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

并列篇名

The Transition, Efficacy, and Stratification of Cram Schooling in Taiwan

DOI

10.6910/BER.200612_(52-4).0001

作者

劉正(Jeng Liu)

关键词

補習 ; 文化資本 ; 教育階層化 ; cram schooling ; cultural capital ;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2:4期(2006 / 12 / 31)

页次

1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補習在臺灣由來已久,近來更有日益普遍的趨向,而其影響層面也愈發擴大。本文先整理歷史資料與官方資料,追溯補習在臺灣的起源,也說明補習班在臺灣發展的關鍵時期與變化,並對照一般民眾對補習的看法及其轉變。其次,以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中的國中生樣本,實證估計補習產生的效能。研究發現,補習對國中生學習成效的增進,確實有明顯的助益。另外,分析結果也顯示,補習在臺灣日漸普及,存於階層之間的差異已不明顯:女生參加補習的機會和男生大致相當;家庭收入對補習機會形成的門檻甚低;父親的職業類型與子女補習機會之間也不見特定的模式。較特別的是,中等收入的家庭或擁有大專學歷的父母,子女們參與補習的機會最高;研究所以上學歷父母的子女們參與補習的情形,則與學歷較低者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英文摘要

The author begin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Taiwan's cram schools. The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ram school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new questions about their legitimacy. The author then uses data from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sample pool, collected by the Longitudinal Survey of Taiwan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ram schooling" on students' analytic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as well 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opportunity to attend cram schools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gender and family background.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d, first, that cram schooling does matter: attending cram schools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s on a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both general analytical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comprehension. Secondly, it was found that cram school participation is sufficiently widespread in Taiwan that it does not reflect specific patterns of social and gender stratification. That is, a boy's opportunity to attend cram schools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 girl's opportunity; the effect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students' cram school participation is also not as critical as used to be though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震武、林文瑛(1998)。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0,119-164。
    連結:
  2. Aschaffenburg, K.,Maas, I.(1997).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573-587.
  3.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Bourdieu, P.,Passeron, J. C.(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
  5. Collins, R.(1979).The credential society.New York:Academic Press.
  6. DeGraaf, P. M.(1986).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Sociology of Education,59,237-246.
  7. Dumais, S. A.(2002).Cultural capital, gender, and school success: The role of habitus.Sociology of Education,75,44-68.
  8. Ho, S. E.,Willms, J. D.(1996).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Sociology of Education,69,126-141.
  9. Iga, M.(1981).Suicide of Japanese youth.Suicide and Life Threatening Behavior,11,17-30.
  10. Ishida, H.,Spilerman, S.,Su, K.(1997).Educational credentials and promotion chances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organiz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866-882.
  11. Isserles, R.,Dalmage, H.(2000).Cultural capital as rules and resistance: Bringing it home in the introductory classroom.Teaching Sociology,28,160-165.
  12. Kalmijn, M.,Kraaykamp, G.(1996).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ing: 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Sociology of Education,69,22-34.
  13. Katsillis, J.,Rubinson, R.(1990).Cultural capital,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The case of Gree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5,270-279.
  14. Kobayashi, T.(1976).Society, schools, and progress in Japan.New York:Pergamon Press.
  15. Kuo, H. D.,Hauser, R. M.(1995).Trends in family effects on the educ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brothers.Sociology of Education,68,136-160.
  16. Liu, J.,Sakamoto, A.(2002).The role of schooling in Taiwan's labor market: Human capital, screening, or credentialism?.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29,1-56.
  17. Miyahara, K.(1988).Inter-college stratification: The case of male college graduates in Japan.Sociological Forum,3,25-43.
  18. Pallas, A. M.,Entwisle, D. R.,Alexander, K. L.,Cadigan, D.(1987).Children who do exceptionally well in first grade.Sociology of Education,60,257-271.
  19. Passin, H.(1982).Society and Education in Japan.New York: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 Pinguet, M.(1993).Voluntary death in Japan.Cambridge:Polity Press.
  21. Rosenbaum, J. E.,Kariya, K.(1991).do school achievements affect the early jobs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Sociology of Education,64,78-95.
  22. Sakamoto, A.,Powers, D. A.(1995).Education and the dual labor market for Japanese me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222-246.
  23. schumer, G.(1999).Mathematics eduction in Japan.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31,399-427.
  24. Sorensen, A. B.,K. C. Land,S. Spilerman(Ed.)(1975).Social indicator models.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5. Stevenson, D. L.,Baker, D. P.(1992).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7,1639-1657.
  26. Tam, H.,Hsu, H.(2002).The effect of cram schools in the eyes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wan.the Conference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Changes,Taipei:
  27. Teachman, J. D.(1987).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2,548-557.
  28. Teachman, J. D.,Paasch, K.(1988).The family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0,704-714.
  29. 江豐富(1990)。文憑主義在臺灣市場的重要性:以學歷取才還是以爲力資本取才?。經濟論文,18(2),129-178。
  30. 江豐富(1995)。以文憑還是以爲力資本取才?臺灣地區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5),17-35。
  31. 吳麗芬(1993)。國小學生補習狀況問卷分析。人本教育札記,43,12-18。
  32. 邱永富(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柯正峰(1990)。昇大學文 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32,327-346。
  34.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35. 教育部(2002)。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36. 教育部(1978)。加強輔導中小學正常教學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37. 教育部(2006)。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38. 教育部(1976)。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39.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40.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的功能:家庭背景影響效果消長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115-144。
  41.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人口學刊,9,1-21。
  42.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43. 程素娟(1998)。南部某醫專護理科在校生護士執照考與校外補習關係性之初步探討。華醫學報,8,163-167。
  44. 黃光國(1981)。升學補習班問題。中國論壇,1(10),8-24。
  45. 黃毅志(1994)。臺灣地區民衆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3,265-292。
  46. 楊孟麗、譚康榮、黃敏雄(2003)。心理計量報告:TEPS 2001分析能力測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47.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臺北市升學補習教育回顧座談會紀錄。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48.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2)。臺北文獻。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49. 劉正、李錦華(2001)。文憑主義的迷思:從勞工的薪資及雇主的徵才談起。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91-129。
  50. 蔡毓智(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51. 蔡瑞明、林大森、劉兆佳編、尹寶珊編、李明坤編、黃紹倫編(2000)。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52. 蘇峰山(2003)。想像中的亂象:讀黃光國教授「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一文有感。教育社會學通訊,48
被引用次数
  1. 白雲霞(2012)。補習與教學型態對數學低成就生之文字題表現的 影響。教育實踐與研究,25(2),1-34。
  2. 陳建州(2010)。影響跨國婚姻子女學習成就之因素:父母「外籍身分」的效果。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2),61-89。
  3. 陳俊瑋(2011)。學生教育抱負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長期追蹤資料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9(4),127-172。
  4. 陳晏羚,莊奕琦(2021)。明星高中進入頂尖大學的學校特定效果分析。經濟研究,57(1),93-122。
  5. 陳晏羚、莊奕琦(2012)。決定台灣私人教導支出的影響因素—父母時間與金錢投入關係。經濟論文,40(2),237-268。
  6. 關秉寅、李敦義(2010)。國中生數學補得愈久,數學成就愈好嗎?傾向分數配對法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6(2),105-139。
  7. 侯雅齡(2023)。國中及高中數理資優學生學習投入之縱貫研究。特殊教育學報,57,37-69。
  8. 許崇憲(2017)。學業競爭及升學因應策略對心理困擾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9(1),43-67。
  9. 許凱威,林信志(2018)。補習班教師證照制度之調查研究:補習班管理者之觀點。教育科學期刊,17(2),33-54。
  10. 黃璀娟、林忠正(2009)。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4),587-643。
  11. 黃毅志、陳俊瑋(2008)。學科補習、成績表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
  12. 黃毅志、陳俊瑋(2011)。重探學科補習的階層化與效益:Wisconsin模型的延伸。教育研究集刊,57(1),101-135。
  13. 黃毅志、陳順利(2015)。解除 Coleman 等人報告書的魔咒:學校中的班級因素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111-138。
  14. 黃毅志、黃銘福(2014)。台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2),67-98。
  15. 黃毅志、林慧敏(2009)。原漢族群、補習教育與學業成績關聯之研究—以臺東地區國中二年級生爲例。當代教育研究,17(3),41-81。
  16. 賴慧敏、鄭博文、陳清檳(2015)。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學習成就差異比較:以「反事實」分析。測驗學刊,62(2),127-151。
  17.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18. 李鴻章(2010)。臺東縣中小學學生數學學業成績之馬太效應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1(1),35-60。
  19. 李俊豪(2010)。解釋學生基測成績差異之個人因素與地區因素。地理學報,60,67-102。
  20. 林俊瑩(2016)。學科補習之動態變化對學習成就族群落差的影響:以屏東縣小學生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4),23-56。
  21. 劉家樺(2019)。培養才藝對升大學的影響-以TYP樣本為例。經濟論文,47(4),571-611。
  22. 劉乃綸,林秀真(2020)。父母教育期望、學科補習參與以及學業成就因果順序之貫時性分析:以「屏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PELS)」做分析。育達科大學報,48,277-301。
  23. 劉子銘、陳奕奇(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1-43。
  24. 壽大衛,吳善婷(2021)。以區塊鏈技術建立具有履約保證機制的遞延性商品(服務)平台:以補教業為例。資訊安全通訊,27(2),1-22。
  25. 隋學華、張芳仁(2011)。國中學生補習行為之探討。數據分析,6(3),135-166。
  26. 王麗雁(2018)。畫室學習經驗之回顧:從視覺藝術系學生的觀點出發。藝術教育研究,36,73-113。
  27. 謝志龍、莊致嘉(2016)。文化資本的代間傳遞與轉換對國中學生教育成就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3),163-195。
  28. 徐式寬(2018)。教育科技與教育實踐間的差距及省思。清華教育學報,35(2),71-103。
  29. 顏學誠(2014)。教育與社會秩序:解析升學主義。教育實踐與研究,27(1),121-144。
  30. 顏郁玲,陸偉明(2023)。學校教師因素對國三生數學成就之跨層次影響:考量參與數學補習的國中生個人因素。清華教育學報,40(1),1-43。
  31. 銀慶貞、陶宏麟、洪嘉瑜(2012)。補習對考大學真的有用嗎?。經濟論文叢刊,40(1),73-118。
  32. 張芳華(2013)。家長背景、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聯性:以北北宜三縣市國中學生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2),117-144。
  33. 張芳全(2020)。國中生數學學習成就發展與影響因素研究:運用潛在成長曲線分析。學校行政,125,57-82。
  34. 張芳全(2021)。國中生會考成績之相關因素探究:以澎湖縣為例。學校行政,133,203-230。
  35. 張芳全(2022)。國中生自然科補習時間成長軌跡對自然科學習成就的影響。學校行政,142,1-23。
  36. 張芳全(2022)。澎湖縣九年級生家庭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成就的關聯探究-以數學學習動機為中介變項。學校行政,140,323-350。
  37. 張芳全(2023)。國中生放學後看電視時間對學習成就長遠的影響。學校行政,143,261-285。
  38. 張芳全(2023)。國中生放學後寫數學作業時間成長軌跡對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學校行政,146,1-24。
  39. 張嘉芸,張芳全(2020)。馬公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研究:三個英語學習動機中介變項為例。學校行政,128,120-154。
  40. 張淑媚(2020)。教育者心裡的小孩-教師成績觀點發展歷程之敘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19(2),99-122。
  41. 張淑媚(2020)。學業成績在親子關係中矛盾與澄清之自我敍說。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2,1-30。
  42. 張宜君(2014)。不能停的競賽:暑期活動對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6(1),63-102。
  43. 張宜君(2022)。因正規教育而生、而變的影子教育-評介《日本的影子教育與社會不平等》。教育研究集刊,68(1),115-126。
  44. 鄭博文、廖錦文、俞錚蓉、江耀宗、石宜正(2016)。比較偏遠與一般地區學生數學表現之差異:傾向分數配對法的分析。科學教育學刊,24(S),537-560。
  45. 鄭淑芬、蔡欣玶、洪永泰、王天苗(2011)。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失敗樣本分析研究─以96學年度調查資料為例。特殊教育學報,33,125-149。
  46. (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1,97-148。
  47. (2008)。臺灣新移民之新教育觀—以在地教師課程觀點出發。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89-128。
  48. (2009)。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論壇,12(3),35-64。
  49. (2009)。社區大學核心理念實踐之探究與檢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135-174。
  50. (2009)。我喜歡英語課,但不喜歡英語──當「師生互動」遇上「學習興趣」。教育研究月刊,182,56-70。
  51. (2010)。高中學生參加補習的情境決定因素及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3(3),77-105。
  52. (2011)。TEPS資料庫中學業成就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縱貫性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3),119-154。
  53. (2011)。明星國中,是橋樑,還是彩虹?以臺東縣國二生檢證Coleman 的論點。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41-75。
  54. (2011)。貧富家庭教育資源中財務資本之比較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1-45。
  55. (2011)。學科補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高中多元入學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87-111。
  56. (2012)。補習效益的再探討:以技職體系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3(1),1-32。
  57. (2012)。多元升學制度下的菁英生產:貴族習尚之學校實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2),85-122。
  58. (2012)。社經背景、學前教育對國小學業成就之短期與長期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3(2),27-61。
  59. (2012)。臺灣國小補習教育的階級複製現象。止善,12,3-28。
  60. (2013)。升學主義、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 一群七年級國中生的課程觀。教育研究學報,47(2),73-98。
  61. (2013)。臺灣各縣市學生大學入學考試表現之比較分析:兼論臺灣的大學入學教育機會均等性。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4(1),51-88。
  62. (2013)。學校效能系統化階層模式再建構:並據以檢證導師工作滿意度和學生學業成績關聯性。教育政策論壇,16(1),139-177。
  63. (2013)。學業成就成長軌跡:檢視教師品質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教育政策論壇,16(4),135-168。
  64. (2014)。暑期學習對族群學習差距的影響:潛在成長曲線模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7(4),103-134。
  65. (2015)。台灣國三生原漢族群與其他出身背景透過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對學業成就之影響。教育研究學報,49(1),29-54。
  66. (2016)。同儕補習風氣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臺灣社會學刊,60,99-133。
  67. (2016)。重探臺東補習教育階層化與效益的特性。教育研究學報,50(2),27-46。
  68. (2017)。臺灣學生數學課後學習活動與數學學習成就的關係:TIMSS 2003年資料的分析。教育學刊,48,45-80。
  69. (2018)。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家長學校參與的測量。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8(1),41-89。
  70. (2019)。代理/代課教師「製造甘願」之形塑經驗:臺南市某國中之個案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9(1),43-89。
  71. (2022)。補習有用嗎?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英語補習時間成長軌跡對英語學習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2),47-91。
  72. (2023)。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補習時間與運動參與程度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0(2),49-69。
  73. (2024)。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補習時間變化軌跡的影響分析。教育研究學報,58(1),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