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展覽評量作為博物館實踐的工具

并列篇名

Exhibition Evaluation as a Practical Tool for Museums

DOI

10.6686/MuseQ.200501_19(1).0002

作者

徐純(Christina C. Hsu)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1期(2005 / 01 / 01)

页次

7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西方博物館在開始的階段,就是建立於城市社會的一個公共空間的基礎上,所要保存的是共同的象徵而由神明所擁有的城市之共有財產。這個象徵既複雜又重疊,其功能既統御又自由,是學習又是休閒的場所,原因就是這批財產是住在一起的這群人所共有。「博物館」在東方世界是一種舶來品,就像我們對現代國家的觀念與現代政府的組織之認識一樣。如今,它已成為我們文化制度下的一項時,這是一種文化交流之下的「涵化」(acculturation)作用,就像我們討論現代國家所應具有人民、土地、政府與主權的機制一樣,我們也只能談博物館在東方文化的適用度,這個前提是博物館已經存在於我們社會中,但我們不應將西方的博物館「照單全收」。那麼,到底現在西方社會中採用的一些有效的博物館專業制度,在我們東方社會中實踐有多少可能?是否也有可採用性?如果可能,我們應該怎麼去規劃使用它?在這種機構的模式中,什麼地方要做改善或適當性的修改?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徐純(2004)。美國博物館評量與其標準。博物館學季刊,18(3),41-58。
    連結:
  2. Ades, Susan.(1994).Self-Critique: Can Your Organization Stand It?.Exhibitionist,13(3),29-31.
  3. Dana, John.,William A. Peniston (ed.),John Cotton Dana(1999).The New Museum: Selected Writings.Washington, D.C.:AAM and Newark Museum.
  4. Dierking, Lynn D.(1992).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Series, TIS, AAM.The Audience in Exhibition Development.
  5. Hirzy, Ellen.(2002).Mastering Civic Engagement: A Challenge to Museum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6. Manneby, Hans (eds.),Hartmut Prasch (eds.),Rainer Hofmann (eds.)(2000).Guidelines to Improve Museum Quality and Standards.
  7. McLean, Kathleen.(1994).We Need Criticism.Exhibitionist,13(1),6-8.
  8. 吳錫德譯、Jean-Pierre Warnier原著(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麥田。
  9. 徐純譯(2000)。提昇標準:博物館認定手冊。省文化基金會。
  10. 徐純譯、Tremblay, Francois, Allegra Wright & Han Meeter原著(2001)。博物館展覽預算之編列。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11. 黃俊傑(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
  12. 薛平海(2001)。臺灣地區公立博物館專業人員晉用之初探。臺北:北美館。
被引用次数
  1. 曾瑞蓮、曾瑞蓮(2011)。兒童科學園展示評量先導研究。科技博物,15(2),135-152。
  2.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
  3. 吳宥徵(2012)。從「美術館是平的」抗議事件論當前美術館政策的反思。育達科大學報,33,1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