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并列篇名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Textbooks Published from 1960s to 2010s

DOI

10.3966/102887082016126204004

作者

張建成(Jason Chien-Chen Chang)

关键词

教育社會學 ; 學科架構 ; 臺灣 ; 教科書分析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disciplinary framework ; Taiwan ; textbook analysis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62:4期(2016 / 12 / 31)

页次

113 - 1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本文之整理與歸納。

英文摘要

Up to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y are: preliminary stage (the 1960s), foundation-laying stage (the 1970s), expansion stage (from mid-1980s), and late-expansion stage (2006 to date). This article analyzed contends of textbooks of each stage,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n the whole, from 1960s till now, the framework has been made up of five par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 social functions of education, social contexts of educat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 system,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schooling. Further details can be found in this articl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2013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2. 中國教育學會編(2011)。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臺北市:學富文化。
  3. 尹蘊華(196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4. 朱匯森(1965)。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臺北市:復興書局。
  5. 朱匯森(1963)。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臺北市:復興書局。
  6. 李芳森(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縣:群英。
  7. 李緒武(197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七友。
  8. 李錦旭、張建成(1999)。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9.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10. 林生傳(1982)。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11. 林生傳(2002)。臺灣教育社會學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1),1-24。
  12.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巨流。
  13.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14. 林美玲(2003)。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15.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16.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17.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18. 林義男、王文科(1976)。教育社會學導論。臺中市:昭人。
  19. 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20. 馬信行(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21. 馬信行(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桂冠。
  22. 張建成(2002)。臺灣教育社會學教科書的分析。「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23. 張建成(2015)。臺灣教育社會學教科書的分析:2015補輯。2000-2015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研究課題與成果,教育社會學工作坊,南京市:
  24. 曹先錕(1965)。教育社會學原理。臺北市: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25. 曹先錕(196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26.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27.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28. 陳奎憙(198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29. 陳奎憙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30.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教育社會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31. 陳添球(1999)。教育社會學:知識使用取向。高雄市:復文。
  32.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心理。
  33. 程天君編。華文教育社會學發展:來自臺港澳的報告。北京市:人民。
  34. 葉至誠(200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35. 詹棟樑(200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36.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編(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37.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38.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39. 鍾紅柱、曾火城、黃恆(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40.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黃嘉莉(Jia-Li Huang);武佳瀅(Chia-Ying Wu)(2022)。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or Teaching the Theoretical Language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Preservice Teacher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7(2)。243-268。