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

并列篇名

Discourses on Taiwanese Aborigines from the Qing Dynasty: Resemblances, Différences and Repeated Représentations

DOI

10.6686/MuseQ.200307_17(3).0009

作者

陳龍廷(Long-Ting Che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7卷3期(2003 / 07 / 01)

页次

91 - 1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十七世紀臺南一帶的原住民接受過荷蘭人的教育訓練,能夠使用羅馬字將自己的母語拼音成文字,也就是清朝人所說的「紅毛字」,或後代學者稱的「新港語」。從歷史文件可以知道,在荷蘭人離開臺灣一百五十多年之後,這些西拉雅族還會使用羅馬字拼寫他們自己的母語。到目前為止,清代的原住民的資料,除了傳教士之外,其餘就是清代宦遊文人所留下。本文所採用的材料,只限於清代宦遊文人的作品。本文的研究方法,受益於薩伊德(Edward W. Said)、法農(Frantz Fanon)、傅柯(Michel Foucault)等學者的理論視野。筆者對於清代臺灣文學的書寫原住民(écriture sur l'aborigène),作全面性的考古學網絡(réseau archéologique)的考察,而所處理的材料,就是當時來自中國的文人對於原住民的書寫資料,他們筆下所呈現的原住民形象(image),漢字書寫對於異民族的「再現」(représentation),他們以怎樣的認識模式(épistémè)來觀看與了解原住民,而「再現的複製」似乎置換了真正的存在的原住民,且具有文化的偏見(préjugé)。本文分別從相似性(ressemblances)、差異性(différences)、再現的複製(représentation redoublée)等三個角度切入,反省臺灣文學中關於「他者」的再現問題。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Bellewood, Peter.(1991).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Scientific American.
  2.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3. 六十七(1961)。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伊能嘉矩(1928)。臺彎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
  5.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注(1896)。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出版社。
  6. 李壬癸(2000)。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7.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8. 李國祁(1975)。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史-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4-16。
  9. 李國祁(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59。
  10. 林淑慧(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1. 邱貴芬(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12.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原由:以竹塹地區爲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2。
  13.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14. 施懿琳(2002)。後殖民史觀詮釋臺灣古典文學的一個嘗試:以明鄭時期爲分析對象。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
  15. 柯志明(2002)。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
  16. 柯培元(1835)。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92
  17. 洪麗完(1997)。臺灣中部平埔族:沙鹿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18. 范咸(1745)。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05
  19. 郁永河(1732)。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44
  20. 孫元衡(1705)。赤崁集。臺灣文獻叢刊,10
  21. 翁聖峰(1991)。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2. 國學文獻館主編(1993)。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聯經出版社。
  23. 郭侑欣(2001)。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
  24. 郭茂倩編(1980)。樂府詩集。臺北:里仁出版社。
  25. 陳佳妏(200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
  26. 陳佳妏(2001)。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序煥文章:論清代臺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寫作。臺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27. 陳芳明(1996)。臺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歷史月刊,105,41-46。
  28. 陳秋坤(1994)。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29. 陳虹如(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30. 陳淑勻(1852)。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60
  31. 陳夢林(1717)。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
  32. 黃叔璥(1736)。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4
  33. 楊家駱主編(1975)。新校本隋書《廿五史》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
  34. 葉石濤編譯(1999)。臺灣文學集: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35. 詹素娟(1988)。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36. 臺灣雜詠合刻(1958)。臺灣文獻叢刊,28
  37. 蔣炳釗(1998)。華南農村社會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38.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39. 藍鼎元(1732)。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12
被引用次数
  1. Liou, Wei-Ting(2017).The Colonial Palimpsest in Taiwan Indigenous Literature: An Example of Syaman Rapongan's Writing.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5,305-364.
  2. 田啟文(2005)。清治時期臺灣遊宦散文的特色及其影響。東海中文學報,17,93-126。
  3. (2004)。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55(4),211-246。
  4. (2018)。歷史記憶中的噶瑪蘭族「獨木舟」。臺灣文獻,69(4),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