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共鳴-身體是奇妙的樂器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河西羊的健聲房

卷期/出版年月

2016卷(2016 / 05 / 10)

页次

113 - 13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黃千芬(2009)。女性跨時空對話:賞析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羅》。婦研縱橫,91,88-89。
    連結:
  2. 劉于雁(2008)。跨界失落?奈波爾小說中的移民與遷移隱喻。英美文學評論,12,105-40。
    連結:
  3.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01-Press Release."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4. Web. 22 Aug. 2012.
  4. Docker, John(2001).The Poetics of Diaspora.London:Continuum.
  5. Pearce, P. L.,Caltabiano, M. L.(1983).Inferring Travel Motivation from Travelers' Experienc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2,16-20.
  6. 中村孝治、賴永祥譯(1970)。台灣史研究初集。臺北:三民書局。
  7. 方真真、方淑如(2008)。西班牙史:首開殖民美洲的國家。臺北:三民。
  8. 王德威(1999)。微醺彩妝。臺北:麥田。
  9. 何政廣編(2002)。卡蘿。臺北:藝術家。
  10. 何國世(2003)。墨西哥史:仙人掌王國。臺北:三民。
  11. 李有成編、張錦忠編(2010)。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
  12. 奈波爾、李永平譯(2006)。幽黯國度。臺北:馬可孛羅。
  13. 奈波爾、杜默譯(2001)。印度:受傷的文明。臺北:馬可孛羅。
  14. 奈波爾、黃道琳譯(2003)。印度:百萬叛變的今日。臺北:馬可孛羅。
  15. 林鎮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臺北:前衛。
  16. 施叔青(1989)。指點天涯。臺北:聯合文學。
  17. 施叔青(1997)。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臺北:皇冠。
  18. 施叔青(2004)。心在何處─追尋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臺北:聯合文學。
  19. 施叔青(2005)。驅魔。臺北:聯合文學。
  20. 施叔青(2001)。兩個芙烈達‧卡蘿。臺北:時報。
  21. 夏普、司徒懿譯(2012)。後殖民地理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22. 高偵綾(2009)。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
  23. 張小虹(2005)。施叔青,不只是一段驅魔的奇幻旅程導讀:魔在心中坐。聯合文學,249,82-85。
  24. 張心龍(1997)。巴洛克之旅。臺北:雄獅。
  25. 張益(2006)。目睹龐貝古城地下文明。文化交流,2,80-82。
  26. 張瑞芬(2005)。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1-26。
  27. 張瑞芬(2001)。遷徙到他方─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張墀言《窄門之外》、林玉玲《月白的臉》三書評論。明道文藝,11,10-21。
  28. 黃恩慈(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29. 廖炳惠(2006)。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
  30. 潘秀宜(2003)。迷路的導遊─論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羅》。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6,68-85。
  31. 霍斯特‧伍德瑪‧江森、唐文聘譯(1989)。美術之旅。臺北:桂冠。
  32. 鍾文音(2006)。有界無世,藉藝驅魔的旅程─讀施叔青《驅魔》。文訊,243,90-91。
  33. 簡瑛瑛編(2003)。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女書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林淑慧(2021)。生存處境的重構:殷海光旅遊敘事的文化批判。哲學與文化,48(9),1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