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宜蘭溪北、溪南閩南語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

并列篇名

Sound Variations and Changes in Taiwanese Hokkien Dialect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Yi-lan

DOI

10.6710/JTLL.201710_12(2).0002

作者

陳淑娟(Shu-chuan CHEN)

关键词

宜蘭閩南語方言 ; 元音系統 ; 陽入原調 ; 語音變異 ; 語音變化 ; Yi-lan dialect ; vowel system ; yang-entering original tone ; sound variation ; sound change

期刊名称

臺灣語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2期(2017 / 10 / 01)

页次

187 - 2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宜蘭閩南語方言保存了最純粹的漳腔特色,其中具代表性的方音特點是保留漳腔的[ũĩ]韻,另一特點為溪北閩南語方言的〈香姜〉類、〈香恭〉類讀[iŋ],本文探究宜蘭溪北、溪南閩南語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調查發現宜蘭閩南語方言最具特色的[ũĩ]韻以及溪北方言〈香姜〉類、〈香恭〉類讀[iŋ]的特點都在衰退中,〈香恭〉類的[iŋ]比〈香姜〉類的[iŋ]衰退得更快。老輩的元音系統多是/i, e, a, u, o, ɔ/六元音的系統,不過溪北的青年已經趨向/i, e, a,u, ɔ/五元音系統。至於[-p]、[-t]、[-k]尾的陽入原調,宜蘭閩南語方言的陽入原調並無藍清漢(1980)記錄的高短調變體,溪北方言的舊變體是中平短調[33],但此變體逐漸衰退,新變體[32]則隨著年齡層遞減而增加;而喉塞尾的陽入原調,中長調[33]是優勢變體。

英文摘要

Yi-lan dialect preserves the most traditional features of Chang-chou-based dialect in Taiwan. This dialect is well-known as with traditional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ũĩ] and [iŋ]. This study probes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sound variations and changes of Yi-Lan dialect: (1) the sound change and variation of [ũĩ], [iŋ] and its vowel system; (2) the variation of the yang-entering original ton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dialect-speaker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from five dialectal sit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Yi-l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ũĩ] is found fading in all five sites. And [iŋ],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lect, is fading in northern Yi-lan too. And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young speakers, aged 20-35, in northern Yi-lan pronounce the five-vowel system (/i, e, a, u, ɔ/) rather than the six-vowel one (/i, e, a, u, o, ɔ/). (2)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33] tone dominates the glottal stop yang-entering original tone as the major variation in the Yi-lan dialect. And the [-p], [-t], and [-k], the yang-entering original tone, at north-creek zone change from [33] to [32] as the investigated age group being young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洪惟仁(2010)。宜蘭地區的語言分佈與語言地盤的變遷。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3),1-42。
    連結:
  2. 陳淑娟(2014)。龜山島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政大中文學報,21,213-244。
    連結:
  3. 柳田國男. 1943.《蝸牛考》。東京: 創元社。
  4. 丁邦新(1980)。台灣語言源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5. 李仲民(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 李柏桐(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 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8. 洪惟仁(2015)。語言分布發展的擴散論與類型論。語言暨語言學,16(5),639-661。
  9. 洪惟仁(1997)。國科會報告國科會報告,國科會。
  10. 洪惟仁(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11. 張屏生(2007)。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論述篇。台南市:開朗雜誌。
  12. 張屏生(2003)。宜蘭閩南語語彙稿。自印本。
  13. 曹逢甫(2013)。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探討。語言暨語言學,14(2),457-484。
  14. 陳淑娟(2004)。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5. 陳淑娟(2016)。台灣宜蘭市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漢語方言在海外傳播與變遷—第四屆海外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市:
  16. 陳淑娟(2012)。台灣宜蘭市閩南語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2回全國大會,日本京都:
  17. 陳淑娟(2011)。台灣宜蘭溪北、溪南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6 屆年會,福州:
  18. 陳淑娟(2012)。宜蘭龜山島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第九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壢:
  19. 陳淑娟(2009)。台南市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聲韻論叢,16,137-176。
  20. 陳淑娟(2010)。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1(2),425-468。
  21. 陳淑娟、鄭宜仲、杜佳倫(2011)。台灣宜蘭、台南市方言的語音變異與變化。第九屆城市語言調查國際學術研討會,廈門:
  22. 董忠司(1991)。臺北市、臺南市、鹿港、宜蘭等四個方言音系的整理和比較。新竹師院學報,5,31-64。
  23. 廖瑞昌(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24. 鄭縈(1999)。宜蘭方言的語音變化。聲韻論叢,8,441-460。
  25. 鍾露昇(1967)。國科會報告國科會報告,國科會。
  26. 簡佳敏(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27. 藍清漢(1980)。中國語宜蘭方言語彙集。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淑娟(2023)。臺北市閩南語的二次方言變異-社會方言學的調查分析。清華學報,53(4),765-789。
  2. 陳淑娟,陳彥君(2020)。花蓮閩南語的方音差異及音變研究-花蓮市、瑞穗及富里三個方言點的調查研究。臺灣語文研究,15(2),157-206。
  3. (2023)。臺中龍井新漳海腔、老泉中腔的方音差及語音變異。國文學報,74,251-283。
  4. (2024)。臺灣華語自由變異的類型和趨勢:基於語音語料庫的研究。清華學報,54(1),17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