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人味!哪去了?:博物館的原住民異己再現與後殖民的展示批判

并列篇名

Where's the Human Side?: A Critique of Museum Representation of Other and Post-Colonial Views

DOI

10.6686/MuseQ.200501_19(1).0006

作者

盧梅芬(Mei-Fen Lu)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1期(2005 / 01 / 01)

页次

65 - 7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長久以來,博物館裡有關原住民的展示給人一種沒有人味的印象與感覺。博物館從物件導向轉變為對人的關注,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變革與指標性趨勢。這個轉變於展示上的反省主要聚焦於原住民詮釋權,以及展示內容缺乏變遷並侷限於傳統的問題。然而,原住民主體之姿詮釋的正當性,並不一定就能確保具有主體自覺與人味的展示,反而容易忽略了從展示內容探討如何反映對人的關照;而展示內容漠視現實的癥結為何?因此,本文試圖從展示內容探討缺乏人味的現象與原因;並進一步剖析詮釋者與再現內容的結構關係,即再現對象的人類學單一學科化傾向及其所衍生的展示侷限。又面對來自後殖民的挑戰,博物館如何拆解既定的原住民再現權力、公式與界限,探索更具人性的展示,將原住民具體的生命經驗解放出來。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陳佳莉、城菁汝譯、Sandell, Richard原著(2003)。博物館與社會不平等的爭鬥:角色、責任、抗拒。博物館學季刊,17(3),7-23。
    連結:
  2. Fitzhugh, William W.,Henderson, Amy.,Kaeppler, Adrienne L. (ed.)(1997).Exhibiting Dilemmas: Issues of Representation at the Smithsonian.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3. Hill, Richard.(1987).Skywalkers: A History of Indian Ironworkers.Ontario:Woodland Indian Cultural Educational Centre.
  4. Hill, Tom,Hill, Richard W. (ed.)(1994).Creation's Journey: Native American Identity and Belief.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5. Hudson, Kenneth.,Karp, Ivan.,Lavine, Steven D. (ed.)(1991).Exhibition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6. McEvilley, Thomas.(1993).Fusion: West African Artist and the Venice Biennale.New York:Museum for African Art.
  7. Mitchell, Nancy M.,New, Lloyd.(1992).Creativity is Our Tradition: Three Decades of Contemporary Indian Art.New Mexico:Institute of American Indian.
  8. Penney, David W.(2000).The Changing Presentation of the American Indian: Museum and Native Cultures.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9. Vergo, Peter. (ed.)(1989).The New Museology.London:Reaktion.
  10. 王志弘譯、Said, Edward W.原著(2004)。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
  11. 沈臺訓譯、Schech, S.、Haggis, J.原著(2003)。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臺北:巨流。
  12.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13. 徐文瑞譯、McEvilley, Thomas原著(1999)。李長俊研究之《臺灣藝評研究1997-1998》。臺北:財團法人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14. 徐文瑞譯、McEvilley, Thomas原著(1998)。現代美術。臺北市立美術館。
  15. 徐純(1999)。美國博物館協會洛杉磯第93屆年會。文化視窗,9,71-76。
  16. 陳茂泰(1997)。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137-182。
  17. 黃舒屏譯、Mundine, Djon原著(2003)。原住民-當代:介於兩個世界之間。藝術家,333,178-183。
  18. 劉建基譯、Williams, Raymond原著(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
被引用次数
  1. 洪宏,姚卿騰(2020)。原住民展覽之民眾回應探究-以「布農族文化傳承-布農工藝家Tahai Ispalalavi木雕展」為例。清華藝術學報,2,153-181。
  2. 胡家瑜(2006)。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在現場域的轉形變化。考古人類學刊,66,94-124。
  3. 潘薏卉(2013)。看見平埔的美麗與哀愁─試評「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博物館學季刊,27(4),115-129。
  4. 宋曜廷、于文正(2006)。打造感動博物館:吳傳治個案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0(3),51-79。
  5.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
  6.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