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荷治時期(1624-1662)課程相關政策分析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in Dutch Colonial Taiwan (1624-1662)

DOI

10.6910/BER.200903_(55-1).0001

作者

高新建(Shin-Jiann Gau);邱緗伶(Hsiang-Ling Chiu)

关键词

荷治時期 ; 課程相關政策 ; 課程管理 ; Dutch colonial period ; curriculum governance ;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5:1期(2009 / 03 / 31)

页次

1 - 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課程事務的決策者不論是否具備現代課程管理的理念,在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的制定與推動,皆會訂頒各種課程相關政策,並且運用一種或數種管理策略加以實施。17世紀荷蘭人在臺實施宗教教育時,為了遂行其教化目的,即制定了與課程事務相關的各項政策。本文採用歷史分析法,以課程管理分析架構中的「課程相關政策」面向加以分析。全文在緒論及結論之間,區分為荷治時期學校的設立與課程相關政策兩部分。前者簡要說明荷蘭人在臺設辦學校的情形及其學校教育實施的成效;後者為本文的主體,將課程相關政策分為課程內涵、實施方式、師資素養及資源管理等四類加以分析。荷治時期在各項課程相關政策的內涵及其實施上,已有相當完整的發展,而且也具有相當高的一致性。至於其課程管理策略,則有待以本文為基礎進行深入分析。

英文摘要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could be manipulated and stipulated by those in power during different epochs of a country, regardless whether they were equipp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knowledge of curriculum governance or not. In Dutch colonial Taiwan, there were many curriculum-related police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aiwan. Using histor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se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in the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governanc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in the Dutch colonial era as the background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The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contents of curriculum, ways of implementation, capacities of teachers, and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In Dutch colonial Taiwan, the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were well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with high consistency. On the other hand, strategies of curriculum governance merit further stud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張耀宗(2005)。本土化vs.荷蘭化荷蘭時期臺灣教會的語言使用。教育研究集刊,51(3),83-99。
    連結:
  2. 史明(1998)。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市:草根文化。
  3. 江樹生譯(1999)。熱蘭遮城日誌。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4. 吳密察編譯、翁佳音編譯、許賢瑤編譯(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市:稻鄉。
  5. 李雄揮譯、William Campbell著(2003)。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市:前衛。
  6. 李騰嶽監修、林熊祥監修(1957)。臺灣省通志稿 卷五 教育志教育行政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7.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市:臺灣商務。
  8. 林玉体(2003)。臺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9. 林昌華、潘英海主編、詹素娟主編(1995)。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籌備處。
  10. 林偉盛譯、W. A. Ginsel著(1994)。荷蘭人在福爾摩莎的基督教教育(上)。臺灣風物,44(4),226-246。
  11. 林偉盛譯、W. Campbell著(2001)。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四)。臺灣文獻,52(3),301-340。
  12. 林偉盛譯、W. Campbell著(1997)。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臺灣文獻,48(1),221-241。
  13. 林偉盛譯、W. Campbell著(1997)。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二)。臺灣文獻,48(4),9-36。
  14. 林偉盛譯、W. Campbell著(1999)。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三)。臺灣文獻,50(3),43-73。
  15. 林偉盛譯、W. Campbell著(2001)。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五)。臺灣文獻,52(4),177-218。
  16. 徐宗林(2002)。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17. 翁佳音譯、W. A. Ginsel著(2001)。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一)臺灣基督奠基者康德(Candidius, Georgius)牧師。臺灣文獻,52(2),271-292。
  18. 翁佳音譯、W. A. Ginsel著(2000)。荷蘭改革宗教會在臺灣的教育事工。臺灣文獻,51(4),33-57。
  19. 翁佳音譯、W. A. Ginsel著(2001)。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二)戴雍(Robertus Junius)牧師承先啓後。臺灣文獻,52(1),451-472。
  20. 高新建(2007)。課程改革:理念、轉化與省思。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1.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22. 張耀宗(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3. 曹永和、國學文獻館主編(1996)。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市:聯經。
  24. 程大學譯、村上真次郎日本譯注(1990)。巴達維亞日記(バタウイア城日誌)。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程紹剛(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市:聯經。
  26. 賀安娟(1998)。荷蘭統治之下的臺灣教會語言學。臺北文獻,125,81-119。
  27. 黃嘉雄、徐南號主編(2002)。臺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28.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市:聯經。
  29. 廖漢臣(1953)。臺南縣下的教化事業荷蘭的佈教及教育。南瀛文獻,1(2),9-18。
  3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學校教育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1. 賴永祥(1966)。明末荷蘭駐臺傳教人員之陣容。臺灣風物,16(3),3-22。
  32. 賴永祥(1965)。明末荷蘭宣教士編纂之蕃語文獻。臺灣風物,15(3),61-76。
  33. 賴永祥、王瑞徵譯、中村孝志著(1956)。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以一六五九年中南部視察報告爲中心而述。南瀛文獻,3(3-4),687-706。
被引用次数
  1. 彭麗芬(2018)。荷據時期及鄭氏時期之原住民族聚落比較。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1(2),63-148。
  2. 周美香(2016)。荷治時期(1624-1662)臺灣的語言政策演變與影響。興大人文學報,56,11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