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網路、時間觀與社會文化實踐
|
并列篇名
|
Networks, Notions of Time and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
DOI
|
10.6686/MuseQ.200507_19(3).0003
|
作者
|
陳翼漢(I-Han Chen);王嵩山(Sung-Shan Wang)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博物館學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9卷3期(2005 / 07 / 01)
|
页次
|
25
-
4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網路作為新形式的溝通工具,是知識權力的新象徵,既提供了弱勢族群突破現狀的可能,也足以填補歷史因素所造成的社會鴻溝。然而,科技的導入,對於不同的社會型態,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想像與詮釋呢?在臺灣,原住民族群可區分成平權的、階層化的兩種社會型態,階層化社會的時間價值比較偏重「過去」,並由此構成重要的階序觀念,平權社會裡的「過去」只是狀態的表述。本文透過泰雅人及排灣人設置的網站、網頁資料收集,藉以呈現族群內部的變化,並比較時間本質的差異如何影響網路形式與社群的建構;探究這兩種社會時間意識截然不同的族群,在運用網路科技時所呈現的組織、再現及運用形式上的差異,及其所創造在網路上流動傳遞的知識內容之性質。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王嵩山、陳玉芋(2002)。數位博物館與性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7-13。
連結:
-
王嵩山、陳玉芋(2002)。數位博物館與性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7-13。
連結:
-
Feenberg, Andrew(eds.),Alastair Hannay(eds.)(1995).Techn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Loizos, Peter.(1993).Innovation in Ethnographic Film: From Innocence to Self-consciousness 195&-85.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孔文吉、尤稀·達袞(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
-
巴神一(2003)。魯凱神山風俗誌。屏東:潮州高中。
-
王任光譯、Carr , E . H 原著(1986)。歷史論集。臺北:幼獅。
-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
-
王嵩山(2003)。原住民族的社會與文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88
-
王嵩山(2004)。鄒族。臺北:三民。
-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
王嵩山(1992)。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鄉。
-
石磊(1971)。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
-
夏鑄九譯、Castells , Manuol原著(2002)。認同的力量。臺北:唐山。
-
夏鑄九譯、Castells , Manuol原著(2000)。網絡社會的崛起。臺北:唐山。
-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彆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
張恭啟譯、Keesing , R .原著(1989)。人類學與當代世界。臺北:巨流。
-
許功明、柯惠譯(1994)。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臺北:稻鄉。
-
黃應貴主編(1993)。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
-
黃應貴主編(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
楊照(2005)。科技,始終在改變人性。新新聞,949,62。
-
葉欣怡譯、 May ,Christopher原著(2004)。質疑資訊社會。臺北:韋伯文化。
-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9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
被引用次数
|
-
林瑋嬪(2016)。線上馬祖:網路社群與地方想像。考古人類學刊,85,1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