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德國文化教育學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兼述其在日本的傳播

并列篇名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German Kulturpädagogik in Chin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by Chinese Scholars

DOI

10.6910/BER.200709_(53-3).0004

作者

劉蔚之(Wei-Chih Liou)

关键词

文化教育學 ; 中國教育學 ; 知識轉移 ; Kulturpädagogik ; Chinese pedagogy ; knowledge transfer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3:3期(2007 / 09 / 30)

页次

93 - 12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分析74篇於1920至1940年代《教育雜誌》、《中德學誌》所刊載有關德國教育學的文章,並回溯德國文化教育學經由日本傳播來華此一知識轉移歷史過程,藉以探索中國教育學者究係基於何種歷史脈絡、透過哪些途徑,以及如何接受與詮釋德國文化教育學等問題。研究發現,此一時期中國仍需經由日本與美國認識德國教育學,這種間接的知識轉移過程制約著德國教育學傳入的主題重點和詮釋角度;此外,中國教育學者常基於科學主義觀點,傾向質疑德國教育哲學或心理學學說。對照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全盤西化、熱衷移植外國教育制度與方法,以及致力於教育學之自然科學化的風氣,引介德國文化教育學到中國之教育學者,蔣徑三及王錦第可能是當時最重要的兩位;他們取材日本文獻、肯定及宣揚文化教育學說,強調教育務須進行歷史文化及精神層面之理解與掌握,可視為此後中國教育學相關發展的先見。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sing 74 journal articles, which were published between 1920'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74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a between the 1920's and 1940's, whose content focuses on German "cultural pedagogy." The latter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mainly through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refore the Chinese authors naturally adopted th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of the Japa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eception" these Chinese scholars also inevitably interpreted Kulturpaedagogi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xt of China, and thus transformed it to a certain degree. For one thi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tended to interpret Germa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cientism, a dominant philosophy in China at this time. Jiang Jingsan and Wang Jingdi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scholar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German pedagogy into China.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江日新(2003)。斯普朗格在中國-一個書目文獻分析的回顧。鵝湖學誌,30,125-169。
    連結:
  2. Franke, W.(1997).Im Banne Chinas: 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12-1950 [Ban in China: Autobiography of a sinologist].Dortmond, Germany:Projekt-Verlag.
  3. Fricse, E.,R. V. Vierhaus,B. Broke (Hrsg.)(1990).Forschung im Spannungsfeld von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 Geschichte und Struktur der Kaiser-Wilhelm-Max-Plank-Gesellschaft [Conflict between politics and society: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Kaiser-Wilhelm-/Max-Plank-Geselischaft].Stuttgart, Germany:Deutsche Verlags-Anstalt.
  4. Friese, E.,J. Kreiner,R. Mathias (Hrsg.)(1990).Deutschland-Japan in der Zwischenkriegszeit [Germany-Japan in the tim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Bonn, Germany:Bouvier Verlag.
  5. Himmelstein, K.,K. -P. Hom,M. Ogasawara,M. Sakakoshi,H. -E. Tenorth,J. Yamana,H. Zimmer (Hrsg.)(2006).Pädagogik im Militarismus und im Nationalsozialismus. Japan und Deutschland im Vergleich [Pedagogy in militarism and national socialism: Japan and Germany].Bad Heilbronn, Germany:Klinkhardt.
  6. Die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aedagogik: Leistung, Grenzen, kritische Transformation
  7. König, E.,Zedler, P.(2002).Theorien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Einführung in Grundlagen, Methoden undpraktische Konsequenzen [Theories of pedagogy].Weinheim, Germany:Beltz.
  8. Liou, W.(2006)."Aus Deutschem Geistesleben...": Zur Rezeption der deutschen Paedagogik in China und Taiwan zwischen 1900 und 1960 [Recepticn of the German pedagogy in China and Taiwan 1900-1960].Leipzig, Germany:Leipziger Universitaetsverlag.
  9. Nagai, K.(1983).Die Bedeutung Eduard Sprangers in japanischer Sicht.Kultur und Erziehung, Beiträge aus Japan und Deutschland,3(5),81-90.
  10. Nagai, K.(1983).Die Rezeption der Theorien Eduard Sprangers in Japan.Pädagogische Rundschau,37,453-460.
  11. Neu, T. (Hrsg.)(1958).Bibliographie Eduard Spranger [Bibliography of Eduard Spranger].Tübingen, Germany:Niemeyer.
  12. Ogasawara, M.,K. -P Horn,H. Schmltt,H.-E. Tenorth (Hrsg.)(2005).Jahrbuch für Historische Bildungs-forschung [Yearbook for research of history of education].Bad Heilbronn, Germany:Klinkhardt-Verlag.
  13. Sakakoshi, M.,K. -P. Horn,M. Ogasawara,M. Sakakoshi,H.-E. Tenorth,J. Yamana,H. Zimmer (Hrsg.)(2006).Pädagogik im Militarismus und im Nationalsozialismus. Japan und Deutschland im Vergleich [pedagogy in militarism and national socialism: Japan and Germany].Bad Heilbronn, Germany:Klinkbardt.
  14. Sato, R.(1970).Spranger und Japan.Memoirs of Tachibana Womens College,3,65-83.
  15. Tenorth, H.-E.(2000).Geschichte der Erziehung. Einführung in die Grundzüge ihrer neuzeitlichen Entwicklung [History of education].Weinheim, Germany:Juventa.
  16. Tenorth, H.-E.,D. Langewiesche (Hrsg.)(1989).Handbuch der deutscher Bildungsgeschichte [Handbook of German educational history].München, Germany:Bock.
  17. 王文俊、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編(1967)。田故教授伯倉先生紀念文集。臺北市:中國教育學會。
  18. 王錦第(1940)。現代德國教育思想概觀。中德學誌,2(2),371-375。
  19. 王錦第(1940)。士旁格論歐洲文化。中德學誌,2(2),230-238。
  20. 王錦第(1942)。赫爾巴特生平及其教育思想。中德學誌,4(1),27-55。
  21. 王錦第(1940)。士榜格的教育與文化思想。中德學誌,2(1),25-40。
  22. 王錦第(1941)。評人生之型式。中德學誌,3(4),704-721。
  23. 王錦第(1942)。赫爾巴特學派與他的反對者。中德學誌,4(3),421-440。
  24.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41)。文化形態學研究。中德學誌,3(1),61-77。
  25.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41)。百年來之幼稚園。中德學誌,3(1),121-128。
  26.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40)。國民性與文化。中德學誌,2(4),600-612。
  27.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39)。文化形態學的問題。中德學誌,1(2),20-26。
  28.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44)。如何把握民族的性格。中德學誌,6(1/2),67-97。
  29. 王錦第譯、E. Spranger著(1943)。民族精神與教育。中德學誌,5(4),613-628。
  30. 王馨一(1935)。德國教育最近的動向。教育雜誌,25(1),38845-38848。
  31. 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臺北市:五南。
  32. 朱文叔(1926)。最近的德國教育學界。教育雜誌,18(2),27387-27392。
  33. 吳俊升(1934)。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34. 吳美瑤、劉子菁、丁千恬、林嘉瑛編(2006)。教育雜誌(1909-1948)索引。臺北市:心理。
  35. 李石岑(1930)。基爾克哥德的體驗哲學。教育雜誌,22(10),35635-35652。
  36. 李璜、少年中國學會編(1923)。國家主義論文集。臺北市:文海。
  37. 周谷平(1996)。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插。廣州:廣東教育。
  38. 孟憲爭(1935)。黑格爾的教育哲學。教育雜誌,25(2),39014-39020。
  39. 林仲達(1931)。德國教師之專業組織。教育雜誌,23(12),37799-37803。
  40. 林仲達(1931)。德國之勞動民眾大學。教育雜誌,23(8),37149-371678。
  41. 林仲達(1930)。德國之新教育實驗運動。教育雜誌,22(7),35160-35165。
  42. 金子實(1929)。德國的試驗學校。教育雜誌,21(6),33085-33088。
  43. 金律和(1931)。六十年來德國成人教育運動。教育雜誌,23(1),37169-37184。
  44. 雨蒼(1934)。凱爾興舒泰依南之勞作教育觀。教育雜誌,24(4),38481-38486。
  45. 教育理論與實踐
  46. 柳其偉(1931)。德國青年運動之產生與發展。教育雜誌,23(1),26147-26163。
  47. 胡雋吟(1943)。中德學會與中德文化。中德學誌,5(1/2),113-123。
  48. 夏承楓(1926)。教育學術科學化與教育者。教育雜誌,18(2),27323-27328。
  49. 馬宗榮(1935)。拉其撕的教育埋論及教育運動。教育雜誌,25(4),39486-39490。
  50. 高覺敷(1929)。基斯塔說的兒童心理學。教育雜誌,21(4),32825-32836。
  51. 高覺敷(1929)。現代德國自然和潭的心理學。教育雜誌,21(10),33723-33738。
  52. 高覺敷(1930)。心理學與自然科學。教育雜誌,22(3),34487-34495。
  53. 高覺敷(1929)。現代德國文化科學的心理學。教育雜誌,21(12),33861-33869。
  54. 常道直(1925)。國家主義與德國教育之進展(上)。教育雜誌,17(11),26821-26831。
  55. 常道直(1925)。國家主義與德國教育之進展(下)。教育雜誌,17(12),26957-26967。
  56. 張安國(1930)。勞動主義教育的思潮。教育雜誌,22(8),35353-35362。
  57. 張安國(1930)。勞動主義教育的思潮。教育雜誌,22(9),35511-35518。
  58. 張安國(1931)。塞德爾的勞動學校論。教育雜誌,23(1),36049-36064。
  59. 教育雜誌(1922)。孟祿博士來華後之行蹤與言論(一)。教育雜誌,14(1),19351-19354。
  60. 教育雜誌(1934)。我們的特約撰述(二)。教育雜誌,24(2),38209-38212。
  61. 教育雜誌(1934)。我們的特約撰述(三)。教育雜誌,24(3),38355-38358。
  62. 教育雜誌(1934)。我們的特約撰述(一)。教育雜誌,24(1),38053-38056。
  63. 教育雜誌(1922)。孟祿博士來華後之行蹤與言論(二)。教育雜誌,14(2),19485-19491。
  64. 教育雜誌(1934)。我們的特約撰述(四)。教育雜誌,24(4),38503-38507。
  65. 曹京實(1940)。以政治人格爲教育目的。中德學誌,2(3),530-535。
  66. 郭一岑(1929)。籌備中央心理學研究所之建議。教育雜誌,21(3),32627-32636。
  67. 郭一岑(1935)。耶拿計畫-一個新德國學校的雛形。教育雜誌,25(2),39078-39080。
  68. 陳子明(1931)。最近德國中等教育之發展。教育雜誌,23(4),36607-36622。
  69. 陳耀之(1931)。德國教師訓練的新工作。教育雜誌,23(12),37792-37798。
  70. 章光濤(1931)。現代德意志教育理論之鳥瞰。教育雜誌,23(5),36732-36756。
  71. 章光濤(1931)。現代德意志教育理論之鳥瞰。教育雜誌,23(4),36597-36607。
  72. 舒新城(1927)。最近英德美三國之教育方法。教育雜誌,19(4),29467-29477。
  73. 楊人梗(1930)。新德意志之教育思潮與制度。教育雜誌,22(7),35166-35176。
  74. 楊人梗(1929)。新康德派之教育思潮。教育雜誌,21(1),32291-32306。
  75. 楊人梗(1929)。現象學的教育思潮。教育雜誌,21(8),33407-33419。
  76. 楊人梗(1929)。文化哲學的教育思潮。教育雜誌,21(2),32489-32499。
  77. 楊希明(1931)。現代德意志初等教育之教則。教育雜誌,23(5),36743-36756。
  78. 楊國榮(2000)。科學主義-演進與超越。臺北市:洪葉。
  79. 路景模(1930)。德意志教育之新趨勢。教育雜誌,22(11),35857-35860。
  80. 雷賓南(1930)。歐美最近教育進步綜觀。教育雜誌,22(6),34901-34904。
  81. 雷賓南(1930)。德國教育的新趨勢。教育雜誌,22(7),35151-38159。
  82. 鄔振甫(1930)。德國革命後教育之新精神。教育雜誌,22(11),35853-35856。
  83. 鄔振甫(1931)。苛勒之完形心理學。教育雜誌,23(1),36189-36196。
  84. 趙演(1934)。現階段中國教育鳥瞰及其改進趨勢。教育雜誌,24(1),38885-38899。
  85. 趙演(1935)。民族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雜誌,25(1),38683-38694。
  86. 劉蔚之。跨國知識轉移研究-以中國對德國教育學的接受與轉化(1928-1943)爲例。師大學報(教育類)
  87. 蔣徑三(1929)。文化哲學與文化教育學。教育雜誌,21(12),33999-34004。
  88. 蔣徑三(1931)。利脫的教育思想。教育雜誌,23(7),36937-36950。
  89. 蔣徑三(1930)。勞動教育學者凱善斯泰拉的居態。教育雜誌,22(1),34177-34189。
  90. 蔣徑三(1931)。反海爾巴脫主義者迪爾泰的教育思想。教育雜誌,23(2),36249-36260。
  91. 蔣徑三(1929)。文化教育學的理論與方法。教育雜誌,21(4),32777-32787。
  92. 蔣徑三(1930)。行動學校論。教育雜誌,22(2),34347-34354。
  93. 蔣徑三(1931)。斯普蘭格的文化教育學。教育雜誌,23(5),36665-36679。
  94. 蔣徑三(1931)。教育的價值論之建立。教育雜誌,23(12),37735-37743。
  95. 蔣徑三(1931)。文化教育學者斯普蘭格的構造心理學。教育雜誌,23(6),36801-36814。
  96. 鄭金洲、瞿葆奎(2002)。中國教育學百年。北京:教育科學。
  97. 謝康(1931)。德國義務教育史略。教育雜誌,23(11),37677-37694。
  98. 豐子愷(1930)。藝術教育思想之發展。教育雜誌,22(12),35911-35927。
  99. 關琪桐(1940)。形成世界哲學的所在地-柏林。中德學誌,2(2),306-312。
  100. 關琪桐(1940)。洪保德逝世百年紀念。中德學誌,2(1),109-118。
被引用次数
  1. 劉蔚之(2010)。傳統學術轉型或是西方學術延伸?─五十年來《 教育研究集刊 》哲史類論文在我國近代教育學史上的意義。教育研究集刊,56(2),1-40。
  2. 祝若穎(2012)。德國文化教育學在日治時期臺灣的傳播與發展(1920-1940)。教育研究集刊,58(1),105-143。
  3. (2011)。從德國精神科學教育學到批判教育學的傳承展望臺灣教育哲學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0,193-214。
  4. (2016)。德國精神科學教育學在臺灣的興盛、沉潛與展望⎯⎯兼論臺灣現代教育哲史研究的可能潛力。教育學刊,47,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