
-
林育如(1999)。跨出建築的博物館―談臺灣大學「數位博物館專業計畫」。博物館學季刊,13(1),89-96。
-
林貞吟整理(2001)。「當科技速度遇上藝術溫度―科技藝術面面觀」遠距座談。2000年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藝術家雜誌,308
-
林書民(2001)。2001奧地利替換行動專輯-TAKEOVER科技媒體藝術節。藝術家雜誌,317
-
林彬懋(2000)。虛擬實境與荒謬存有-貼白布條的密勒日巴。中外文學,29(7),193-216。
-
邱莉燕(1990)。科技創意錶―SWATCH BOOK III。臺北:城鄉。
-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
-
胡詔凱(1998)。探索虛擬攝影美術館的讀寫可能。「臺灣攝影的轉向―跨世紀臺灣攝影的挑戰與應變」攝影學術專題研討會論文集
-
秦裕傑著(1996)。現代博物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
梁朝雲(2000)。網路博物館之展示設計與範例分析。視聽教育雙月刊,41(5),22-37。
-
梁朝雲(1999)。網路博物館互動設計之研究。1999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
梁瑞祥(2001)。網際網路與傳播理論。臺北:揚智。
-
許騎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
郭恩慈(1997)。重構設計·期盼設計―從現代主義、功能主義、美學到後後現代人文主義倫理學對設計之反省。城市與設計學報,1
-
陳俊宏編(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全華科技。
-
章光和(2000)。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臺北:田園城市。
-
黃光男著(1999)。博物館新視覺。臺北:正中書局。
-
黃翰荻譯(1998)。論攝影。臺北:臺灣攝影。
-
楊中信(1996)。新世紀的博物館―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0(4),91-93。
-
楊翎(1998)。展示思維與媒材科技―以當代博物館人類學展示爲例。博物館學季刊,12(1),51-65。
-
齊隆任(1999)。科技時代的後電影理論。Fa電影欣賞雙月刊,100,51-52。
-
潘恩典譯(2001)。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臺北:商周。
-
蔣勳(2000)。肉身覺醒―關於人體美學的思維(一)。新朝藝術雜誌,25,34。
-
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臺北:揚智。
-
賴建都(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數位挑戰―電腦藝術暨設計教育之變遷與發展。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