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早期形構及其發展(1945-1984)

并列篇名

Early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1945-1984

DOI

10.6686/MuseQ.2017.31.4.1

作者

黃翔瑜(Hsiang-Yu Huang)

关键词

古物 ; 古蹟 ; 文化資產 ; 文化資產保存法 ; 陳奇祿 ; antique ; cultural heritage site ; cultural assets ;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 Chi-Lu Chen

期刊名称

博物館學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卷4期(2017 / 10 / 01)

页次

5 - 32+i-ii+33-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制定及修訂,屢為社會輿論關注之所在,更是保存爭戰角力的場域。然而,1982年5月公布《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淵源脈絡及其立法過程的論述,常隨著觀察視角的差異,略有不同的說法。今略有:「戰前中國說」、「戰後日裔說」,甚至「臺灣在地說」等說。然事實究竟是如何呢?迄今仍莫衷一是,確實有進行歷史溯源探討的必要。今以1982年5月26日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作為探討的標的,利用政府檔案、相關公文書、報刊雜誌,以及時人文集等資料進行溯源,並適度地釐清是法的理絡及其涵攝的過程。在溯源的同時,也發現該法制的部分內涵,除承續了戰前中國以降廣義古物的傳統外,至戰後臺灣也「積極」修復在地古蹟,用以拼接在地記憶。嗣後,更吸收國外經驗進行轉化,形成過去未曾有的「自然景觀」、「民族藝術」及「民俗有關文物」等嶄新的國際元素。最後,摶聚合成戰後首部比較能符應本土需求、合於在地民情,且立基於臺灣時空的國家文化保存法制。此一立法軌跡,不無揭示這半世紀以來,戰前中國廣義的古物因子與戰後臺灣在地的古蹟要素彼此相互理解交融,進行觀念上的調和及轉換,並將繼受戰前《古物保存法》的內涵不斷地予以更新調整,使之符合戰後臺灣在地文化與社會需求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此一法制的形塑過程,不無意味著過去國族認同軸線開始翻轉的軌跡。

英文摘要

Drafting and amending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resulted in much media and social attention, as well as many debates. Differing opinions and arguments surrounding this Act, which was first passed on May 26, 1982, in regards to its original context and lawmaking process emerged based on discrepancies in the viewpoints of observers. These can be classified as pre-war China period theory, post-war Japan theory, and Taiwan localization theory. But, what are the fact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 consensus of opinion, it is necessary to pursue its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legal context and subsumption of this Act using archived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and relevant publications. While exploring the original context,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some parts of the Act continue pre-war China's antiquarian tradition. After the war, Taiwan was engaged in restoring heritage sites to map out its collective memory. Subsequentl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natural landscapes, ethnic arts, folk customs and related cultural artifacts were included based on experien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is what we know today as the transforme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which attempt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localization and a legal product designed to protect national culture against Taiwa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indicates that it is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antiquarian tradition of pre-war China, as well as the demands of localization of post-war Taiwan. The result is a mix-and-match of ideas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that has transformed the pre-war Antiquities Preservation Act in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which meet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mands of post-war Taiwan. This process of legal transformation signifies the key to reversing the path of national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一宏(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概要。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4(1),93-94。
    連結:
  2. 郭炳宏、劉宏亮(2011)。文化資產概念的轉變歷程與認定標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7,48。
    連結:
  3. 郭肇立(2009)。戰後臺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67,85。
    連結:
  4. 陳昭榮(2012)。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定義範圍之思辯。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0,13。
    連結:
  5. 黃翔瑜(2015)。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博物館學季刊,30(1),9-43。
    連結:
  6. 黃翔瑜(2012)。古物保存法的制定及其施行困境。國史館館刊,32,71-78。
    連結:
  7. 魯炳炎、林佩宜(2011)。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之角色扮演及行銷策略個案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9(1),184。
    連結:
  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1)。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9. 尹章義(2005)。文化資產法律實務。臺北:文笙書局。
  10. 內政部部史編撰小組編(1993)。內政部部史。臺北:內政部。
  11. 王建敦(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開南大學。
  12. 立法院秘書處編(1983)。法律案專輯。臺北:立法院秘書處。
  1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0)。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簡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0)。日本文化財保護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5. 吳豪人編(2017)。殖民地的法學者。臺北:臺大出版社。
  16. 李乾朗(2008)。臺灣建築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7. 李乾朗(2014)。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18. 沈采瑩(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大學法學學系。
  19. 狄瑞德(1971)。臺灣傳統建築勘察。臺中:東海大學住宅及都市研究中心。
  20. 周志宏(2008)。臺灣文化資產法制建構與研究的發展。律師雜誌,346,1。
  21. 林孟章(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22. 林芬(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23. 林洙(2004)。梁思成、林徽因與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4. 林華苑(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25. 林會承(2006)。臺灣新舊「文化資產法保存法」的比較。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6. 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林衡道編(1977)。臺灣古蹟集。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28. 馬以工(1980)。保護紅樹林是值得的。時報周刊,107,12。
  29. 國史館編(1998)。中華民國建國文獻.民初時期文獻。臺北:國史館。
  3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2005)。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1. 張炎憲編(1988)。歷史文化與臺灣。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32. 教育部編(1981)。研訂文化資產保存法草案資料彙編。臺北:教育部。
  33. 梁思成(2016)。梁思成心靈之旅:建築思想.兩地書。香港:中和出版社。
  34. 梁思成(2012)。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築文字。香港:三聯書店。
  35. 梁思成、林洙編(2011)。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6. 梁靜萍(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37. 許淑君(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38. 許雪姬編(2011)。楊雲萍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39. 郭嘉雄(1990)。臺灣主要古蹟相關文物選輯(一)。臺灣文獻,41(3、4),113+115。
  40. 陳其南、孫華翔(2006)。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新世紀智庫論壇,10,81-82。
  41. 陳奇祿口述、陳怡真訪談(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42. 喻蘋蘋(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43. 曾惠中、周成功、林錦玉、吳惠國(1980)。爭一時?爭千秋?淡水竹圍水筆仔保護問題之探討。科學月刊,129,36-48。
  44. 黃正豪(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
  45. 黃貞燕編(2008)。日韓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宜蘭: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46. 黃翔瑜(2015)。現代考古學在近代中國的困頓及肆應(1928~1934)。史物論壇,20,67-102。
  47. 黃翔瑜(2016)。戰後臺灣觀光古蹟修復政策與實踐(1956-1973)。歷史臺灣,11,133-186。
  48. 葉乃齊(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
  49. 漢寶德(2012)。設計型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50. 漢寶德(2001)。文化資產保存法亟待修補。國政研究論壇,1(4),90-92。
  51. 漢寶德(2001)。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52. 蔡鳳書(1994)。日本對古蹟文物的保護。文博,4,80。
  53. 蕭紋娉(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宏志(2022)。科技應用工具運用於無形文化資產登錄及認定之探討。科技博物,26(4),5-24。
  2. 洪伯勳(2021)。次一等古蹟或另一類文資?論「歷史建築登錄制」之定位。博物館學季刊,35(4),53-74。
  3. 許馨文(2021)。無形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臺灣客家八音的生態變遷與樂人、制度調節者、機構主事者的遺產化適應。民俗曲藝,211,59-116。
  4. 黃翔瑜(2021)。從古典學問到現代學科-我國百年來古物審定知識變遷的歷史考察(1916-2017)。博物館學季刊,35(2),7-53+55。
  5. 姚明俐(2021)。文化資產與國族想像:臺南府城日治時期古蹟詮釋中的時空再現。民俗曲藝,212,161-214。
  6. (2023)。從戰後臺灣的國家文化論述看臺中市民俗公園的創建與詮釋。臺灣文獻,74(4),5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