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在臺灣博物館間兼容新住民-近期實踐與反思

并列篇名

Encountering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Visitors in Taiwan Museums: Current 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DOI

10.6686/MuseQ.201507_29(3).0005

作者

鄭邦彥(Pang-Yen Cheng)

关键词

臺灣博物館 ; 新住民 ; 東南亞觀眾 ; 行動研究 ; 博物館經驗 ; Taiwan museums ; new immigrants ; Southeast Asian visitors ; action research ; museum experience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卷3期(2015 / 07 / 01)

页次

103 - 1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全球化風潮下,不少新住民(如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自東南亞來臺,數量快速增加。新住民家庭雖已是臺灣社會一份子,多數處於弱勢。2013 年,文化部以「博物館與新住民」為題,主辦4 場地方文化館專業培訓課程(筆者參與其中兩場)。依Falk (2009)「與認同相關的參訪動機模式」(identity-related visit motivations model),要彰顯新住民關乎認同的參訪動機並不容易,新住民總被視為是「非觀眾」(non-visitors)。因此筆者擔任隔年《博物館簡訊》第67 期專題主編,亦以此為題規劃「當地方文化館遇見新住民」、「新住民博物館經驗」與「紙上策展vs. 在地實驗」等三子題,子題二邀請5 位外籍配偶分享親身博物館經驗。本文以「行動研究」為方法,首先檢視培訓課程成果報告和簡訊專題,接續描述以上5 位新住民在臺博物館經驗,文末檢視臺灣博物館兼容東南亞新住民觀眾的反思及其可能性,以協助博物館專業更接近新住民觀眾需求。

英文摘要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number of new immigrants from Southeast Asia (such as laborers and foreign spouses) has been rapidly increasing in Taiwan.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immigrant families have entered society, with most belonging to vulnerable and disadvantaged minority groups. In 2013,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organized four training workshops focused on "museums and new immigrants." The author was invited to serve as a speaker and facilitator at two of these workshops. Following Falk(2009)'s discourse on "identity- related visitor motivations model," there is difficulty in making immigrant identity-related needs "visible" when they have long been treated as "non-visitors." As a guest editor of the newsletter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Museums, R.O.C. (Vol. 67, March 2014),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topic of "museums and new immigrants". "Immigrant museum experience" was chosen as a subtopic and the author invited five foreign spouses to describe their museum experience in Taiwa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article i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review the workshop reports and the newsletter articles, as well as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five foreign spouses of their museum experience in Taiwan. The reflections of Southeast Asian new immigrant visitors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encountering these visitors in Taiwan museums are discussed to assist museum professionals in better meeting immigrant visitor nee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頌恩(2013)。博物館實踐促進少數群體文化權利的理論與想像。博物館學季刊,27(2),29-47+49。
    連結:
  2.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31,201-239。
    連結:
  3.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連結:
  4. 夏曉鵑(2002)。騷動流移的虛構商品:「勞工流移」專題導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8,1-13。
    連結:
  5. 鄭邦彥(2012)。「誰」是非觀眾?初論《凝視驛鄉:Voyage 15840 移工攝影展》於蘆荻社大之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6,191-229。
    連結:
  6. Falk, J.(2009).Identity and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Wamut Creek, CA:Left. Coast Press,Inc..
  7. Falk, J.,Dierking, L. D.(2000).Learning from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Wamut Creek, CA:AltaMira Press.
  8. Kemmis, S.,McTaggart, R.(1988).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Geelong,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
  9. Ladkin, D.(2004).The phenomenological roots of action research.Action Research,3(1),109-127.
  10. Lather, P.(1986).Research as praxis.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6(3),257-277.
  11. Reason, P.(ed.),Bradbury, H.(ed.)(2001).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ve Inqui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
  12. Schön, D.(1987).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3. Schön, D.(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London:Temple Smith.
  14. Teather, J. L.(1991).Museum studies: Reflecting on reflective practice.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10(4),403-417.
  15. 中央大學(2010)。,未出版
  16. 王俊凱、張翰璧、張維安、王宏仁(2011)。性別化的性別移民政治:關於國內策展的反思。博物館展示的景觀,臺北:
  17. 丘延亮(2006)。實踐永遠是在理論的前頭:解讀一個行動研究在地踐行的自敘。應用心理研究,31,246-249。
  18. 成令方譯、林鶴玲譯、吳嘉苓譯、Johnson, A. G.(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群學出版社。
  19. 吳盈潔(2014)。更細膩的想像:博物館與新住民的關係。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6。
  20. 阮氏青河(2014)。為何博物館不是大家的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26。
  21. 林士傑(2014)。從「新」出發:臺北場次工作坊規劃始末、觀察。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0。
  22. 林洛慇(2014)。看見需要:新住民參與博物館的反思。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8。
  23. 林詠能編(2011)。21 世紀博物館的價值與使命。臺北:華騰全球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4. 林頌恩(2014)。面對新移民,博物館員的認知調整:是共犯還是共創?。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9。
  25. 林頌恩編、林洛慇編(2013)。看見與做到:練習開始的練習—地方文化館專業培訓課程「文化平權—新住民的文化參與」2013 成果專書。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6. 林潔琪(2014)。「珍貴的一課」:臺東場次工作坊的看見、做到。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2-13。
  27.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8. 胡玉鳳(2014)。越南新住民胡玉鳳談「我的博物館經驗」。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27。
  29. 胡清嫻(2014)。活的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22-23。
  30. 徐天福編、林詠能編(2012)。博物館觀眾身分認同的研究與啟示。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臺北:
  31. 張正(2014)。博物館的第一步:搶先認識東南亞。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0。
  32. 張英彥(2014)。博物館學習:促進新住民融合的新作法。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7。
  33. 郭瑞坤(2010)。博物館與文化包容性:從社會文化賦權談新移民議題的可能性。「當地方遇見博物館:臺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34. 陳怡婷(2014)。「穿越邊界」的探索與行動:臺南場次側記。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4。
  35. 陳嬋娟編、林洛慇編、梁庭瑋編(2013)。文字平權:新住民的文化參與與成果專輯,高雄:
  36. 蔡順柔(2014)。我的想像:在新移民生活館的路上。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15。
  37. 鄭邦彥(2010)。一個亞洲.三個世界:我在博物館蒐藏與策展間的行動與反思。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臺北:
  38. 鄭邦彥(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39. 鄭邦彥(2014)。「不只是觀眾」的異質想像:博物館與新住民專題引言。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6-9。
  40. 鄭邦彥(2014)。「新住民」變為「觀眾」:臺灣博物館的焦慮與新課題。2014 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世界人權博物館協會年會,臺北:
  41. 謝莉莉(2014)。從陌生到熟悉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20-21。
  42. 蘇玉英(2014)。來不及理解的臺灣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簡訊,67,24-25。
  43. 顧潔光編(2013)。,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