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化形式的歸屬與意義:以大廍社區營造為例

并列篇名

The Ownership and Meaning of Cultural Forms: Experience of the Da-Buh Community Renaissance

DOI

10.6686/MuseQ.200307_17(3).0008

作者

陳秋子(Chiu-Tsz Che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7卷3期(2003 / 07 / 01)

页次

75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由社區營造政策出發,探討大廍跟其周鄰的村落對於「花鼓陣」的文化詮釋與歸屬,所產生的分歧觀點,甚至衝突對立,提出文化形式歸屬建立在論述與文化意識性的再生產。論述仰賴政治、媒體、人物、文本以及範例等相互配合而成,大廍社區因社區營造論述使力之故,成就花鼓陣等同於社區文化符號。然而,對於未能掌握論述權的其他地方,則自我生產、強調且放大花鼓陣的意義,以另外的形式宣稱歸屬,取得花鼓陣的位置。因此,文化形式的歸屬是一幕幕動態的競爭現象。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振寰(1996)。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2. 江中信(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政策白皮書。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記事。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6. 陳其南(1996)。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報告書: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日本社區營造考察報告書。
  7. 陳其南(1996)。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報告書:文化產業及社區總體營造考察報告書。
  8. 陳賡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臺北:遠流。
  9. 曾旭正、丁榮生(1996)。社區乃社會活力:訪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談社區總體營造之政策。建築師,22(2)
  10. 黃世輝(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Ⅱ。南投: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1. 黃世輝、劉建成(2001)。雲林縣社區總體營造實踐回顧與展望。第一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雲林:
  12. 黃順星(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清華大學。
  13. 黃麗玲(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14. 經建會(1991)。社區環境塑造與經營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15. 漢聲雜誌(1995)。長住臺灣: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漢聲雜誌社,14-23。
  16.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耆老口述歷史(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7. 蔣孝萱(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