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甲骨文失落的環節」產權淵源及其系爭之歷史考察

并列篇名

The Oracle Bone Missing Link: A Historical Study of Ownership and Academic Debates

DOI

10.6686/MuseQ.201410_28(4).0001

作者

黃翔瑜(Hsiang-Yu Huang)

关键词

古物 ; 國有財產 ; 文物歸屬 ; 文化資產 ; antique ; national property ; ownership of antiquities ; cultural heritage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4期(2014 / 10 / 01)

页次

5 - 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來討論戰後運臺文物之產權歸屬已成紛紜,有從文化面切入,而提出人地聯繫說、族裔淵源說、世界遺產說、保存能力說,以及管理付出說等分析;亦有從法律面切入,提出國家繼承說、政府繼承說、政府承認說、時效取得說,以及現行法制說等析論。綜觀此般說法及論斷皆有其理,但卻缺乏歷史法制與史實溯源的考量。因此,本文透過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藏甲骨的產權此一個案,從其考古出土脈絡及當年的國家法制規範等兩軸分別探討,以辨明戰後運臺古物之產權爭議,進而釐清運臺考古出土物之產權歸屬,期待對日後運臺文物的相關問題,有正面積極的意義及價值。

英文摘要

Many debates about the ownership of antiquities that were transported to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have taken place recently. Some argue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that antiquities must connect with people and nations, and support their views based on analyses of ethnicity, world heritage, preservation capability and even management. Others argue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such as national legacy, governmental legacy, recognition of government, validity of acquisition and current legislation. Each argument has its grounds and rationality, but lacks consideration of historical legislation and historical origin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esents a case study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unearthed oracle bones, as well as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s that were in place at the time. The author firs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ontext of arguments that have been raised, identifying issues concerning the ownership of unearthed antiqu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prove useful and valuable for clarifying the ownership issues of antiquities that were shipped to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河南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建院歷史〉,收錄於《河南博物館》:http://www.chnmus.net/big5/tylm/node_111.htm(瀏覽日期:2013/12/01)
  2. 國民政府大學院,1928。大學院公報(第1 年第4 期),頁:31-32、99-100。臺北:文海出版社
  3. 于鎮洲(2001)。河南省運臺古物甲骨文專集。臺北:河南省運臺古物會。
  4. 于鎮洲編(1999)。河南省運臺古物圖錄。臺北:河南省運臺古物會。
  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4)。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6. 中華民國大學院編。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文海出版社。
  7. 王汎森(2013)。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 王汎森(2003)。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 王汎森編(1995)。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傅斯年先生百齡紀念籌備會。
  10. 包遵彭(1970)。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創建與發展。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1. 石璋如(1974)。測釋河南民族博物院發掘殷墟的坑位:記董師交辦的一件事。中國文字,51,2-4+15。
  12. 石璋如(1952)。考古年表。楊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 立法院祕書處(1983)。法律案專輯。臺北:立法院秘書處。
  14. 任大山(2007)。何日章與河南博物館早期建設。中原文物,2007(3),106-108。
  15. 吳庚(199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
  16. 吳忠良(2011)。民國史學中的「南」「北」之爭:以南高史地學派與傅斯年為例。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6。
  17. 李立新(2003)。論河南運臺甲骨:兼評《河南運臺古物、甲骨文專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2),102+104+107。
  18. 李明珠編(2005)。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 李濟(2011)。安陽。北京:商務印書館。
  20. 沈哲煥(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政治系。
  21. 杭立武(1980)。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3. 張克明(1959)。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展新鄭、安陽、仰韶、輝縣等遺墟出土器物及其他文物概述。教育與文化,223-224,11-14。
  24. 教育部(1981)。研訂文化資產保存法草案資料彙編。臺北:教育部。
  25. 郭祐麟(1997)。館藏殷墟甲骨刻辭之曙光再現。歷史文物,7(1),79+82。
  26. 陳存恭訪問、陳仲玉訪問、任育德訪問(2002)。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7.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28. 黃永川編(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9. 黃翔瑜(2013)。中國古物保存要素對戰後臺灣文化保存法制形成之影響。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學術研討會
  30. 董作賓(1959)。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藏甲骨文字。教育與文化,223、224,7-8。
  31. 董作賓編、胡厚宣編、黃然偉編(1976)。甲骨年表正續合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劉一曼(2006)。殷墟考古78 年。中國文化遺產,2006(3),19。
  33. 劉康民、張建民(2009)。河南博物館事業:60 年足跡不尋常。中原文物,2009(5),94-103。
  34. 劉聰建編(2006)。中國早期調查報告。北京:線裝書局。
  35. 蔡靜芬(1997)。記館藏文物清點。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1),87。
  36. 盧博文(2011)。河南省運臺文物經過與現況。尋根,2011(4),84+86。
  37. 譚旦冏(1960)。中央博物院廿五年之經過。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黃翔瑜(2016)。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博物館學季刊,3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