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博物館及其人的分類:以超級特展現象為例

并列篇名

The Museum and Its Classification of People: A Study of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DOI

10.6686/MuseQ.200607_20(3).0004

作者

郭瑞坤(Jui-Kun Kuo)

关键词

超級特展 ; 策展者地位 ; 論述形構 ; 大眾 ; 身態 ; blockbuster exhibition ; curatorship ; discursive formation ; the mass ; habitus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0卷3期(2006 / 07 / 01)

页次

37 - 47+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九九○年代以來,臺灣的博物館界興起一股「超級特展」熱的現象,其所呈現的特殊展覽型態、所吸引的大量參觀者,與社會中相關的論述領域有著特定的關係。有關美術策展者的言語論述中,「策劃者地位」的諸多描述,乃關聯著超級特展策劃者的角色特性。就是由於大型博物館中的展覽論述型態,於超級特展中進行論述轉型,博物館展覽的策劃者地位才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讓給其他行動者,如基金會人員、媒體人員等。接著指出,超級特展論述形構的對象,乃是一個更消費化的社會人口。透過超級特展的展佈,博物館館員似乎逐漸改變了自身身態。本文最後指出,博物館對社會大眾的需要與興趣必須有更深入的瞭解,才能更加面對當今社會變遷的挑戰。

英文摘要

Starting in the 1990s, the phenomenon of museum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emerged in Taiwan societ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se exhibitions and the large numbers of visitors that they attract show specific relationships with associated discursive fields of society. The description of "curatorship"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racterized role of exhibition curators. Because the discursive characters of museum exhibitions are transformed in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museums might find that they need to yield their curatorship to other agents, such as foundation representatives or the media. In addition, it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that the discursive object of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is the consuming populace.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museum workers seem to be gradually modifying their habitus. Finally, museums must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o effectively face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慧嫻(2003)。臺灣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舉辦爲例。博物館學季刊,17(1),71-85。
    連結:
  2. Bourdieu, P.,Darbel, Alain.(1990).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Bourdieu, Pierre.(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du Gay, Paul.(1996).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at Work.London:Sage.
  5. Foucault, Michel.(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London:Tavistock.
  6. Gell, Alfred.(1998).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
  7. Hall, Stuart.,Kenneth Thompson (eds.)(1997).Media and Cultural Regulation.London:Sage.
  8. Latour, Bruno.(1987).Science in Ac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 Macdonald, Sharon.(2002).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Science Museum.Oxford:Berg Press.
  10. West, Shearer.,Susan Pearce (eds.)(1995).Art in Museums.London:The Athlone.
  11. 王嵩山(1998)。誰是「curator」?博物館經驗與館員的日常生活。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1(4),3-7。
  12. 王嵩山(2003)。特展雙刃。博物館學季刊,17(1),5-6。
  13. 石瑞仁(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14. 余範英(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15. 林谷芳(1998)。文化發展與民間力量座談會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6. 林惺嶽(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17. 中國時報(2000/01/06)
  18. 張婉真、辛治寧(1997)。國立歷史博物館「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展示評量與觀眾調查。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7,71-102。
  19. 文化研究月報
  20. 郭瑞坤(2000)。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21. 郭爲藩(1991)。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文建會。
  22. 陳媛(1993)。故宮莫內展的觀眾調查與分析。博物館學季刊,7(4),35-44。
  23. 黃正儒、高忠義合譯、Harrison, Julia. D.原著(1995)。1990年代的博物館理念。博物館學季刊,9(3),1-8。
  24. 黃海鳴(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25. 蕭新煌(1998)。文化發展與民間力量座談會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被引用次数
  1. 蔡郁崇(2011)。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民眾參觀動機與賣店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4(2),49-79。
  2. 李如菁(2018)。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輸出國際之推行與階段策略討論。科技博物,22(2),57-80。
  3. 劉偉傑(2016)。從專業倫理檢視公立博物館與媒體合辦特展之公益表現—以故宮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0(4),5-29。
  4.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5. 殷寶寧(2017)。藝術策展與臺灣主體性想像─以米蘭外帶臺灣館與倫敦設計展修龍/相撞為分析個案。博物館學季刊,31(3),31-53。
  6. 鄭邦彥(2012)。以「展策」之名:探覓博物館與社會共振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56,239-250。
  7. (2012)。新時代的導覽服務─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特展經驗為反思。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45,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